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5分) 苏州园林里都有假山和池沼。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 ...

(5分)

苏州园林里都有假山和池沼。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

或者是重峦叠嶂,或者是几座小山配合着竹子花木,全在乎设计者和匠师们生平多阅历,胸中有丘壑,才能使游览者攀登的时候忘却苏州城市,只觉得身在山间。至于池沼,大多引用活水。有些园林池沼宽畅,就把池沼作为全园的中心,其他景物配合着布置。水面假如成河道模样,往往安排桥梁。假如安排两座以上的桥梁,那就一座一个样,决不雷同。池沼或河道的边沿很少砌齐整的石岸,总是高低屈曲任其自然。还在那儿布置几块玲珑的石头,或者种些花草:这也是为了取得从各个角度看都成一幅画的效果。池沼里养着金鱼或各色鲤鱼,夏秋季节荷花或睡莲开放。游览者看“鱼戏莲叶间”,又是入画的一景。

1.画线句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

2.“水面假如成河道模样,往往安排桥梁”一句中的“往往”一词能否去掉?为什么?(2分)

 

1.引用说明(1分),表现了苏州园林池沼的布置合乎图画美这一特征(1分),引用诗句,充满诗意(增强文学色彩),使说明文语言更生动(1分)。(意对即可) 2.不能,“往往”指一般情况,说明并不是所有成河道模样的水面上都安排桥梁,也会有特殊情况(1分),去掉后,与事实不符,“往往”一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1分)。 【解析】 1. 试题分析:由划线句中引号,可以判断出这是引用说明,结合上下文理解这句话的作用,既要从表现说明对象特征这一角度谈起,又要从引用语句本身作用谈起。 考点:分析常见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2.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这一题型首先要明确回答能否去掉,然后结合具体词语的意义和在句中所起的作用进行分析,最后强调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往往”一词仅是强调一般情况,园林中还存在特殊情况,要明确去掉后与事实不符。 考点:分析说明性语言的语言特色。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课外文言文(10分)

王旦雅量可敬

寇准数短旦,旦专称准。帝谓旦曰:“卿虽称其美,彼专谈卿恶。”旦曰:“理固当然。臣在相位久,政事阙失必多。准对陛下无所隐,益见其忠直,此臣所以重准也。”帝以是愈贤旦。中书有事送密院,违诏格,准在密院,以事上闻。旦被责,第拜谢,堂吏皆见罚。不逾月,密院有事送中书,亦违诏格,堂吏欣然呈旦,旦令送还密院。准大惭,见旦曰:“同年,甚得许大度量?”旦不答。寇准罢枢密使,托人私求为使相,旦惊曰:“将相之任,岂可求耶!吾不受私请。”准深憾之。已而除准武胜军节度使、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准入见,谢曰:“非陛下知臣,安能至此?”帝具道旦所以荐者。准愧叹,以为不可及。

                                     (选自《宋史•王旦传》)

注释:①王旦:北宋名相。  ②中书:中书省,北宋中书掌握行政大权,王旦当时主持中书省。③密院:枢密院,北宋时枢密院掌管军事大权,寇准当时主持枢密院。④违诏格:代拟诏书有违君主之意。

1.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4分)

(1)政事失必多(           )    (2)见其忠直(            )

(3)此臣所以重准也(          )   (4)能至此(            )

2.下列句中的“以”与“帝以是愈贤旦”中的“以”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2分)

A.吾欲辱之,何以也                  B.全石以为底

C.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D.以其境过清

3.翻译下列句子。(4分)

(1)寇准数短旦,旦专称准。(2分)

(2)将相之任,岂可求耶!(2分)

 

查看答案

古诗鉴赏(3分)

燕山春暮

明·张羽

金水桥边蜀鸟啼,玉泉山下柳花飞。

江南江北三千里,愁绝春归客未归。

注释:张羽:明代浔阳人(江西九江),后移居吴兴(浙江湖州),是江南人。

蜀鸟:杜鹃鸟。

本诗最后一句连用两个“归”字有何妙处?请从内容情感和表达效果方面赏析。(3分)

 

查看答案

下面关于《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前苏联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作为一部闪烁着崇高的理想主义光芒的长篇小说,成功之处就在于创作了保尔这一无产阶级英雄形象。

B.“他一面想着,一面加快脚步,嘴里吹着口哨。‘离开学校倒也好。反正那个该死的神父是不会让你好好念书的,现在我恨不得吐那家伙一脸唾沫。’他正想着,已经到家了。”这段文字中的“他”是指《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书中的保尔的哥哥阿尔焦姆。

C.《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书,通过写保尔的成长道路,告诉我们,一个人只有在革命的艰难困苦中战胜敌人也战胜自己,只有把自己的追求和祖国、人民的利益联系起来,才会创造出奇迹,才会成长为钢铁战士。革命者在斗争中百炼成钢,这是小说的一个重要主题。

D《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内容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描写国内战争,第二部分描写经济恢复和社会主义建设。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         )(2分)

A刚走到村口,他就看见一幅写着“珍爱生命,远离毒品”的巨大标语。

B.每次施工的时候,我们都要反复考虑和讨论到底要不要把这棵树移走?

C.“春雨惊春清谷天,点出了春天有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和谷雨的节气。

D.幽径悲剧》选自《中华散文百年精华》。(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年版)

 

查看答案

下面句子中加点的成语运用不当的一项是(        )(2分)

A.城市绿化必须因地制宜,突出环境保护与人文景观和谐统一的发展观念。

B.虽然这种场景对他来说,早已司空见惯,然而这是一朵在中华民族的广阔的土地上首次升起的蘑菇云。

C.侨胞从海外归来,全村各户都要备上一份薄礼,为侨胞接风洗尘

D.全校学生排列在操场上,人很多,却很整齐,真可谓鳞次栉比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