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一本好书就如一座堡垒,抵御着来...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一本好书就如一座堡垒,抵御着来白花花世界的喧嚣,成为人们心灵宁静的港湾。

B.在北大,胡适与钱穆的讲座因精彩而风靡校园,他们在学生中也留下了“北胡南钱”的美誉。

C.少年时代总有人觉得时间如白驹过隙,有的是弥补的时候,转眼却已是青年。

D.最美丽教师张丽莉的事迹经媒体报道后,在人们面前,她英勇行为的每个细节如刚发生一样,历历在目,催人泪下。

 

C 【解析】 试题分析:C中“白驹过隙”形容时间过得很快。这里与语境不符。 考点: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选出下列字形字音全对的一组(   

Acuàn   qí  qiǎ热忱chéng

B翡翠fěi cuì  qí  旁 wù   怀miǎn

C suō     xiè  bìng  lán

Dq     cāng  piá全神guàn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同学们在平时的家庭生活、 学校生活和社会生活中, 经常会遇到一些事情(如接受长辈教育、 选择学习方法、 学会待人接物, 以及目睹父母料理家务、 观察他人处理问题等) 你对这类事情涉及的对与错、好与坏、美与丑等的认识又往往有一个提高的过程……

请以这样做确有道理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1以记叙为主,适当运用描写、抒情议论等表达方式。

2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 名、地名校名,否则扣分。

3不少于 600 字,书写工整,卷面整洁。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6分)

近来,南京准备移栽数百棵树龄近百年的法国梧桐,为地铁的建设让路。梧桐树是南京的标志之一,是当地人引以为豪的一道风景。树龄较大的树移栽后存活率很低,但日益拥堵的城市交通状况也给百姓的出行带来了诸多不便。而采用增加下挖深度避免大树遭损的做法,又使建设成本大增。一方面是耗资上百亿的特大利民工程,一方面是具有文化符号意义的梧桐树,孰去孰留,请发表你的看法。

 

 

 

 

 

 

 

 

 

 

 

 

 

 

 

 

 

 

 

 

 

 

 

 

 

 

 

 

 

 

 

 

 

 

 

 

 

 

 

 

 

 

 

 

 

 

 

 

 

 

 

 

 

 

 

 

 

 

 

 

 

 

 

 

 

 

 

 

 

 

 

 

 

 

 

 

 

 

 

 

 

 

 

 

 

 

 

 

 

 

 

 

 

 

 

 

 

 

 

 

 

 

 

 

 

 

 

 

 

 

 

 

 

 

 

 

 

 

 

 

要求:①观点鲜明;②不少于80字。

 

查看答案

根据课文默写。(10分)

苟全性命于乱世,  。(诸葛亮《出师表》)

   ,风正一帆悬。(王湾《次北固山下》)

海内存知己,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乱花渐欲迷人眼,   。(白居易《钱塘江春行》)

  ,禅房花木深。(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非是藉秋风。(虞世南《蝉》

无意苦争春,  。(陆游《卜算子 咏梅》)

晴川历历汉阳树,   。(崔颢《黄鹤楼》)

了却君王天下事,   。(辛弃疾《破阵子 为陈同赋壮词以寄之》)

  ,灵旗空际看。(夏完淳《别云间》)

 

查看答案

14分)

老屋

周克武

1)这一辈子,不管自己身居何处,在我的潜意识里,只有走进乡下的那栋老屋才叫回家。

2)我家的老屋,只是傍山而建的一栋普通农舍,土墙青瓦,杉木门窗。靠西头的几间,至今还盖着稻草,山风吹过,弥散着一股亲切的草屑味,淡淡的。可是岁月的磨蚀无情,如今老屋的鱼鳞瓦沟里长满青苔,黄泥墙壁粉尘脱落,两扇略显笨重的大门也是油漆斑驳,绽开一条条深深浅浅的裂缝,好似老人额头遍布的鱼尾纹。

3)老屋真的""了。落日衔山时分,我站在村口远远望去,它像在酣睡,许是太累,睡得那样安详、静谧。(4)我默默走近老屋。A】夕阳下,风如佛手,柔柔地摩挲路边的草木,没有声响;鸟儿慵倦地栖落在树上,伸出尖尖小嘴巴梳理自己的羽毛,没有鸣唱。也许它们此刻一如我的心情——轻轻抚摸深褐色的大门,却不敢推开,怕惊扰了老屋,惊碎了它的梦。

5)梦里有我的童年。也是在这样的傍晚,太阳渐渐沉落,屋檐下飘落起母亲长一声短一声催我回家的呼唤。我,还有鸡们、鸭们、牛羊们,朝同一个方向——炊烟轻笼的老屋,踏碎了一路残阳。我难以自控地抬眼望望,屋顶的炊烟仿佛还在,柴火饭的香味仿佛还在,飘飘拂拂,又落到了我的鼻尖上。此刻,我真想再像孩提时那样,一路飞跑进屋,猴急火急拈起一块香喷喷的白米锅巴塞进嘴里,再听一声母亲骂我"馋嘴猫"……

6)老屋是心的归宿。当我终于抬脚跨进门槛的一刹那,一种久违的感觉涌动全身:真的到家了。

7)老屋是父亲耗尽心血的杰作。我小时候,常听父亲说起,他和一家人是在赤日炎炎的酷暑下挥锄破土,头顶满天繁星赶运木料、砖块、沙石,直至北风呼啸的严冬圆垛上梁。像春燕衔泥般,几经周折,终于盖起了这个属于自己的窝。B】那时候,每当亲友上门,父亲总会喜形于色地拍拍门窗,或者指指屋上的椽皮、横梁,夸他这房子坚固耐用。一个秋日,村里来了位摄影师,平日不爱照相的父亲,突然换上他仅有的一件中山装,拉着一家人在老屋前照了张相。还一再叮嘱我记住,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狗窝

8)几十年岁月蹉跎,转眼间物是人非。奶奶和父亲去了另外一个世界,母亲也随我住进了城里。夜深了,我一个人默默地坐在堂屋里,孤灯只影,满屋的冷清。

9)窗外的上弦月,瘦瘦的。也许是我与它相隔太久,彼此之间已经陌生,它刚刚露出半张脸,一转身,又躲进了薄薄的云层。我突然想起,儿时老屋的月亮似乎不是这样。那时,我走到哪里它就跟到哪里。夏夜,奶奶把在外纳凉的我抱上床,月亮也悄悄地从窗口跟进来轻抚着我的脸。我至今记得奶奶一直坐在床沿,边给我打扇边哼童谣:月光光,夜光光,伴随我家乖乖郎……我迷迷糊糊入睡了,奶奶的歌声还在继续,像温婉的明月,落在我的枕上,我的梦里。今晚,我可用记忆的碎片还原全部细节,却再无法听到奶奶的歌声。只有墙角那张静卧的雕花床仿佛与我达成心灵上的某种默契,无可辩驳地见证这里曾经氤氲的天伦之乐

(10)而这一夜,我久久无法入睡。

(11)第二天一早起来,太阳刚刚露头,温煦的阳光投射在老屋的房顶,染成一片熟悉的金黄。我在老屋的里里外外转来转去,每走一步,仿佛都可弯腰拾起儿时的一段记忆。门槛上,父亲抚膝而坐,眉飞色舞讲三国;杂屋里,母亲筛糠剁菜喂猪仔;后山竹林中,与儿时伙伴追追闹闹捉迷藏;屋前小道上,高举火把,紧跟大人去看电影……在我眼里,老屋是一本贮满情与爱的大书,翻开任何一页,都会找到生命之源的温暖。

(12)吃过早饭,我站在老屋门口与亲友们闲聊。邻家小侄劝我拆除老屋,盖幢时尚气派的“小二层”。

(13)我摇摇头:不拆!他哪里知道,没了老屋,我的灵魂只能浪迹天涯

(选自2008年第3期《散文海外版》,有删改。)

1.文中老屋有哪些特点?请用词语或短语简要概括。(4分)

答:

2.文中描写细腻感人,请对文中【A】【B】两个画线句任意选择一句加以品析。(3分)

答:选【】

3.第(9)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耐人寻味。怎样理解奶奶的歌声落在我的梦里?(3分)

答:

4.你对结尾处作者不拆老屋的决定如何评价?结合全文并联系现实生活谈谈。(4分)

答: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