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对下面文段中加点词的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3分) ( )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

对下面文段中加点词的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3分)                                    )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一年矣。

A于:到。              B由是:因为。

C驱驰:奔走效劳。      D有:通“又”用在整数与零数之间。

 

B 【解析】 试题分析:B中“由是”应是“因此”。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各组词语中读音和书写全都正确的一组是(3分)       (     

A恣(zī)睢     争妍(yán)斗艳         B毋(wú)宁   唯妙唯肖(xiào)

C粗犷(ɡuǎnɡ)  卷帙(zhì)浩繁         D愚氓(mín)  如火如茶(tú)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一个汉字,一段记忆,一种生活。人们喜欢用一个汉字来形容一年中曾经的感动或感慨、曾经的悲哀或悲痛、曾经的幸福或幸运,把自己的记忆、自己的情绪和期待浓缩在这一个汉字中。在初三生活即将结束的时候,你将用哪一个汉字来表达自己过去一学年的体验和感受呢?

请以“__________,我的年度汉字”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从“搏”、“梦”、“变”、“泪”这四个词语中任选一个,将题目补充完整;

(2)可以写你的经历、见闻,也可以写你的感悟、认识;

(3)文体自定,诗歌除外;

(4)文章中不得出现校名、人名,如必须出现,一律用“×××”代替;

(5)不少于600字。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6分)

《经济导报》上有这样一则通讯:一位美国朋友慕名来到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泰山。川流不息的索道缆车,店铺林立的岱顶闹市,使他根本不觉东岳之雄伟壮观,他遗憾地说:“泰山没有风景,只有商业。”

请你对这则材料发表看法,并作简要分析,不少于100字。

 

查看答案

根据课文默写。(10分)

①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____________。(《诗经•关雎》)

②三人行,必有我师焉;____________,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八则)

③____________,风正一帆悬。(王湾《次北固山下》)

④天街小雨润如酥,____________。(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⑤____________,相失万重云?(杜甫《孤雁》)

⑥足蒸暑土气,____________。(白居易《观刈麦》)

⑦____________?归思方悠哉。(韦应物《闻燕》)

⑧今夜月明人尽望,____________?(王建《十五夜望月》)

⑨____________,露为风味月为香。(苏轼《莲》)

⑩伤心秦汉经行处,____________。(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

 

查看答案

(15分)

鲁南的月光

                                   孙继泉

①月亮一出,深色的天幕就淡去了,就像主角的出场让我们忽略了背景。

②这是一个满月。它穿透夜晚凉凉的空气直抵地面,我们便沐浴在如水的月光里了。山、树也如清水浸润般的朦胧了。很静。却有响声。静似乎成了声音的出处,声音却也成了静的参照。声音怪得让你无法辨别。它源自哪里?大约是大树上枯掉的树枝白天被风掀得翘起来,现在,风停了,它试着重新躺好,却将下面的一根细枝压断。一只夜行的刺猬踏翻了一块石片。一只鸟惆怅或兴奋地哼叫了一声。一片刚刚在夜露中舒展开的莴笋叶子轻轻地和它旁边的一片摩挲了一下。昆虫推动土块的声音,它们噬咬食物的声音……这些声响给人带来种种幻觉,因为自然中的天籁和人类的声音有时简直难以辨别。空气清新、爽洁,因为它混含着大地的呼吸,因为大地苏醒了———白天,你再到这片野地里来,就会看到河溪欢快流淌,青草绿蔓沟崖,野花开遍山岗,路边的梧桐树正开着一树紫色的花朵,在微风中播散甜甜的香气。

③营养学家说,你想吃什么的时候,说明你身上正缺少含有这种元素的物质。我们翻过十几座山头,来到这个荒僻的山村,走进这片照彻心灵的月光,在月光下欣喜和感动,我想正是因为我们久违了这样的月光。城市里没有月光。我们就是从那个嘈杂的地方出来寻找月光的。

④村子就在这个山岭下边,它静卧在一个山凹里,如山间湿地里冒出来的一朵灰色的蘑菇。这是鲁南山地中的一个普普通通的村庄。此刻,几扇窗子染上蜡黄的灯光,隐隐地透着人间生息。我们从村里出来的时候,就经过这样的几户人家,隔着矮墙,我们听到什么木质器具碰撞牛槽的声响,甚至还能听到牛的咀嚼。一股浓烈的混合了草料、牛粪的气味荡溢过来。这个村子里,几乎家家养牛。在这样的山村,牛最有用处。牛在他们心中的地位仅次于土地。牛在院子里吃草,人在屋里说话,白天要做的事情,得在晚上定好。从墙外听着,他们说话的声音就像他们家的低功率灯泡透过不常擦拭的蒙尘的玻璃送过来的灯光一样轻柔。什么样的语气这么出来之后,都会失去硬度和躁性。因此,多么冰冷的吩咐、多么尖锐的争吵我们听起来都有了几分韵致。在一个窄巷里,我们迎面碰上一个小女孩,她去串门,或者去送还邻居的一样什么家什,她在离我们几步远的地方犹犹豫豫,躲躲闪闪,似乎她已经感觉到我们不是村里的人。我想我们一定让她有点拘谨和惊慌。

⑤村里的人没有专门出来在月光下散步的,因为他们就生活在月光里。阿凡提面对智慧和财富不假思索就拿起了财富,因为他最不缺的就是智慧。月光对于他们,仅仅就是照明的作用。他们能够就着月光,找回白天丢在地里的一张铁锨,或者拽一把明早引火的烧柴,免得被露水打湿。在月光里,他们有一种不事张扬的满足。不满足的或许是一个山中少年,他正在那方有灯的窗下发奋苦读,梦想着走出这个被山岭环绕的村子,走向灯光闪烁的城市。直到被飘荡在柏油路面上的浮尘遮蒙了心肺,被城市霓虹灼伤了眼睛,直到自己如一条游荡在水源被污染的河流里的鱼,再回头寻找许多年前的月光。

而我们,也许已经不知不觉地将自己像一根人参续进了药酒里,在窖制一种新物质的同时失去了自己,而且苦于找不到还原的办法。其实,任何干裂的东西都要在雨中滋润。任何破碎的东西都要让飞鸟缝合。那脏污了的,非得在月光中浸泡,在蛙声里揉搓,在菊香里熏染,在秋风里吹晾,在雪野里漂洗……

1.结合全文内容,说说作者为什么说“城市里没有月光”?(4分)

2.第④自然段“什么样的语气这么滤出来之后,都会失去硬度和躁性。”一句中,“滤”字有何表达效果?(3分)

3.文章安排我们在月色下碰到一个小女孩的情节有何深意?(4分)

4.谈谈你对第⑥自然段画线句含义的理解。(4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