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两个文言语段,完成后面问题。(17分)
【甲】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选自 柳宗元《石潭记》)
【乙】青溪之跳珠溅雪,亦无以异于诸泉,独其水色最奇。盖世间之色,其为正也间也,吾知之,独于碧不甚了然。今见此水,乃悟世间真有碧色。如秋天,如晓岚①;比之舍烟新柳则较浓,比之脱箨②初篁则较淡;温于玉,滑于纨③;至寒至腴,可拊④可餐。
(选自 袁中道《游青溪记》)
注:①岚:林中雾气。②箨(tuò):竹笋皮,笋壳。③纨:白色的丝绢。④拊(fǔ):抚摩。
1.用“/”号给下面句子标读音停顿(限标3处)。(3分)
盖世间之色其为正也间也吾知之独于碧不甚了然。
2.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字。(4分)
(1)隔篁竹,闻水声 (2)潭中鱼可百许头
(3)乃悟世间真有碧色 (4)温于玉,滑于纨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4分)
(1)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2)青溪之跳珠溅雪,亦无以异于诸泉,独其水色最奇。
4.甲文用哪几个字正面描写潭水的特征?还有哪些笔墨从侧面表现这一特征?(3分)
5.甲、乙两段文字都写作者赏水的感受,但心情同中有异。请作简述。(3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问题。(5分)
采桑子
欧阳修
群芳过后西湖好,狼籍残红,飞絮濛濛,垂柳阑干尽日风。 笙歌散尽游人去,始觉春空。垂下帘栊,双燕归来细雨中。
注:欧阳修早年曾作过颖州知州,晚年引退后,即定居于颖州西湖。一组咏西湖的《采桑子》词就写在这一时期。这组词共十首,这首词为第四首。
1.作者在这首词中巧妙地用一个“ ”字统领全篇,起到了“纲举目张”的作用。(2分)
2.与《醉翁亭记》相比,一词一文,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有什么异同之处?(3分)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答题。(5分)
据扬子晚报报道,今年“五四”青年节,由中宣部、教育部、共青团中央主办,中央电视台承办的“我们的中国梦·五月的鲜花”,全国大学生主题文艺活动专题节目导演组分别从支教、创业、村官、科技、军队、生态保护6个领域选出6位杰出青年,代言“青春中国梦”。我省“状元村官”,石磊名列其中。
石磊,16岁高分考入清华大学,县状元的头衔让众人艳羡;可是他20岁却下基层当起了村官,这又惹来所有人的瞠目。2010年6月,他高票当选江苏省南京市栖霞区西花村社区党支部书记。因业绩出色,石磊当选为党的十八大代表。他现在还是南京市最年轻的团委副书记。
1.假如你是校长电视台的记者,在晚会现场对石磊进行采访,你打算提一个什么问题?(50个字以内)(2分)
2.根据石磊的事迹,谈谈你对“中国梦”的理解。(60个字以内)(3分)
按照要求,完成下列文学名著阅读题。(5分)
1.以下关于文学名著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祥林嫂”、“杨二嫂”、“阿长”、“愆太太”等都是鲁迅小说中的劳动妇女人物形象。
B.孙悟空的“火眼金睛”与猪八戒的“敌我不分”形成了鲜明对比,给读者深刻启迪。
C.“误闯白虎堂”、“火烧草料场”、“倒拔垂杨柳”等故事都与八十禁军教头林冲的关。
D.《鲁滨逊漂流记》主人公面对大自然的顽强斗志和巨大勇气成了人类伟大创造力的象征。
2.阅读下文语段,回答问题。(3分)
他已经失去了最宝贵的东西——战斗的能力,活着还有什么用呢?在今天,在凄凉的明天,他用什么来证明自己生活得有价值呢?又有什么来充实自己的生活呢?光是吃、喝、呼吸吗?当一名力不从心的旁观者,看着战友们向前冲杀吗?
以上文字中的“他”指的是谁?这一联串的“反问”表现了“他”怎样的心理?根据小说情节的发展,其结果如何?
下面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4分)
A.为了创建全国卫生城市,社区管委会向居民们发出了垃圾分类投放的倡议。
B.“五·一”节期间,县委和政府举行了“最美家乡人”的颁奖仪式活动。
C.无论安倍政府如何狡辩,也不能歪曲钓鱼岛属于中国人民的铁的事实。
D.当代中学生要努力实践并深入学习“八礼四仪”的条文,争做文明公民。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后面问题。
今天的汉字正面临着新的挑战。当下的信息技术改变着人们的书写和阅读习惯,屏幕化、碎片化、快速化、浅层次阅读盛行;各种健盘消解了我们的书写技能,让我们患上了输入法依赖症,提笔忘字;网络词典让我们在享受便捷轻巧的同时失落了追根溯源的乐趣和咬文嚼字的味道;网络里语带来简明晓畅、通俗风趣的同时,削弱了汉字的美好。欣闻不少地方中考、高考语文成绩的比分在提高,这是 (比喻从根本上加以整顿清理)之举,学好汉语当从孩子抓起。
1.给下面词语中加点的字标注正确读音。(4分)
(1)追根溯源 (2)咬文嚼字
2.文中有两个错别字,找出来写在规定处并订正。(4分)
(1)错别字: 订正( ) (2)错别字: 订正( )
3.概括括号中对词语意思的解释,在空白处填写相应的成语。 (3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