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按照要求,完成下列文学名著阅读题。(5分) 1.以下关于文学名著的说法正确的一项...

按照要求,完成下列文学名著阅读题。(5分)

1.以下关于文学名著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祥林嫂”、“杨二嫂”、“阿长”、“愆太太”等都是鲁迅小说中的劳动妇女人物形象。

B.孙悟空的“火眼金睛”与猪八戒的“敌我不分”形成了鲜明对比,给读者深刻启迪。

C.“误闯白虎堂”、“火烧草料场”、“倒拔垂杨柳”等故事都与八十禁军教头林冲的关。

D.《鲁滨逊漂流记》主人公面对大自然的顽强斗志和巨大勇气成了人类伟大创造力的象征。

2.阅读下文语段,回答问题。(3分)

他已经失去了最宝贵的东西——战斗的能力,活着还有什么用呢?在今天,在凄凉的明天,他用什么来证明自己生活得有价值呢?又有什么来充实自己的生活呢?光是吃、喝、呼吸吗?当一名力不从心的旁观者,看着战友们向前冲杀吗?

以上文字中的“他”指的是谁?这一联串的“反问”表现了“他”怎样的心理?根据小说情节的发展,其结果如何?

 

1.D(2) 2.保尔 主人公在遭遇厄运和疾病之后对自己活着还是否有意义的深度反思的心理 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最后“他”战胜了曾经想自杀的念头,坚强地拿起笔,走上了文学创作的道路。 【解析】 1.1】 试题分析:A中“阿长”是鲁迅散文里的人物;B中“猪八戒的“敌我不分”“说法不正确,应是“唐僧”;C中“倒拔垂杨柳”是鲁智深。 考点:识记文学常识。能力层级为识记A。 2.2】 试题分析:这是对文学文体及作家作品的知识考查,要求学生对教材中及课后推荐的名著要点加以了解和识记,尤其是教材中文学文体及作家作品主要的知识点要记牢。这里学生对《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做重点积累。 考点:识记文学常识。能力层级为识记A。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面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4分)

A.为了创建全国卫生城市,社区管委会向居民们发出了垃圾分类投放的倡议。

B.“五·一”节期间,县委和政府举行了“最美家乡人”的颁奖仪式活动。

C.无论安倍政府如何狡辩,也不能歪曲钓鱼岛属于中国人民的铁的事实。

D.当代中学生要努力实践并深入学习“八礼四仪”的条文,争做文明公民。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后面问题。

今天的汉字正面临着新的挑战。当下的信息技术改变着人们的书写和阅读习惯,屏幕化、碎片化、快速化、浅层次阅读盛行;各种健盘消解了我们的书写技能,让我们患上了输入法依赖症,提笔忘字;网络词典让我们在享受便捷轻巧的同时失落了追根溯源的乐趣和咬文嚼字的味道;网络里语带来简明晓畅、通俗风趣的同时,削弱了汉字的美好。欣闻不少地方中考、高考语文成绩的比分在提高,这是        (比喻从根本上加以整顿清理)之举,学好汉语当从孩子抓起。

1.给下面词语中加点的字标注正确读音。(4分)

1)追根        (2)咬文       

2.文中有两个错别字,找出来写在规定处并订正。(4分)

(1)错别字:          订正(     )  (2)错别字:          订正(   

3.概括括号中对词语意思的解释,在空白处填写相应的成语。          (3分)

 

查看答案

古诗词名句默写。(10分)

1)逝者如斯夫,                 。(《论语》)

(2)春潮带雨晚来急,                 。(韦应物《滁州西涧》)

3)东边日出西边雨,                 。(刘禹锡《竹枝词》)

4)何当共剪西窗烛,                。(李商隐《夜雨寄北》)

5)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的诗句“                                  ”以新颖传神的比喻将塞外雪景生动地展示读者的眼前。

6)李白《行路难》中的诗句“                                  ”表现了诗人积极乐观、对未来充满憧憬的情怀。

7)勤俭节约,珍惜劳动成果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请写出一联表现这一主题的古诗词名句:                                 

 

查看答案

写作(60分)

根据要求作文。 

在人生漫长的旅途中,我们总在不断地出发,伴随我们的,有亲情、友谊、理想、知识、叮咛……而这一切激励鞭策着我们勇往前行。请以“带着____出发”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在空格处填上合适的词或短语;

②文体自选(诗歌除外);

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

④不少于600字。

 

查看答案

阅读《一个走运的人》完成后面小题。(20分)

一个走运的人   (秦文君)

①在我家附近的一个路口,有一株高大茂密的香樟树,粗大苍劲的树干,四面伸长的枝叶,昭示这是一株历经沧桑的百年古树,香樟树的清幽常引人驻足。

②香樟树下卧着一个小小的杂货铺。小商铺出售一些糖果、烟草之类的小东西,那些瓶瓶罐罐上没有一点积尘。

③女店主是一个端庄美丽的女子,她最喜欢说的一句话是:“真走运啊!”

④女店主总是端坐在那里,含笑着招呼客人。闲下来时,她就低下头用丝线编织些小饰物,诸如手链啦、发带啦,随后就挂在店里,有谁喜欢就买走。

⑤最初,我到她的店里,就被她编的一个精巧的笔袋所吸引,淡绿色的,像很娇嫩的草。

⑥“这笔袋就像春的颜色。”我说,“特别美。”

⑦“我真走运,”她的眼里漾起了春光,“遇到了一个知道我心思的人。”

⑧她见我喜欢,随即从桌子下面拿出她编的各种小饰物。我惊讶地发现,整个世界都在她的手上呢:天空的云朵,海上的浪花,草原的骏马,还有那永远开不败的四季花。

⑨我买下了笔袋,也牢牢地记住了这位制作者,也许是受到了她友好的对待,也许是她单纯的眼神,也许是她那句“真走运啊”。

⑩我常会顺道去看看那家杂货店,有时买些东西,有时只是看看。因为在我的生活圈里很少有人认为自己很幸福。有些人在外人看来已经过得相当不错了,但他们本人总觉得还缺点什么,远远谈不上“走运”。

可这店主,多么平凡。她终日坐着,等待人们的光顾,还得一张一张抚平那些乱糟糟的零钱。但就是这个人,每天穿着得体的衣裳,还把头发梳得漂漂亮亮。

有一天中午,我路过后门口,她正在吃午饭,就着开水吃一只大大的糯米团。看见我,她笑笑,又说自己真走运,吃到了香甜的团子。

“你该到对面的店里吃一碗热面。”我说,“那才舒服。”可她说,那团子可不是普通的东西,是她的一位老顾客亲手蒸的。那老太太已经八十多岁了,非常健康,还能爬山呢。

“我有这样的朋友,”店主说,“真走运。”

还有一次,我到店里买了她编的发卡,绾头发用的,我说去爬黄山时,用它来盘头发。

她让我归来时替她带一张黄山的风景照。她又说:“真走运啊!”像是恭喜我,又像是在说她分享了这个“走运”。

归来后,我如约前去把我拍摄得最好的一张照片带给她。我还怂恿她,哪天请人照看一下杂货铺,亲自爬上黄山。“有缆车吗?”她问,“真的有?和我想的一样,真幸运啊,要有一天我也能去看看就好了!”

“不必坐缆车,慢慢往上攀,爬上天都峰!”我说。

“是啊!是啊!”她微笑着,沉醉着,“我梦到过。”

后来我搬了住处,好久没有去店里。有一天,我忽然想念起她来,便匆匆赶去。

可到了那,香樟树依旧挺立,却不见了小商铺,也不见了女店主,只有石凳上一住八十多岁的老太太!我惊诧极了,连忙上前打听,老太太说:“搬迁了。”

“那您知道女店主去哪儿了吗?”“不知道。”老太太浑浊的眼里一片黯淡。

“不容易呀,一个下肢瘫痪的女子!”

“谁?”“女店主啊,你不知道?”我瞪大眼睛,张着嘴却说不上话。原来她是个不能行走的女子!她是坐在特制的轮椅上看管小店的!而我,由于她阳光一样的笑容,却从没在意她缺少什么,还怂恿她去登黄山……

一瞬间,歉疚与失落漫上心头。或许今生再难相见了!

夕阳中,历尽沧桑的香樟树依旧高峻挺拔,依旧香远益清,淡淡的幽香沁入心脾。抬头间,那灿烂的笑容似在眼前……

                         (摘自《微型小说选刊》,有改动)

1.小说围绕“我”与女店主的交往,写了四件事。请概括其中两件事。(4分)

第一件事:“我”被女店主编织的精巧笔袋所吸引,买下了笔袋。

第二件事:                                    

第三件事:                                    

第四件事:“我”送照片给女店主,并怂恿她去登黄山。

2.小说中的女店主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具体内容简要分析。(6分)

3.结合语境,品析下列加点词语和画线句子,分析其表达效果。(6分)

①我大眼睛,着嘴却说不上话。

②夕阳中,历尽沧桑的香樟树依旧高峻挺拔,依旧香远益清,淡淡的幽香沁入心脾。抬头间,那灿烂的笑容似在眼前……

4.“香樟树下”也可作为这篇小说的标题,你喜欢哪个标题?请说明理由。(4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