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记叙文,完成后面问题。(18分) 等你回家 丁立梅 (1)陪一个父亲,去...

阅读下面记叙文,完成后面问题。(18分)

等你回家

丁立梅

(1)陪一个父亲,去八百里外的戒毒所,探视他在那里戒毒的儿子。戒毒所坐落在荒郊野外。我们的车,在乡间土路上颠簸着。路边,野葵和蒲公英开得兴兴的。做父亲的心,却低落得如一棵衰败的草,他恨恨地说,真不想来啊。

(2)一路之上,他不停地痛骂着儿子,历数着儿子种种的不是,说他毁了一个家,毁了他。他含辛茹苦养大他,为他在城里买了房,买了车,帮他娶了媳妇。那个不肖子,却被一帮狐朋狗友拖下水,去吸食毒品。他一辈子积攒的家业,几乎被他掏空了……

(3)我坐在一边,听他痛骂,隐隐担着心,这样的父亲,去见儿子,会有怎样的结果

(4)车子静静地,一路向前。野葵和蒲公英,一路跟着。也终于,远远望见了几幢房,青砖青瓦,连在一起,坐落在一块开阔地。开车的师傅说,到了。做父亲的像突然被谁猛击了一掌似的,愣愣地,不相信地问,真的到了?一看表,快上午十点了。他急了,说,也不知能不能见着。因为按这家戒毒所的规定,上午十点之后,一律不允许探视。他一口气跑到大门口。还好,还有十五分钟的时间。办了相关手续,这个父亲一秒也不曾停留,急急火火往探视室跑。很快,他儿子被管教干部带进来。高高壮壮的年轻人,脸上也无欢喜也无悲。他看到父亲,嘴角稍稍牵了牵,像嘲讽。

(5)旁边,亦有来探视的人。一个长相甜美的女孩子,在玻璃窗外头,不停地用手指头在举起的另一掌上画着什么。在里头看着的,是个清秀的男孩子。他眼睛跟着女孩的手指转动,频频点头,含着泪笑。他是读懂她爱的密码的,从此,改了吧。还有几个人,男男女女,大概是一家子,围在一起,争着跟里面一个中年人说话。里面的中年人,憔悴着一张脸,却一直笑着,一直笑着。这时,他们中的一个,突然到探视室外面,叫了一个男孩进来。孩子不过十一二岁,白净的面容,文文弱弱的。孩子怯怯地打量了四周一眼,走到中年人那里,拿过话筒,隔着玻璃窗,才说了一句什么,里面笑着的中年人,不笑了,他愣愣地看着孩子,眼泪下来了。

(6)哭什么呢?你会改好的!我听到那些人里的一个大声说。

(7)探视的时间,快要过去了,管教干部已进来提醒。一直跟儿子对峙着的父亲,这时掉过头来。我发现他与刚才的强悍,判若两人,竟是一脸的戚容,他低声说,里面的日子,不好过的,看他,也黑了,也瘦了。

(8)他问我,你有纸笔吗?

(9)当然有。我掏出来给他,正疑惑着他要做什么,只见他低头在纸上迅速写下几个字,贴到玻璃窗上,给儿子看。里面的年轻人,看着看着,神情变了,两行泪,缓缓地,从腮边滚落下来。

(10)探视结束后,我看到这个父亲在纸上留下的字,那六个字是:         

(摘自《青年文摘》)

1.请用一句话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章第(1)段中写道“路边,野葵和蒲公英开得兴兴的”,可为什么“做父亲的心,却低落得如一颗衰败的草”,如何理解?(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内容结构上分析第(3)段文字的作用。(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联系全文,找出文中儿子的神态变化的语句,并分析发生变化的原因。(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联系题目,结合文章内容,猜测文章结尾父亲在纸上留下的是哪六个字,并分析父亲的言外之意。(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示例:本文主要叙述了“我”陪一个父亲去戒毒所探视并感化他儿子的故事。(计3分) 2.运用反衬手法,以乐景写哀情;“父亲的心低落得如一颗衰败的草”运用比喻手法,形象传神地突出了父亲深深的哀愁。(意对即可,计3分) 3.在内容上写出了父亲“恨铁不成钢”的酸楚,突出了“我”对父子见面情景担忧(2分);在结构上承上启下的作用,由去见儿子,过渡到见到儿子(2分)。(两个要点各2分,计4分) 4.①高高壮壮的年轻人,脸上也无欢喜也无悲。他看到父亲,嘴角稍稍牵子牵,像嘲讽;(1分)②里面的年轻人,看着看着,神情变化,两行泪,缓缓地,从腮边滚落下来。(1分)③原因:父亲的宽容,人间真情与爱心融化了儿子(2分)。(意对即可,计4分) 5.儿子(孩子),等你回家;或我们等你回家(2分)。言外之意是错误已经犯下了,儿子,我们不会丢下你,社会也不会抛弃你,只要你在里面好好改造,重新做人,我们会等你回家的(2分)。(意对即可,计4分) 【解析】 1.1】 试题分析:概括文章的内容,一定要围绕具体描写的事件来概括,比如本题,学生应围绕“关爱儿子”这一主题来概括,当然,在概括时,还要注意语言的简洁性。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2.2】 试题分析:这里是从修辞角度来对语言进行赏析,学生应了解常用修辞的特点及作用如:对比:突出描写对象的某种特点;学生必须结合相关语句分析。 考点:体会重要语句的含意,品味语言表达艺术。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3.3】 试题分析:某一段落在文章中的作用就是指该段在结构和内容上的作用。中考中记叙文经常出现分析文章某一段在内容或结构上的作用。内容上有:点明文章中心主旨、画龙点睛等作用;而结构上通常有:总领全文、承上启下、照应前文等作用。 考点:理解文中重要语段的作用。能力层级为理解B。 4.4】 试题分析:学生整体感知文本内容,了解散文的组材线索,根据故事情节的变化和人物不同时期的描写来感知文本内容,理解人物的情感变化过程,能做到故事情节和人物的情感变化相一致,学生表述合理即可。 考点:这里体会文章中人物思想情感的变化。 5.5】 试题分析:这是一种开放题型,近几年中考中经常出现,学生在读懂原文基础上,从不同角度进行解读,然后将自己的理解表述出来,主要考查学生把握文体和文章内容的能力。 考点: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能力层级为探究F。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议论文,完成后面问题。(9分)

有一种成功叫速度

邱裕华

①在我国广袤的沙漠上,生活着一种普通的植物——梭梭。它们虽然不高,一般只有三四米,外形也不出众,可是梭梭树丛顽强挺立,迎风顶沙,给沙漠带来了生机和活力。它们被誉为“沙漠梅花”和“沙漠卫士”,是我国荒漠区最重要的植被类型。

②梭梭的成功并非是来自于侥幸。它们成功的秘诀就在于速度,无与伦比的速度。

③相比之下,即使是发芽时间比较快的稻谷、花生等农作物,发芽时间也需要三四天,要是椰树的种子,发芽则要两年多。而梭梭的种子,面对着干旱异常的天气,面对着恶劣的自然环境,它们从来不观望,不犹豫不决,不拖泥带水,只要雨水一来,它们就在几小时内迅速生根发芽,快速地生长繁殖,蔓延成片。

④这样快捷的速度,不能不让人吃惊。其实,细想一想,我们追求成功又何尝不应当如此呢?可以说,对于生活,对于人生,我们谁都有许多想法,但由于迟迟没有付诸行动,结果多少光阴过去,却只能停留在计划中。如果有朝一日忽然发现,我们因为缺乏当机立断的决心,已经错过了生活,那会让人多么难受与悲伤。

⑤在我们的一生中,没有人会为你等待,没有机遇会为你停留,成功也需要速度。带着积极的心态,及时抓住机会,不断进取,不停拼搏,才有可能创造成功。如果按部就班、谨小慎微,在应该起而行动时,坐等机会溜走,就会时时落后、事事落后。要知道,光说不做,只想不行动,既不能增加成功的砝码,也无法增加人生的能量。

古人云:“激水之疾,至于漂石者,势也。”速度决定了石头能否在水上漂起来。同样,要想拥有成功,就需要赋予人生足够的速度。这是成功者的姿态,也是胜利者的姿态。

(选自《中国青年》)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分)

 

2.分析第⑥段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何表达效果?(3分)

 

 

3.作者认为“带着积极的心态,及时抓住机会,不断进取,不停拼搏,才有可能创造成功。”请你补充一个事例来证明这个观点。(4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说明文,完成后面问题。(共7分)

纳米卫星

纳米的概念,是由美国科学家于1995年首先提出的。科学家们把卫星按重量分为好多类,1000千克以上的为大型卫星,100千克500千克的为小型卫星,10千克100千克的为微型卫星,10千克以下的为纳米卫星。纳米卫星体积很小,仅仅比麻雀略大一点。

首先,纳米卫星的研制成本低。目前,平均每l千克卫星的研制费用为8万~10万美元;每千克卫星的发射费用为2万一4万美元。研制发射一颗质量为1000千克的卫星,其费用至少需要l亿美元,而一颗纳米卫星的造价不超过100万美元。其次,纳米卫星的研制周期短。目前,研制一颗大型卫星的周期为10年左右,而一颗纳米卫星的研制仅仅需要两三年即可,这样更适应快速发展的科技时代。第三,纳米卫星不仅仅节约了发射、回收成本,而且还节约了轨道空间。第四,纳米卫星可以发挥群体优势。科学家正在设计由小卫星组成的星座,其功能使不少的大卫星甘拜下风。发展高频段的、高速宽带的低高轨道星座系统,构筑太空信息高速公路,将成为21世纪的热点。因为它比光纤通信成本低、建造容易,是信息时代的主力军。若在地球同步轨道上,等间隔地布置648颗功能不同的纳米卫星,就可以保证对地球上任何一点进行全天候、全天时的监视。  

纳米卫星突破了传统的“一星多用,长久工作”的设计思想,不追求全面、综合、完美,而主张简化设计,采用成熟技术和模块化、标准化的硬件,所以,它的应用前景十分广阔,将广泛用于通信、遥感、天文等许多方面。这样就使一些发展中国家也可以介入纳米卫星的研制领域,从而扩大了卫星研制和应用范围。纳米卫星将成为未来卫星发展的主要趋势,而且,它的研制会给空间技术的发展带来革命性的变化。

1.选文说明对象及主要特征是什么?(2分)

 

2.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能否去掉?为什么?(2分)

而一颗纳米卫星的研制仅仅需要两三年即可。

 

3.文中划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来源:ZxxkCom]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后面问题。(14分)

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选自《孟子·告子下》)

【链接】吴既赦越,越王勾践反国,乃苦身焦思,置胆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曰:“女忘会稽之耻邪?”身自耕作,夫人自织;食不加肉,衣不重采,折节下贤人,厚遇宾客;振贫吊死,与百姓同其劳。终灭吴。(选自《史记》)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含义。(4分)

  ①益其所不能                     ②人恒然后能改            

  ③吴既                         ④与百姓同其           

2.用“/”给下面句子划分节奏,划两处(2分)

傅 说 举 于 版 筑 之 间 。

3.翻译下列句子。(4分)

(1)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2)女忘会稽之耻邪?

 

4.选文首段列举古代六位贤士的事例,是为了说明                                  

的道理。链接短文中的故事可以用成语               来概括其主要内容。(2分)

5.联系生活实际,谈谈忧患意识有怎样的重要意义?(2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古诗词,完成后面问题。(7分)

江城子·密州出猎

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

  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

  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辛弃疾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

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

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注:① 兜鍪(dōu móu):指千军万马。原指古代作战时兵士所带的头盔,这里代指士兵。②坐断:占领,占据。③曹刘:曹操刘备。④孙仲谋:孙权。曹操率领大军南下,见孙权的军队雄壮威武 ,喟然而叹:“生子当如孙仲谋,刘景升儿子若豚犬耳。”

1.请描绘“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的优美意境。(3分)

 

2.两首词都引用有关孙权的典故,试分析它们不同的表达作用。(4分)

 

 

查看答案

本学期,建丰中学九(2)班开展了“气象物候”专题研究活动,请你参加并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6分)

满分5 manfen5.com

1.【学海撷趣】探究下列物候现象的形成原因。(2分)

山下还是阳光灿烂,山上渐渐地云雾浓稠。山岚云气漫入车窗又溢出车厢而去。山下尚是汗水津津,山间则是凉气侵人了。那股凉气给人的感觉不在温度,而在穿肌透骨的力度。在自然生态上,从山脚到山巅历经了从热带到温带再到寒带的三级转换,形成了三种不同的景观。(选自吴功正《阿里山纪行》)

 

2.【实践探究】近年来,我们时常听说,某种鸟改变了迁徙、栖息习性,某地杏花、桃花在年前就开放了。联系“气象物候”专题知识,你认为在维护自然与人类和谐相处方面,我们应该做好哪些事情?(写出两点)(2分)

 

3.【口语交际】你的同学小明认为在科技发达的今天,依靠谚语来识天气根本没必要,你劝说他打消这种念头的理由是什么?(2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