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答题。(5分) 据扬子晚报报道,今年“五四”青年节,由中宣部...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答题。(5分)

据扬子晚报报道,今年“五四”青年节,由中宣部、教育部、共青团中央主办,中央电视台承办的“我们的中国梦·五月的鲜花”,全国大学生主题文艺活动专题节目导演组分别从支教、创业、村官、科技、军队、生态保护6个领域选出6位杰出青年,代言“青春中国梦”。我省“状元村官”,石磊名列其中。

石磊,16岁高分考入清华大学,县状元的头衔让众人艳羡;可是他20岁却下基层当起了村官,这又惹来所有人的瞠目。2010年6月,他高票当选江苏省南京市栖霞区西花村社区党支部书记。因业绩出色,石磊当选为党的十八大代表。他现在还是南京市最年轻的团委副书记。

1.假如你是校长电视台的记者,在晚会现场对石磊进行采访,你打算提一个什么问题?(50个字以内)(2分)

2.根据石磊的事迹,谈谈你对“中国梦”的理解。(60个字以内)(3分)

 

1.不设统一答案,但提问要围绕这次活动的主题“我们的中国梦·五月的鲜花”进行。示例:石磊大哥:你好!祝贺你当选青年的榜样。作为榜样,你觉得我们青少年学生如何才能更好地实现自己心中的梦想,好吗?(2) 2.不设统一答案,但要自身的实际来谈。示例:中国梦是民族复兴的大概念,它是由我们每个人的梦想组成的,所以,当为当青少年应该踏实勤奋地走好每一步,积跬步以千里,这样就算是为实现中国梦作出了自己应有的贡献。或:“梦想”的关键是实现梦想的能力与本领,而能力与本领从哪里来呢?只能从奋斗中来,作为青少年学生只有学习、认真做事才能不辜负这样的好时代。 【解析】 1.1】 试题分析:考查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的思维能力的。教学时侧重对语境的分析和语言得体、流畅等的指导和落实。学生针对材料,提出问题合理即可。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2.2】 试题分析:综合性学习考查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这种题要求学生读题要细,明确要求,参透材料,创意要新,能展开美妙的想象,紧扣主题,表述上要明确,表达准确,得体并富有层次感。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按照要求,完成下列文学名著阅读题。(5分)

1.以下关于文学名著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祥林嫂”、“杨二嫂”、“阿长”、“愆太太”等都是鲁迅小说中的劳动妇女人物形象。

B.孙悟空的“火眼金睛”与猪八戒的“敌我不分”形成了鲜明对比,给读者深刻启迪。

C.“误闯白虎堂”、“火烧草料场”、“倒拔垂杨柳”等故事都与八十禁军教头林冲的关。

D.《鲁滨逊漂流记》主人公面对大自然的顽强斗志和巨大勇气成了人类伟大创造力的象征。

2.阅读下文语段,回答问题。(3分)

他已经失去了最宝贵的东西——战斗的能力,活着还有什么用呢?在今天,在凄凉的明天,他用什么来证明自己生活得有价值呢?又有什么来充实自己的生活呢?光是吃、喝、呼吸吗?当一名力不从心的旁观者,看着战友们向前冲杀吗?

以上文字中的“他”指的是谁?这一联串的“反问”表现了“他”怎样的心理?根据小说情节的发展,其结果如何?

 

查看答案

下面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4分)

A.为了创建全国卫生城市,社区管委会向居民们发出了垃圾分类投放的倡议。

B.“五·一”节期间,县委和政府举行了“最美家乡人”的颁奖仪式活动。

C.无论安倍政府如何狡辩,也不能歪曲钓鱼岛属于中国人民的铁的事实。

D.当代中学生要努力实践并深入学习“八礼四仪”的条文,争做文明公民。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后面问题。

今天的汉字正面临着新的挑战。当下的信息技术改变着人们的书写和阅读习惯,屏幕化、碎片化、快速化、浅层次阅读盛行;各种健盘消解了我们的书写技能,让我们患上了输入法依赖症,提笔忘字;网络词典让我们在享受便捷轻巧的同时失落了追根溯源的乐趣和咬文嚼字的味道;网络里语带来简明晓畅、通俗风趣的同时,削弱了汉字的美好。欣闻不少地方中考、高考语文成绩的比分在提高,这是        (比喻从根本上加以整顿清理)之举,学好汉语当从孩子抓起。

1.给下面词语中加点的字标注正确读音。(4分)

1)追根        (2)咬文       

2.文中有两个错别字,找出来写在规定处并订正。(4分)

(1)错别字:          订正(     )  (2)错别字:          订正(   

3.概括括号中对词语意思的解释,在空白处填写相应的成语。          (3分)

 

查看答案

古诗词名句默写。(10分)

1)逝者如斯夫,                 。(《论语》)

(2)春潮带雨晚来急,                 。(韦应物《滁州西涧》)

3)东边日出西边雨,                 。(刘禹锡《竹枝词》)

4)何当共剪西窗烛,                。(李商隐《夜雨寄北》)

5)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的诗句“                                  ”以新颖传神的比喻将塞外雪景生动地展示读者的眼前。

6)李白《行路难》中的诗句“                                  ”表现了诗人积极乐观、对未来充满憧憬的情怀。

7)勤俭节约,珍惜劳动成果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请写出一联表现这一主题的古诗词名句:                                 

 

查看答案

写作(60分)

根据要求作文。 

在人生漫长的旅途中,我们总在不断地出发,伴随我们的,有亲情、友谊、理想、知识、叮咛……而这一切激励鞭策着我们勇往前行。请以“带着____出发”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在空格处填上合适的词或短语;

②文体自选(诗歌除外);

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

④不少于600字。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