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主有先生者,有后生者,有不生者。昔者楚庄王谋事而当,居有忧色。申公巫臣问曰:“王...

主有先生者,有后生者,有不生者。昔者楚庄王谋事而当,居有忧色。申公巫臣问曰:“王何为有忧也?”庄王曰:“吾闻诸侯之德,能自取师者,能自取友者霸,而与居不若其身者亡。以寡人之不肖也,诸大夫之论莫有及于寡人,是以忧也。”此其先生者也。

宋昭公出亡,谓其御曰:“吾知所以亡矣。”御者曰:“何哉?”昭公曰:“吾被服而立,侍御者数十人,无不曰:吾君,丽者也;吾发言动事,朝臣数百人,无不曰:吾君,圣者也。吾外内不见吾过失,是以亡也。”于是改操易行,安义行道,不出二年,而美闻于宋。此其后生者也。

昔者郭君出郭,谓其御曰:“吾渴,欲饮。”御者进清酒。曰:“吾饥,欲食。”御者进干脯梁糗。曰:“何备也?”御者曰:“臣储之。”曰:“奚储之?”御者曰:“为君之出亡而道饥渴也。”曰:“子知吾亡乎?”御者曰:“然。”曰:“何以不谏也?”御者曰:“君喜道谀而恶至言,臣欲进谏,恐先郭亡,是以不谏也。”郭君作而怒曰:“吾所以亡者诚何哉?”御者转其辞曰:“君之所以亡者太贤。”曰:“夫贤者所以不为存而亡者,何也?”御曰:“天下无贤而君独贤,是以亡也。”伏轼而叹曰:“嗟乎!夫贤人如此苦乎?”于是身倦力解,枕御膝而卧。御自易以块,疏行而去。身死中野,为虎狼所食。此其不生者也。 (节选自《韩诗外传·卷六》)

[注释]本节选的上文中有这样一句话:问者曰:“古之知道者曰先生,何也?”曰:“犹言‘先醒'也。”

1.下列句中的“以”与“是以忧也”中的“以”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2)

A.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B.生以乡人子谒余

C.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D.有好事者船载以入

2.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2)

A楚庄王德行威望都很高,但还忧心忡仲,根本原因是诸大夫的见解不如自己高明。

B宋昭公在悟出自己出亡的原因之后,改操易行,安义行道,得以扬美名于宋。

C郭君终未被御者点醒,穷途末路还陶醉在“独贤”的光环中,慨叹作贤者的不易。

D本文用三个故事形象地诠释了“先生者”“后生者”“不生者”的区别,令人警醒。

3.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字:(4分)

 能自取师者                      ②吾知所以亡矣           

③子知吾亡乎                      ④郭君作而怒曰         

4.翻译文中划线语句。(4分)

①吾被服而立,侍御者数十人,无不曰:吾君,丽者也(2分) 

②身死中野,为虎狼所食 (2分) 

 

1.称王,……的原因,将,神态脸色。 2.C 3.A 4.略 【解析】 1. 试题分析:先要大致了解文章内容,弄清句子的意思,根据句意和对文言常用词的掌握来判断字词义。解释时要注意辨析词义和用法的变化,如本题中“王”作动词,“所以”为古今异义,根据语境判断字词义。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2. 试题分析:先要大致了解全文内容,弄清例句中字词的意思,然后根据自己对文言常用词的掌握来判断各项中字义,注意辨析词义和用法的变化,进行比较。C句中“以”与例句相同,是“因为”的意思。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3. 试题分析:先根据注释疏通文字,大致了解内容,再根据各选表述的要点与文中内容一一比照,判断正误。从第二段内容来看,A表述是错误的,根据楚庄王的一段话来理解,楚庄王之忧是亡国之忧。 考点:理解文言文内容要点。能力层级为理解B。 4. 试题分析:疏通全文,在全文语境中大致了解句子的意思,解释清楚关键词语“被”“立”“丽”“生”“死”“安乐”,最后疏通句子。所学课文,做过翻译练习要加强记忆,可直接写出译句。 考点:理解或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方才见淘宝网上一只皮质小包,模样颜色极是俏丽,私心想着若是给母亲用来,定衬肤色,必是极好的......”(2分)

这是痴迷于宫斗大戏《甄嬛传》的小吴模仿剧中人物的口吻说的一段话。小吴说话的意思是:(   )

A 她想要帮母亲买一只皮包。

B 她是在炫耀她母亲在淘宝网上买的一只皮包。

C 她是在夸耀自己在淘宝网上看到的一只皮包。

D 她是向母亲推荐自己在淘宝网上看到的一只皮包。

 

查看答案

选出对下列语文中主要人物判断正确的一项。(2分)(   )

A(甲)假意道:“你这厮诈死,洒家再打!”只见面皮渐渐的变了。(甲)寻思道:“俺只指望痛打这厮一顿,不想三拳真个打死了他。洒家须吃官司,又没人送饭,不如及早撒开。”【语段中的“甲”是《水浒传》中的李逵。】

B乙)费了好大劲才把脚从泥里拔出来。他感到脚底下冰冷彻骨,知道是那只烂靴底掉下来了。他从到这里的第一天起,就一直吃这双破靴子的苦头。靴子总是湿漉漉的,走起路来里面的泥浆扑哧扑哧直响。现在倒好,一只靴底干脆掉下来了,他只好光着脚板泡在刺骨的泥泞里。语段中的“乙”是《童年》中的阿廖沙。】

C(丙)喜欢得大叫了一声,那手后面的身子立刻出现了,那是——印第安人乔的身子。(丙)吓傻啦;他动弹不了啦。下一个瞬间,他看到那“西班牙人”撒腿就跑,跑得没了影儿,这可真叫他高兴极了。【语段中的“丙”是《汤姆索亚历险记》中的蓓姬。】

D大家都认为财政大臣佛林奈浦在拉直的绳子上跳舞,跳得比全王国的任何大臣至少要高一英寸。(丁)见过他在一只安装在绳子上的木盘里一连翻了好几个跟头,那根绳子只有英国普通的包扎绳那么粗。【语段中的“丁”是《格列佛游记》中的格列佛。】

 

查看答案

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2分)(     )

A.一位农民拿着今年9月刚刚换发的土地承包经营权说:“农民有了定心丸”。

B.备受关注的重庆市梁平县“交警别墅”今天公开拍卖,不料却因无人问津而草草收场。

C.虽然已经每况愈下,但我们仍不能有丝毫的大意。

D.这样大的事情,我一个人怎么能做主,万一有个闪失,那就会吃不了,兜着走

 

查看答案

对下面文段中加点词的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3分)(    )

近益狎,荡倚冲冒。 驴不怒,之。 虎因喜,计之曰,“技此耳!”因跳踉大,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A.稍:渐渐    B.不胜:不堪,禁不住   C.蹄:蹄子  D.止:只,仅

 

查看答案

下列各项的判断与分析,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热爱”“野花”“承诺”“观测”都属于动词。

B.短语“地大物博”“宠辱不惊”“认真学习”“普通公民”的结构相同。

C.“在省‘中学生与社会’作文大赛中,我市多名中学生以别具匠心的构思和丰富鲜活的内容夺得一等奖。这个句子的主干是:“学生夺奖。”

D.“除非身体实在支持不住,他不会离开工作岗位。”这个句子是病句。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