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根据课文默写。(10分) (1)落红不是无情物, 。(龚自珍《己亥杂诗》) (2...

根据课文默写。(10分)

1)落红不是无情物,                   。(龚自珍《己亥杂诗》)

(2)黑云压城城欲摧,                     。(李贺《雁门太守行》)

(3)海内存知己,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4)不畏浮云遮望眼,                     。(王安石《登飞来峰》)

(5)人生自古谁无死,                     。(文天祥《过零丁洋》)

6)几处早莺争暖树,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7                     ,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8                        ,谁言天地宽?(夏完淳《别云间》)

9                         ,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10)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              。(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1)化作春泥更护花 (2)甲光向日金鳞开 (3)天涯若比邻 (4)自缘身在最高层 (5)留取丹心照汗青 (6)谁家新燕啄春泥 (7)夜阑卧听风吹雨 (8)无限河山泪 (9)会当凌绝顶 (10)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解析】 试题分析:10个小题都是根据提示对出上下句即可,但注意“鳞”“涯”“自缘”“汗青”“啄”“阑”“凌”“绝顶”等字词的书写。古诗文名句的默写,要想不失分,关键在于平时强化记忆,做到“三不”:不漏字、不添字、不写错别字。同时,在做理解性默写时,要注意审题,仔细分析题干中的关键词句。 考点: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识记A。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2分)

(1)如火如tú(           )         (2)毛骨sǒng(       )然

(3)使    (           )         (4)怒     (       )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不要问我到哪里去,我的心依着你;不要问我到哪里去,我的情牵着你。我是你的一片绿叶,我的根在你的土地春风中告别了你,今天这方明天那里。无论我停在哪片云彩,我的眼总是投向你,如果我在风中歌唱,那歌声也是为着你。不要问我到哪里去,我的路上充满回忆。请你祝福我,我也祝福你,这是绿叶对根的情意!”

根据歌词所表达的主旨,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和切身体验,以“这是绿叶对根的情意”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注重题目的比喻义,适当运用联想、想象与夸张 ;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③不少于600个字;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等等信息;⑤书写力求正确、规范、美观。

 

查看答案

今年春节黄金周,无锡惠山古镇接待游客接近70万,创下开放以来的历史之最。游人不仅可以在众多祠堂内参观游玩,一些著名景点还都安排了各种展览和演出。不过,5月7日记者从市物价局确认到,从5月20日起这些免费的文化大餐或许以后享受不到了,部分景点将开始统一售票。票价暂定为中国泥人博物馆:30元/人、次;惠山园(李公祠):10元/人、次;留耕草堂:10元/人、次;杨藕芳祠、顾可久祠、范仲淹祠、周濂溪祠、倪云林祠、陆宣公祠、徐孺子先生祠共7个祠堂合并票价为:30元/人、次;从免费到收费的突然转变,引起市民的热议。有人认为公共资源不应沦为收费工具;有人认为收费有利于重点文物的保护,也有人认为收费会影响人气和生意……

请你就此事发表看法,并作简要分析,不少于80字。

 

查看答案

根据课文默写。(10分)

①长风破浪会有时,            。(李白《行路难》)

②苟全性命于乱世,            。(诸葛亮《出师表》)

            ,悠然见南山。(陶渊明《饮酒》)

            ,丰年留客足鸡豚。(陆游《游山西村》)

⑤水何澹澹,                 。(曹操《观沧海》)

⑥伤心秦汉经行处,                 。(张养浩《山坡羊  潼关怀古》)

                 ,西北望,射天狼。(苏轼《江城子  密州出猎》)

                                ,风雨不动安如山。(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出则无敌国外患者。(《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

 

查看答案

阳 光    彭学明

①春天的阳光,像一河涨起的春水,载着桃红水绿,满山奔走。于是大地暖和了,湿漉漉的水气从泥土里蒸发出来。睡在泥地的阳光,伸出温情蜜意的舌尖,在泥土的胸膛舔啊,舔呀,千次万次,阳光把他的爱情和生命全部奉献。冻了一冬的泥土因此长出感情的草、生命的树和爱情的花朵为阳光回报。那些花朵,本就是为爱情而来的,本就是感情泛滥四处开放的,如今有了阳光的温情和抚弄,就更是漫山遍野吐露芬芳。阳光,一个本领高强的摘花手,让我们羞愧汗颜。

②阳光看农人们如何把春天浸泡成一方种子,发芽、抽苗,变成风景。等一切都满含春的情意,绿成诗的意象时,阳光站起身子,到夏天去了。

夏天的阳光,像一匹横空出世的火马,总在我们不经意的时候奔突而来,坚硬的蹄声左冲右杀,踏起一路黄尘、青烟。这时的阳光最激情澎湃,热血沸腾,通红的唇一如炭火,搁在哪儿哪儿都疼,于是女人穿了裙子,让阳光紧抱;男人穿了短裤,让阳光乱拧。《诗经》里留下的男人女人,赤脚穿过雨巷,长发湿漉,疑是戴望舒身边移动的丁香。亲切的阳光与他们并肩行走,隔世的话题越拉越长。阳光和人来到草地,草地的绿不再柔弱而很坚强。阳光和人来到河边,河边的景致不再新鲜而很老陈。夏天的阳光,是水中的阳光,只有水中浸泡时,我们才感到阳光是那样软和、湿润与可爱。那么,就让我们做一回田田的荷叶,永居水乡,翻动棹歌。

④可是秋天要来的,秋色会愈来愈重地挂在我们的窗棂与屋檐。那阳光会依旧照在一把紫砂茶壶上,照在几串沿墙挂着的红辣椒上,依旧会钻进秋天的林子里又唱又跳,把树叶染得红红、黄黄。阳光走到田里,田里的水稻就会成熟。阳光走到地头,地头的庄稼就会吐香。阳光走到树上,树上的果实就会流蜜。即便是土,阳光也会将之踩出芬芳。抚摸千年不改的芳醇,辛苦一世的人们开始唱歌,没有词,没有曲,就是那么灿烂的几吼,就有滋有味,无限情思。小桥流水,红掌清波,柴门紫烟,都如远行的乡人年年奔跑在秋色民歌。那些牛、羊、猪、狗,则永远都是一群活活泼泼的动词,在民歌下走动,民歌下成长。

⑤当我们把秋天收进仓库以后,我们往往来不压给秋天道个好,就不知是谁从遥远的西北派出一夜寒流,让三九隆冬乘坐一地冰霜抵迭民间。阳光,不再是守索的乡人每天早出晚归,而是远行的游子肩扛乡愁,瞽下背影。叉冷又疲的日子,我们围着炭火,却总朗不起一颗心赶走冬天的阴沉,总怀念阳光曾经给予的好日子、好享受。可是阳光,你会回来么?你是否独上高台、一险泪光地打量着我们。

⑥ 阳光来了!阳光穿着布鞋!阳光来到他曾经来过的地方数他熟悉的村庄、熟悉的景致!那几堵院墙还在么?那几排篱笆还在么?那几株柳树还在么?在咧!那叫二爷来我身边坐坐吧,我想听他的二胡!白胡子二爷就拖把二胡在阳光身上坐了,受伤和不受伤的音符在老人和乡间的角角落落走走停停,越走越真。学校的大草坪里,阳光正翻晒着一群看书的孩子和电脑照排的字符,整个草地满门书香。字符们,正排着队,教孩子们认识道路和世界,认识智慧和思想。字符说,这个世界不但充满了善良与美丽,也充满了邪恶与丑陋,那些阳光照射不到的阴沟与角落,往往生长着肮脏与丑恶,把某些人的良心与道德赶得越来越远,我们越来越世俗、势利、缺乏斗志、忘记正义,于是我们多么希望有自然的阳光温暖我们皮肉的同时,更有精神的阳光照耀我们的骨髓。

⑦阳光,我们一生一世的亲戚,我们永远需要与你把酒对歌,握手叙情,永远需要你的恩赐与抚慰。                          

1. 文章第③段划线句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3分)

2.简要概括文中春、秋两季的阳光各有什么特征。(3分)

3.文章对阳光的称呼在第五、七自然段中用了第二人称,这样写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4分)

4.结合全文,简要分析作者以“阳光”为题的妙处。(4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