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两个文言语段,完成后面小题。(15分) 【甲】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

阅读下面两个文言语段,完成后面小题。(15分)

【甲】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泄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其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节选自《醉翁亭记》)

【乙】欧阳修初谪滁山,自号“醉翁”,既老而衰且病,遂退于颍州,则又更号“六一居士”。客有问曰:“六一何谓也?”居士曰:“吾家藏书一万卷,集录三代以来金石遗文一千卷,有琴一张,有棋一局,而尝置酒一壶。客曰:“是为五一尔,奈何?”居士曰:“以吾一翁,老于此五物之间,是岂不为六一乎!” 客笑曰:“子欲逃名乎?而屡易其号,此庄生所谓畏影而走乎日中者也。余将见子疾走、大喘、渴死,而君不得逃也。”居士曰:“吾固知名之不可逃,然亦知夫不必逃也。吾为此名,聊以志吾之乐尔。”  (节选自《诗人玉屑》) 

【注】①三代:指夏、商、周三代。(2)金石:指钟鼎文及碑文。

1.释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3分)

①醉翁之不在酒②饮少 欧阳修滁州

2.下列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有亭翼临于泉上者/亦知夫不必逃也   B.则又号“六一居士”/若役         

C.既老而衰且/久已矣                 D.尝置酒一壶/不知人之乐

3.翻译。(4分)

 ①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也。 ②吾为此名,聊以志吾之乐尔

4.根据上面语段内容,分别写出欧阳修自号“醉翁”和“六一居士”的原因。(2分)

 “醉翁”

“六一居士”

5.在不同时期,欧阳修分别以什么为乐?请根据上面语段内容加以概括。(4分)

在滁州时:

在颍州时:

 

1.①⑴情趣⑵就(3)降职(远调、贬官)(共3分)  2.B 3.(1)游人只知道跟着太守一同游玩而快乐,却不知道太守自有他自己的乐趣。(2)我取这个名号,姑且用来记下我的乐趣罢了。关键词“志” 4.饮少辄醉,年又最高(l分)家有六个“一”(一万卷书,一千卷金石遗丈,一张琴,一局棋,一壶酒,一老翁) 5.与民同乐(2分)(若答“山水之乐”给l分)  在琴棋书酒中自得其乐(2分)(意思对即可。 【解析】 1.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含义的理解和识记,要求学生对重点词语的解释进行重点识记。还要求学生对文章熟读,书读百遍,其义自现。注意“辄”常常考到。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2. 试题分析:A项中的“然”字分别解释为:……的样子;然而。B项中的“更”字分别解释为:改。C项中的“病”字分别解释为:病症;困苦不堪。D项中的“而”字分别解释为:可不翻译;然而。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3.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学生的阅读理解和翻译能力,要求学生多读文章,掌握文意,尤其是重点词的翻译。注意句中的“乐”和“聊”的意思。 考点: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4. 试题分析:用原文回答即可。 考点:筛选文言文的信息。能力层级为C。 5. 试题分析:根据两文可知,有山水之乐,有读书之乐。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两首古诗,完成后面小题。(5分)

【甲】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乙】闻乐天授江州司马

刘禹锡                                        元  稹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残灯无焰影幢幢,此夕君谪九江。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垂死病中惊坐起,暗风吹雨入寒窗。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1.这两首诗都提到的“乐天”是谁?乙诗所描绘的情景可用甲诗中的哪个词语来概括?

2.元稹、刘禹锡“乐天”友情极深,他们都曾权贵打击,被迫离京。结合甲乙两诗,分析元稹与刘禹锡在面对挫折时有什么不同的人生态度。(3分)                                                                  

 

查看答案

综合实践。(7分)

为推进文化建设,我校从2012年开始,每年四月集中开展“书香溢我校”读书活动。为配合这次活动,你所在的班级同时开展“好读书,读好书”综合性学习活动。

1.【续写标语】为鼓励更多同学参与活动,班长负责设计一条宣传标语。他根据下面语段中的划线句拟出了标语的前半句,请续写后半句。(要求:与前半句语意相关、字数相等)(1分)

书的世界是一个多彩的世界,与书为伴是人生最大的幸事。读到一本好书的时候会感到一时的快乐,我们常常会心一笑;而经常性地读书则会让我们一辈子都从中获得很多益处,真正领略“读书是福”的意境。

标语:读好书一时快乐,                          

2.【设计活动】这次活动的成功举行离不开合理的安排,语老师已设计好了两种活动形式,请你帮他再设计两个。(2分)

活动一:举办“我的读书经验”交流会

活动二:举行“书香溢我校”读书知识竞赛

活动三:                                

活动四:                                

3.【仿写表达】谈到读书的作用时,大家各抒己见,请仿照画线句在横线上写一句话,表达你对读书作用的认识。(2分)

读一本好书,犹如同一位高尚的人对话。读书,让我们体验生活的乐趣;         

                                      ;读书,让我们懂得做人的道理。

4.【探究材料】怎样读书才更有效?请联系下面的材料,写出你的探究结果。(2分)

材料一:随着社会的发展,书籍的数量不断增多,在读书上人们只有进行一番选择,才能找到既引起自己阅读兴趣价值的书。而不加选择的阅读,至少说明在读书上还不成熟。从某种意义上说,读书的水平也反映在书籍的选择上,犹如在琳琅满目的货架上,就看谁有眼力能拿到货真价实的东西。而选择的对象,恰恰也能表明一个人的情趣、欣赏水平乃至人生追求。因此,读什么书会像一面镜子,将人们的精神世界映照得一清二楚。

材料二:世上书籍如汪洋大海,再热衷的书迷也不可能穷尽,只能尝其一瓢,区别在于尝哪一瓢。读书是一件非常私人的事情,喜欢读什么书,不论范围是宽是窄,都应该有自己的选择,体现自己的个性和兴趣。其实,形成自己的阅读趣味与养成读书癖好是不可分的,正因为找到了和预感到了书中知己,才会锲而不舍,欲罢不能。没有自己的趣味,仅凭道听途说,东瞧瞧,西瞧瞧,连兴趣也谈不上,更不用说癖好。

探究结果:

 

查看答案

《朝花夕拾·父亲的病》,是鲁迅内心黑暗情感的记忆。绍兴的名医陈莲河所开药引竟然是_______,揭示了这些人________________的实质,反映了旧中国的科学、医术的落后和平民的愚昧无知,也表现了作者对父亲的无限思念 (3分)

 

查看答案

四大名著中许多人物与“扇子”的“不解之缘” (3分)(每横线1分)

《三国演义》中诸葛亮摇的鹅毛扇,是智慧的象征。

《红楼梦》里的林黛玉病恹恹的,精巧的团扇很符合人物的性格。

《水浒传》里喜欢光着膀子摇蒲扇的是李逵和______(人名或绰号),前者是劲大没文化的莽汉,后者是哄着苍蝇脑满肠肥的屠夫。

《西游记》中有两把芭蕉扇,一柄至阳,一柄至阴。_______(人名)的扇子至阳,是用来生火的,被金银二童盗来做法宝; ____      ____ 的扇子至阴,三两下就灭了火焰山上残余的三昧真火。

 

查看答案

下列句子语意最连贯的一项是(   )(2分)

①当阳光洒在身上,它更坚定了心中的信念──要开出一朵鲜艳的花。

②不久,它从泥土里探出了小脑袋,渐渐地,种子变成了嫩芽。 

③种子在这块土地上的生活并不那么顺利,周围的各种杂草都嘲笑它,排挤它,认为它只是一粒平凡的种子。

④虽然它经受着黑暗的恐惧,暴雨的侵袭,但是,它依然努力地生长着。 

⑤从此,它变得沉默,只有它知道,它在努力,它在默默地汲取土壤中的养料。

A③④②⑤①       B①③②⑤④       C③⑤④②①       D①⑤②③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