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下面文段中加点词的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3分)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A.过:过失 B.衡:同“横”,梗塞,指不顺
C.入:指国内 D.亡:灭亡
下列各句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3分)
A.春分刚过,毛毛细雨下个不停,无声无息,无影无踪,却又无处不在,无微不至,悄然落到树上,躲在花上,藏进草丛。
B.随着韩剧热播,一些韩剧明星在中国炙手可热。
C.把责任落到实处,为群众牟取幸福是政府应尽的职责。
D.他自诩精通英语,却连一篇短文都翻译不好。
下列各组词语中读音和书写有错误的一项是(3分)
A.跻(jī)身 跌宕(dàng)起伏 B.摒(bìng)弃 根深蒂(dì)固
C.蓦(mù)地 别出新裁(cái) D.懵(měng)懂 晶莹剔(tī)透
表达与交流(共66分)
1.阅读下面的漫画,完成题目。(6分)
漫画题目:《记分簿挂在脸上》
请用自己的话概括漫画所表达的观点,并对观点作简要的论证。
(字数100字左右)
2.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汉字的姿态,让人浮想联翩;汉字的意蕴,让人回味无穷。书写汉字,是塑造生命姿态的过程;品读汉字,是品读人生真谛的过程;研究汉字,是领悟传统文化内涵的过程。总有那么一个字,让你想起一段动人的经历,有所感悟;总有那么一个字,让你学会思考人生的要义,受益终身。
请以“我心中的那个字”为题目,写一篇600字至800字的文章。立意自定,文体自选
(10分)
20.根据课文默写。(10分)
(1)今夜月明人尽望, 。(王建《十五夜望月》)
(2)临风一唳思何事,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3) ,相失万重云。(杜甫《孤雁》)
(4) ,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游山西村》)
(5)不畏浮云遮望眼, 。(王安石《登飞来峰》)
(6)苟全性命于乱世, 。(诸葛亮《出师表》)
(7) ,各领风骚数百年。(赵翼《论诗》)
(8) ,甲光向日金鳞开。(李贺<雁门太守行》)
(9)纤纤擢素手, 。(《古诗十九首》)
(10) ,听取蛙声一片。(辛弃疾《西江月》)
(16分)
怀念一种声音
聂鑫荣
①画家的梦似乎与一种声音有关。这种声音叫做雨声。雨声从他出生和成长的方向,不断地传来,粗粗细细,高高低低,疏疏密密。在他的记忆里,总是弥漫着一片雨气和雨声,太阳总是见不到的。
②一下雨,他爹总会站在老屋的台阶上,听着一院子的雨声,如醉如痴。然后把少不谙事的他叫到身边,告诉他许多古人关于雨的诗句:“夜雨剪春韭”、“梅子黄时雨”、“梧桐叶上三更雨”、“留得残荷听雨声”……他听不懂,但他看懂了雨声被花叶染就的绚丽颜色。
③然后,他们回到厅堂里坐下来,爹说:“你听——”这两个字在无数次的重复后,他的耳朵变得灵敏了:雨点先是小而密,落在薄薄的小青瓦上,叮叮咚咚,如珠玑在玉盘里乱跳;击在为采光而设的玻璃瓦上,声音尖脆,犹如琴声中的高音阶;射到木晒楼上的雨点,声音细腻而光洁;但前厅堂雕花檐板上的雨声,恰恰相反,浑重而古朴;响在麻石台阶上的雨声,沉着而充满一种力度。雨点越下越大,越下越密。他听见潺潺湲湲的流水声了,那声音来自高高低低的屋檐边的木笕中,木笕节节相连,一直把水导到天井边;溜筒(打通的大楠竹)竖着与木笕相接,水便畅快地流入地下的阴沟。老屋的地下水道纵横交错,水声急促犹如金鼓轰鸣。
④古城有句俗语:“落雨天,留客天。”他记得一下雨,家里就会有客人不期而至,都是他爹的挚友。雨是请柬么?雨声中,他们谈天道、人道、医道、艺道;或者下围棋,落子声与雨声交错而响;或者,拉起京胡,唱他们所熟悉的京戏名段,音符从雨的缝隙里穿过去,居然没有濡湿……他坐在一边,看着,听着,如梦如幻。
⑤雨声中,他长大了,考上美术学院了;雨声中,他成家了,做父亲了……小巷、老屋和雨,成了他生命最奇诡的底色。
⑥突然有一天,他怅然携家人搬进了世纪花园。小巷没有了,老屋没有了。那个地方建起了一条商业街,广告牌和霓虹灯,点缀着白天和黑夜。只有季节不会变,下雨的日子依旧存在。但他记忆中雨的声音,没有了!
⑦从画室走到露台的檐下;从露台的檐下走到画室,如一匹落入陷阱的豹子,孤立无助。给朋友打个电话吧,该说些什么?什么也不想说。
⑧他决定,请些工匠,在露台上做一个屋顶,木屋架,盖上小青瓦,嵌上玻璃瓦。他希望找回那种声音。他还置办了一个瓷圆桌、四个鼓形瓷凳;一个烧木炭的红泥火炉,一个烧水的青陶提粱壶。
⑨下雨的时候,他坐在这里烹茶、沏茶,静静地坐下来听雨。露台的前方是开敞的。他一抬头便看见一栋栋的高楼,整齐地排列着;所有的窗口都装着锃亮的防盗窗,窗口的后面都垂下厚厚的窗帘,害怕有人窥探自家的隐私;外墙挂满了空调的外机,像一个个难看的肿瘤……这样的背景,绝对不会生发一种古典的雨声!
⑩他明白了,在未来的日子里,他将永恒地怀念一种雨的声音了。他蓦地离开露台,急急走进这间静寂的画室。宽长的画案上:砚池里墨汁盈盈;调好色的瓷碟一字排开;宣纸早早铺好了,四角用瓷镇纸压着。他拎起一支大斗笔,刷刷地画起来。他希望在宣纸上画出那一片久远的雨声……
1.第③段花大量笔墨描写雨声,请试举一例,赏析。并说说从结构上看本段大量描写雨声有什么作用?(3分)
2.同是下雨天,过去与现在形成了鲜明对比,请作简要说明并分析其作用。(5分)
3.文中的“他”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请作简要分析。(5分)
4.文章标题是“怀念一种声音”,请探究“一种声音”的意蕴。(3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