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对下面文段中加点词的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3分)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

对下面文段中加点词的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3分)

臣本布衣,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A 耕于南阳   躬:亲自。     B.先帝不以臣卑鄙   卑鄙:人格低下,举止不端。

C 遂许先帝以驱驰  驱驰:奔走效劳。  D.后倾覆   值:遇到,逢着。

 

B 【解析】 试题分析:ACD选项的词语解释都是正确的,只有B中“卑鄙”应该解释为“身份低微,见识短浅”,而选项中的意思“人格低下,举止不端”是该词语的现代意思。在平时的文言文学习当中,我们要特别注意文言实词、虚词。一词多义、古今异义等的积累。 考点: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掌握自然规律以前,人们往往认为沙漠里有魔鬼在作怪;但是掌握了科学知识以后,人们便可以把这种光怪陆离的现象解释清楚。

B汹猛洪涝,罕见冰雪,特大地震……当我们面对这一切的时候,不由生出多难兴邦的历史感慨。

C.国庆促销活动中,家用电器一马当先、频繁降价,强力提升了市民的消费积极性,原本濒临滞销的数字彩电一下子成为炙手可热的商品。

D.宋人攻击王介甫,说他将明妃写成一个不忠君不爱国的人,其实是断章取义,故入人罪。

 

查看答案

下列各组词语中读音和书写没有错误的一项是(3分)

  A(jǐ)      (zhì)浩繁        B (ěr   惟妙惟(xiāo)

  C歉疚(jiù)   趋之若鹜(wù)         D 挑衅(xìn)    不屑质(zhì)

 

查看答案

表达与交流(共66分)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6分)

近日,湖北省襄阳市人民路小学六年级二班学生们的作文,让语文老师高华云犯了愁,不知如何评判。作文题为《我的理想》,可大家的理想不再“高大上”,变成了“美食家”“吃货”,有的甚至想当“土豪”。

请对此发表看法,并作简要分析,不少于100字。

2.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阅读,是一种美的享受,是一种心灵的交流,是一种高尚的情操,是一种忧伤的情思,是一种孤独的守侯,是一种精神的牵引……阅读丰富了我们的成长体验,充实了我们的人生。

请你以“成长需要阅读”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字数不少于600字。

2)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3)文章中不得出现校名及自己的姓名,如需出现,一律用“XXX”代替。

 

查看答案

10分)

19.根据课文默写。(10分)

(1)纤纤擢素手,                (《古诗十九首》)

(2)                ,恨别鸟惊心。(杜甫《春望》)

(3)居高声自远,                (虞世南《蝉》)

(4)               ,芙蓉向脸两边开。(王昌龄《采莲曲》)

(5)山回路转不见君,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6)                ,出门俱是看花人。(杨巨源《城东早春》)

(7)商女不知亡国恨,                (杜牧《泊秦淮》)

(8)                ,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夜雨寄北》)

(9)先天下之忧而忧,                (范仲淹《岳阳楼记》)

(10)                ,怅望青田云水遥。(白居易《池鹤》)

 

查看答案

14分)

梧桐树

丰子恺

①寓楼的窗前有好几株梧桐树。这些都是邻家院子里的东西,但在形式上是我所有的。因为它们和我隔着适当的距离,好像是专门种给我看的。它们的主人,对于它们的局部状态也许比我看得清楚;但是对于它们的全体容貌,恐怕始终没看清楚呢。因为这必须隔着相当的距离方才看见。唐人诗云:“山远始为容。”我以为树亦如此。自初夏至今,这几株梧桐在我面前浓妆淡抹,显出了种种的容貌。

②当春尽夏初,我看见新桐初乳的光景。那些嫩黄的小叶子一簇簇地顶在秃枝头上,好像一堂树灯,又好像小学生的剪贴图案,布置均匀而带幼稚气。植物的生叶,也有种种技巧:有的新陈代谢,瞒过了人的眼睛而在暗中偷换青黄;有的微乎其微,渐乎其渐,使人不觉察其由秃枝变成绿叶。只有梧桐树的生叶,技巧最为拙劣,但态度最为坦白。它们的枝头疏而粗,它们的叶子平而大。叶子一生,全树显然变容。

③在夏天,我又亲眼看见绿叶成阴的光景。那些团扇大的叶片,长得密密层层,望去不留一线空隙,好像一个大绿幛,又好像图案画中的一座青山。在我所常见的庭院植物中,叶子之大,除了芭蕉以外,恐怕无过于梧桐了。芭蕉叶形状虽大,数目不多,那丁香结要过好几天才展开一张叶子来,全树的叶子寥寥可数。梧桐叶虽不及它大,可是数目繁多,那猪耳朵一般的东西,重重叠叠地挂着,一直从低枝上挂到树顶。窗前摆了几枝梧桐,我觉得绿意实在太多了。古人说“芭蕉分绿上窗纱”,眼光未免太低,只是阶前窗下的所见而已。若登楼眺望,芭蕉便落在眼底,应见“梧桐分绿上窗纱”了。

④一个月以来,我又亲眼看见梧桐叶落的光景。样子真凄惨呢!最初绿色黑暗起来,变成墨绿;后来又由墨绿转成焦黄;北风一吹,它们大惊小怪地闹起来,大大的黄叶便开始辞枝——起初突然地落脱一两张来,后来成群地飞下一大批来,好像谁从高楼上丢下来的东西。枝头渐渐地虚空了,露出树后面的房屋来,终于只剩下几根枝头,恢复了春初的面目。这几天它们空手站在我的窗前,好像曾经娶妻生子而家破人亡的光棍,样子怪可怜的。我想起了古人的诗:“高高山头树,风吹叶落去。一去数千里,何当还故处?”现在倘要搜集它们的一切落叶来,使它们一齐变绿,重还故枝,恢复夏日的光景,即使仗了世间一切支配者的势力,尽了世间一切机械的效能,也是不可能的事了!回黄转绿世间多,但象征悲哀的莫如落叶,尤其是梧桐的落叶。落花也曾令人悲哀。但花的寿命短促,犹如婴儿初生即死,我们虽也怜惜他,但因对他关系未久,回忆不多,因之悲哀也不深。叶的寿命比花长得多,尤其是梧桐叶,自初生至落尽,占有大半年之久,况且这般繁茂,这般盛大!眼前高厚浓重的几堆大绿,一朝化为乌有!“无常”的象征,莫大于此了!

⑤但它们的主人,恐怕没有感到这种悲哀。因为他们虽然种植了它们,拥有了它们,但都没有看见上述的种种光景。他们只是坐在窗下瞧瞧它们的根干,站在阶前仰望它们的枝叶,为它们扫扫落叶而已,何从看它们的容貌呢?何从感到它们的象征呢?可知自然是不能被占有的。可知艺术也是不能被占有的。

(选自《丰子恺散文集》,有删改)

1.文章首段说:“自初夏至今,这几株梧桐在我面前浓妆淡抹,显出了种种的容貌。”联系全文,作者写了梧桐树的哪几种“容貌”?请简要概括。(3分)

2.请说说第②段“只有梧桐树的生叶,技巧最为拙劣,但态度最为坦白”中加点的“拙劣”、“坦白”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4分)

3.第③段画线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有何表达效果?(3分)

4.读完全文,你是怎样理解“自然是不能被占有的”和“艺术也是不能被占有的”?(4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