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后面问题。(16分)
田岸豆
袁晓赫
井冈山老表把农田的田埂称为“田岸”,在“田岸”上种的豆子称为“田岸豆”。每当早稻秧退黄转青之后,正是种田岸豆的时候。种田岸豆要先育豆秧,育豆秧要选出饱满的种豆,浸泡半工后,豆子便脱去了外衣,露出一个个圆鼓鼓的豆胚。然后,整出一块地,整平整细,将种豆均匀地撒在泥面上,再在豆面上撒一层薄薄的细土,盖上薄膜,周围用泥封住。三天后,豆子发芽把薄膜高高顶起,这时掀开薄膜,让种豆见“日头”。又过三天,豆芽分开两瓣,从中间长出几片肥嫩的绿叶来,就可以移栽到田岸上了。
记得栽田岸豆时,两人一组,我和老表各挑着用灰搅捏成团的“肥料泥”,提着一筢箕豆秧,到大田后,老表用锄头沿着田岸砸出大小均匀间距适当的小窝,我在每个小窝里放一小撮搅好的“肥料泥”,再放好两株豆苗,然后一手扶豆苗一手从水田中捧稀泥糊到豆根上,泥太硬不行太烂也不行,能和田岸土粘到一块就行。田岸栽豆,不是在所有的田岸上栽豆,那样好是好,但人吃不消,主要挑靠村庄近的田岸栽一些,就是如此,“小数怕大算”,如果把所有田岸豆株加起来,换算一下,整个生产队起码栽有七八亩面积了。豆苗蹿得快,栽下不消十来工,田埂上就“垒”起了一道道浓浓的豆叶墙,“保卫”着绿油油的禾苗,一垄垄的山田更显得生机勃勃。
从豆子栽下到豆子成熟的几个月中,再施一次肥更好。因为栽下时那点灰肥营养已被吸收得差不多了,许多长出的须根暴露在外,补充肥料,能使豆株结豆时长势更良好。据说,关北(包括小通)田岸种豆,历史悠久,有说是清乾隆年间,有说更早。它的好处是既节省土地又能保证豆株的水分供给,供给的源头就是水田。
新豆长出来时,不时可拔上几株回家尝尝鲜,那毛豆炒青椒、毛豆炒泥鳅等家常菜,可是城里人想吃都吃不到的菜肴。
田岸豆成熟的季节也正是稻谷收割之时。将田岸豆连根拔起,抖去土,摘去叶,一小把一小把绑牢晾晒。十工半月后,找个“日头”最大的日子,把豆荚搬到晒谷席上曝一天,让豆壳自然裂开,黄澄澄的大豆圆鼓鼓的,可爱极了。还没爆出的再棒打手捏,最后用竹筛筛过一遍,那田岸豆成了一箩箩黄澄澄的黄豆了。
(选自《新民晚报》2014年4月19日)
1.根据文章相关内容,给“田岸豆”下一个定义。(4分)
2.分点概括种植“田岸豆”育秧的过程。(4分)
3.画线的句子主要用了何种说明方法?在文中起什么作用?(4分)
4.如果用一个成语概括种植“田岸豆”的好处,这个成语可以是 。(4分)
阅读下面两个文言语段,完成后面问题。(17分)
【甲】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选自 柳宗元《石潭记》)
【乙】青溪之跳珠溅雪,亦无以异于诸泉,独其水色最奇。盖世间之色,其为正也间也,吾知之,独于碧不甚了然。今见此水,乃悟世间真有碧色。如秋天,如晓岚①;比之舍烟新柳则较浓,比之脱箨②初篁则较淡;温于玉,滑于纨③;至寒至腴,可拊④可餐。
(选自 袁中道《游青溪记》)
注:①岚:林中雾气。②箨(tuò):竹笋皮,笋壳。③纨:白色的丝绢。④拊(fǔ):抚摩。
1.用“/”号给下面句子标读音停顿(限标3处)。(3分)
盖世间之色其为正也间也吾知之独于碧不甚了然。
2.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字。(4分)
(1)隔篁竹,闻水声 (2)潭中鱼可百许头
(3)乃悟世间真有碧色 (4)温于玉,滑于纨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4分)
(1)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2)青溪之跳珠溅雪,亦无以异于诸泉,独其水色最奇。
4.甲文用哪几个字正面描写潭水的特征?还有哪些笔墨从侧面表现这一特征?(3分)
5.甲、乙两段文字都写作者赏水的感受,但心情同中有异。请作简述。(3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问题。(5分)
采桑子
欧阳修
群芳过后西湖好,狼籍残红,飞絮濛濛,垂柳阑干尽日风。 笙歌散尽游人去,始觉春空。垂下帘栊,双燕归来细雨中。
注:欧阳修早年曾作过颖州知州,晚年引退后,即定居于颖州西湖。一组咏西湖的《采桑子》词就写在这一时期。这组词共十首,这首词为第四首。
1.作者在这首词中巧妙地用一个“ ”字统领全篇,起到了“纲举目张”的作用。(2分)
2.与《醉翁亭记》相比,一词一文,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有什么异同之处?(3分)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答题。(5分)
据扬子晚报报道,今年“五四”青年节,由中宣部、教育部、共青团中央主办,中央电视台承办的“我们的中国梦·五月的鲜花”,全国大学生主题文艺活动专题节目导演组分别从支教、创业、村官、科技、军队、生态保护6个领域选出6位杰出青年,代言“青春中国梦”。我省“状元村官”,石磊名列其中。
石磊,16岁高分考入清华大学,县状元的头衔让众人艳羡;可是他20岁却下基层当起了村官,这又惹来所有人的瞠目。2010年6月,他高票当选江苏省南京市栖霞区西花村社区党支部书记。因业绩出色,石磊当选为党的十八大代表。他现在还是南京市最年轻的团委副书记。
1.假如你是校长电视台的记者,在晚会现场对石磊进行采访,你打算提一个什么问题?(50个字以内)(2分)
2.根据石磊的事迹,谈谈你对“中国梦”的理解。(60个字以内)(3分)
按照要求,完成下列文学名著阅读题。(5分)
1.以下关于文学名著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祥林嫂”、“杨二嫂”、“阿长”、“愆太太”等都是鲁迅小说中的劳动妇女人物形象。
B.孙悟空的“火眼金睛”与猪八戒的“敌我不分”形成了鲜明对比,给读者深刻启迪。
C.“误闯白虎堂”、“火烧草料场”、“倒拔垂杨柳”等故事都与八十禁军教头林冲的关。
D.《鲁滨逊漂流记》主人公面对大自然的顽强斗志和巨大勇气成了人类伟大创造力的象征。
2.阅读下文语段,回答问题。(3分)
他已经失去了最宝贵的东西——战斗的能力,活着还有什么用呢?在今天,在凄凉的明天,他用什么来证明自己生活得有价值呢?又有什么来充实自己的生活呢?光是吃、喝、呼吸吗?当一名力不从心的旁观者,看着战友们向前冲杀吗?
以上文字中的“他”指的是谁?这一联串的“反问”表现了“他”怎样的心理?根据小说情节的发展,其结果如何?
下面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4分)
A.为了创建全国卫生城市,社区管委会向居民们发出了垃圾分类投放的倡议。
B.“五·一”节期间,县委和政府举行了“最美家乡人”的颁奖仪式活动。
C.无论安倍政府如何狡辩,也不能歪曲钓鱼岛属于中国人民的铁的事实。
D.当代中学生要努力实践并深入学习“八礼四仪”的条文,争做文明公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