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阳春三月,草长莺飞,各种花儿也次第开放...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阳春三月,草长莺飞,各种花儿也次第开放,粉红的桃花,雪白的梨花,金黄的油菜花,娇艳的垂丝海棠,团团簇拥的紫荆……空气中飘来熟悉的气息,有几分惬意,又有几分惆怅,有浓郁的亲情、友情,也有不尽的壮怀、雅趣,或许还有……又是一年花开时,这一切就会在心头萦绕,回味无穷——

请以“又是一年花开时”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①、选取你最熟悉的内容,表达你的真情实感。

②、以记叙为主,适当运用描写、抒情议论等表达方式。

③、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和校名,如需要可用“XX”代替。

④、不少于600字,书写工整,卷面整洁。

 

参考例文 又是一年花开时 “冬去骈山明水秀,春来鸟语花香。”茫茫春风,轻盈地吹去了冬日里最后的寒意,时当三月,阳光明媚,春暖花开。冰雪的消融,怒放的春花,共同交织着五彩斑斓的春天…… 无尽的春意,涌动的春潮,无不催促着我回到故乡,看望曾震撼我心的那一株樱桃树。满怀希望,坐在回乡的火车上,凝视着窗外一闪即逝的风景,不仅重又想起了那往日的时光。 那是一株不幸的树苗,因枝干被折断数根而被遗弃在我家门前的路边。不过,它也是幸运的,我的爷爷是个草木爱好者,整天忙于侍弄花花草草,看到这株樱桃幼苗还有成活的可能,就将它植在了门前的空地上。那时,天真的我满心疑惑,这能存活么? 的确,生存是如此艰难。那只剩下半截身体,连呼吸似乎都软弱无力的树苗一连数十天都毫无生机。它似乎在哭泣,湿湿的,那是树的眼泪,无声地,默默地。树,疼么?可我无能为力。但我知道,你一定不会放弃的,哪怕只剩一线的希望。 是的,你没有放弃。你依然无声,沉默。但你时刻在提醒自己,你要生存。也许,在这沉默的背后,你也如刚发芽的小草,过五关斩六将,使出浑身解数。终于,抽出嫩黄纤弱的枝条,在风雨中摇曳,在风雨中成长,在风雨中茁壮,学会怎样做一棵真正的树。 年幼的我与你一同成长,岁月的流逝使我渐渐地明白了更多深刻的道理。转眼间,我已上了初中,你依然不幸,整日受于病虫的折磨之中,使你不能焕发生命中最耀眼的光采。 我们已不再是柔弱的花儿,我们经历过风雨,我们挺过酷夏严冬,我们都长大了。你变得如此挺拔,如此茁壮,我也不再胆怯,不再懦弱。终于,在百般的阻挠之下,你成功了,粉红的樱桃花终绽放于你的枝头,我也很高兴,因为我鉴于你明白了一个深入我心的道理:跌倒后,爬起来,忍受疼痛,吞咽委屈,决不让眼泪决堤,决不让脆弱从内心爬起,笑对人生,无怨无悔。 火车终于缓缓地进站,远远地,那棵樱桃树正在风中招展,展现着它独有的风姿,粉花依旧,不矫揉造作,只有火热的生命,多么的动人美丽啊!又是一年花开时…… 【解析】 试题分析:本次作文题是考命题作文。这是个比喻型的命题,这个题目内涵丰富,涉及层面宽泛,有着比较广阔的写作空间,利于考生充分展示自己的才情,利于考生从自己的生活实际出发,抒写自己的真性情。但这个题目取的是其比喻性的含义,无形之中也给考生设置了审题障碍“又是一年花开时”这个文题中的“花开”既可以实指,也可以虚指。因此人们也就会在这“花开”的身上寄予某种希望,表达某种情感。 考点:按要求写作。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6分)

在学校食堂,我们常能看到不少“剩男”“剩女”。完全吃掉的少,随意浪费的多。60%的学生或多或少会剩饭,有的学生扒几口就倒了。“心疼”是食堂师傅常常提到的词。而有的学生还常以学校食堂饭菜没有家里的好吃为借口剩饭菜,也有学生喜欢吃零食而少吃饭菜,更有学生高喊出“我剩我的饭,不要你管。”对此现象,你是怎样看待的,请发表你的看法。

要求:观点鲜明,字数不少于80字。

 

查看答案

根据课文默写:(10分)

                        ;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八则)

②采菊东篱下,                      。      (陶渊明《饮酒》)

③长风破浪会有时,                   。     (李白《行路难》)

④吴楚东南坼,                       。     (杜甫《登岳阳楼》)

⑤乱花渐欲迷人眼,                     。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春风不度玉门关。(王之涣《凉州词》)

                         ,草色遥看近却无。(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似曾相识燕归来。(晏殊《浣溪沙》)

                         ,听取蛙声一片。  (辛弃疾《西江月 夜行黄沙道中》

                         ,各领风骚数百年。(赵翼《论诗》)

 

查看答案

(15分)

清溪河畔春意浓 

刘建春

①一月下旬,还是严冬季节,暖暖的阳光便从厚重的天穹里哗啦啦地泼洒在綦江城,也温婉地倾泻在了一湾澄澈如镜的清溪河。“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清溪河改写了杜甫的诗句,不到二月,早春便俨然落户了清溪河。

②“嗬,上船啰。”艄公长篙一点,小船便离了岸边,顺着绿水如歌如诉地款款前行。“欸乃一声山水绿”,河畔两边一排排密匝匝的翠竹林更显幽谧、宁静,一任春意漾漾流淌。河水真的很静,只有变幻的水流发出潺潺的音响。眼前的溪流,澄澈清莹,浓绿逼人,在阳光下泛着粼粼波光。这是怎样的一条娉婷绰约、富于风致的原生态河流呵——盈盈一水,九曲分明,宛如一条玉带,袅袅地将“清溪河水上十景”环绕怀中。

③船过白鹤林时,我伸颈遥望,期冀能望见那壮观的几千只白鹤在这里凌空飞舞。可惜未见白鹤翱翔,但见一群灰色鸭子扑棱棱地跃入溪流,“嘎嘎嘎”地在水中奋力划游。“春江水暖鸭先知”,这与杜甫的“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倒有异曲同工之妙,不禁令人莞尔。

④有人说,清溪河的特点是“幽”,流水咏幽诗,白鹤传幽情,翠竹绘幽画,轻舟荡幽意,可谓“清溪巴渝幽”。此言极是,但我认为还应加一个字“静”。只有“静”,才能更突出“幽”的妙境。你看,两岸绿色欲滴的翠竹倒映水中,如一幅幅流动的水彩画次第展开;而明净如练、清澈如玉的河流,婉约得令人陶醉,那细细的波浪撞击声,那鱼儿唧水的咂咂声,和着那一篙一篙轻柔的摇橹声,全都在这静谧、祥和的氛围中,有一种天籁之音。只有这样的声响,你才能体会到静的可贵,幽的美妙,也才会感受那近岸、远水、竹林、半岛、山麓、缓丘起伏的田园风光,那淳朴的山野风情也才会真正令你眼热心动,流连不去。

⑤听人说,清溪河最令人称绝的应是水上十景中的“太极神图”。当小船荡漾在位于沾滩闸坝上游约300米处的河段时,只见火烽山对岸,横出一长条形半岛,随之蜿蜒弯曲成“V”形的小河,山水相间,当地人称为“阴阳合”。这种奇妙的清溪河曲与两岸地形构成了一幅天然的蕴含阴阳玄机的太极图景。不能不惊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⑥我伫立船头,凝视着这一奇妙的天然“阴阳合”自然景观,其意蕴令人遐想联翩:阴阳平衡是生命活力的根本。前不久,读古罗马皇帝马可·奥勒留的《沉思录》,这位皇帝一生不迷恋权利,而是追求精神的安宁与自由。而东晋时期的陶渊明也敢于放弃官位,“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过着“躬耕自资”的生活。他们都追求天人合一,清静无为。在这穿越千年的不朽文字中,去探望人生,寻找精神的家园。这种进与退、得与失的人生哲学,不正应合了阴阳合的“太极神图”吗?

⑦“嘭”的一声,沉思中,小船靠岸了。回首望,阳光依然普照河面,绿水依然潺潺流去,春意正盎然。我突然有了一个想法,退休后能否来此,买一小屋,租一块地,晓耕晚锄,侍弄菜园。闲来去清溪河畔,或垂钓,或荡舟,或歌吟,或写作……不亦悦乎!

1.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清溪河畔浓浓的春意?请简要概括。(4分)

2.赏析第④段划线句:“两岸绿色欲滴的翠竹倒映水中,如一幅幅流动的水彩画次第展开。”(4分)

3.“那细细的波浪撞击声,那鱼儿唧水的咂咂声,和着那一篙一篙轻柔的摇橹声。”这几种声响的共同特点是什么?为什么要写这几种声响?(3分)

4. 清溪河上的“太极神图”为什么“最令人称绝”?(4分)

 

查看答案

(4分)

伯乐就是你自己 

①慧眼识珠者为人景仰,知人善任者功德无量。然而茫茫人海之中,这样的“伯乐”却往往是可遇而不可求的。韩愈说:“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我却要说:“千里马,你要做自己的伯乐!”

②美国著名心理学专家、世界潜能激励大师安东尼•罗宾曾经在《唤醒心中的巨人》一书中指出:“每个人身上都蕴藏着一份特殊的才能。那份才能犹如一位熟睡的巨人,等待着我们去唤醒他……上天不会亏待任何一个人,他给我们每个人以无穷的机会去充分发挥自己。”他的话揭示了其实每个人都可以是一匹千里马。

③当代著名作家贾平凹有一句名言:“人贵能自我发现。”也就是说,你要做自己的伯乐。他本人经过多年的左冲右突,发现了自己写作方面的才能,寻求到一条通往成功的道路。英国著名的勃朗特三姐妹,是在帮助弟弟成才的过程中发现了自己的写作才能,最终她们三人都以自己优秀的文学作品享誉世界文坛。贾平凹也好,勃朗特三姐妹也罢,他们就是自己的伯乐!

④“毛遂自荐”的典故相比大家都比较熟悉,毛遂地位卑微,却果敢得令人钦佩。在赵国被秦军围困的关健时刻,他不顾旁人的鄙夷和耻笑,挺身而出,鼎力自荐。楚国宫殿之上,他凭借自己“三寸不烂之舌”,说服楚王出兵,救国民于水火之中,留下了“小蔺相如”的美称。毛遂之所以能够名垂千古,正是因为他敢于发现自我,敢于做自己的伯乐。

⑤如果你是一匹“千里马”,当义无反顾地向毛遂学习,做自己的伯乐,发现自己的才能,然后以百倍的信心和勇气,把自己“荐”出去,去一展自己的风采,去实现自己的抱负。万万学不得那个才高八斗、计谋超群的姜子牙,他用几乎一生的时间来等待伯乐发现自己,要不是在垂老之年偶遇周文王,他的才华险些就被自己的消极等待给埋没了。

⑥我们常常惊羡别人的成功,却往往忽视自己的努力;常常感叹命运不公,却很少发掘自己的潜质。那么,从现在起唤醒心中的巨人,发现自己的才能,勇敢展示自己的风采,看准正确的人生方向,一步一个脚印往前走,总有一天,我们会走进自己心中的圣殿。

1.用简洁明了的语言概括本文的中心论点: (2分)

2.第⑤段主要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有何作用?(2分)

 

查看答案

(4分)

从微博到微信 

①最近有两条关于微博和微信的消息值得关注。一条是关于微博的“坏消息”,1月31日市场研究机构的最新报告显示,2012年第二季度到第四季度期间,新浪微博负增长接近40%,腾讯微博更是可怜,以接近60%的负增长排名垫底。另一条是关于微信的“好消息”,2013年1月15日,微信注册用户过3亿。

②那么,这是否就意味着微博“式微”,或者即将为微信取代?

③要想弄清这个问题,首先让我们来认识什么是博客、微博和微信。

④博客(blog)的全名应该是Web log,中文意思是“网络日志”,通常用来在网上发表文章;微博,顾名思义就是微小的博客,发的文章每篇不得超过140字,通常来表达心情,记录生活中的点滴;微信,是腾讯开发的一款用于手机端的应用软件,可以联系到你的手机联系人和QQ好友,发送语音图片,找到附近的陌生人等。  

⑤从微博和微信的传播形态和用户体验来看,两者之间存在差异。

⑥就传播形态而言,微博更像是“大众化”的“媒体”,而微信尚不具备媒体形态,更像是私人化的沟通工具。目前,腾讯微博用户超过5亿,新浪微博用户超过4亿,微信用户数是3亿,且正在快速增长,微信用户数量赶上微博的用户数量似乎是迟早的事。两者用户总数差别不大,但从受众面来看,微博的大众传播性质比微信更明显。微博的受众(粉丝)数量庞大,以新浪微博为例,“微博女王”姚晨的粉丝数量,截止本文写作时高达38267622。动辄百万千万的受众数量,足以使微博的传播能力与传统大众媒体相抗衡。而微信目前还不具备大众传播的特点,微信的用户是基于手机通讯录、QQ通讯录等相对狭窄的好友圈形成的,尽管微信也可以通过“摇一摇”和“附近的人”等功能采取“偶遇”的方式添加好友,但目前与微博相比,微信的受众面十分“狭窄”,粉丝数量也非常“可怜”。

⑦从用户的体验看,微博用户更多把微博当做微型博客、个人门户。一些政府部门和公共机构甚至将微博当成是“永不闭幕的新闻发布会”,公开发布信息。而微信用户大多将微信当做免费的语音电话来使用,只不过这种语音是略有延迟的。另外,因为用户圈比微博更加熟悉、单纯和牢固,微信的内容比微博的更加私密和生活化,较少探讨宏观的政治经济、国计民生等“大”问题,其传播定位在娱乐、个人展示等小众层面。

⑧因此,目前微信无法取代微博。但将来两者是否会融合,微博是否会像开心网等曾一度火热的媒体或娱乐工具一样被冷落,尚难以定论。也许融合是必然的,毕竟早在2010年初印度就推出了“语音版微博”,并受用户追捧,而国内也有类似的语音微博开发成功。

⑨新媒体的发展往往以我们意想不到的形态和结局出现,究竟鹿死谁手,让我们拭目以待。

1. 第⑥段划线句主要采用了什么说明方法,作用是什么?(2分)

2.第⑦节说微博能成为“永不闭幕的新闻发布会”,是因为其具有怎样的特点?(2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