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后面小题。(14分) 要快也要慢 ①时代发展加速,生活节奏加快...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后面小题(14分)

要快也要慢

①时代发展加速,生活节奏加快,“快”成了一种时尚,一种追求。方方面面都在努力提速,以“快”为特征的行当,诸如“快餐”“快递”“快照”“快洗”“快车”等应运而兴。

②快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过去有句话:“一天等于二十年”。当下信息社会“一天”的发展,远远超过农业社会乃至工业社会“二十年”的发展。面对激烈的竞争,人们确实要有“争分夺秒”的精神,以适应社会的发展变化。

③违背事物发展规律去求快,快则快矣,得到的却是苦果子。20世纪50年代的“大跃进”,“跃”得全国人民没有饭吃,就是一个深刻的教训。时下用催生剂催长的速成水果与鸡鱼鸭肉,成长期是快了,但却变得像鸡肋一样,食之无味,弃之可惜。这样的快,带给它们的不是进化,而是退化。我国早有“欲速则不达”和“揠苗助长”一类的古训,这是人类珍贵的经验之谈。

④就人的幸福感而言,生活也是要有快有慢,劳逸结合的。倘若人一直处在快节奏中,没有慢节奏的调剂,没有空暇,没有悠闲,没有“采菊东篱下”和“闲庭信步”的情致,那生命就会失去平衡,人生的丰富性就会大打折扣,甚至会被快节奏所击倒。生活中有好多东西都是需要慢慢咀嚼的。阿尔卑斯山谷有一条公路,两旁景物极美,许多驾车人视而不见,疾驶而过,管理者特意在路上插上一个劝告牌:“慢慢走,欣赏呵!”朱光潜先生在谈到人生的情趣时,说人生艺术化,就得“慢慢走,欣赏呵!”我国有一首老歌也这样唱:“马儿呵,你慢些走、慢些走,我要把这美丽的景色看个够。”

⑤针对近些年来一味求快带来的负面影响,不少人又怀念起慢来,认为不要急吼吼地度过有限的人生,于是,慢文化之风开始兴起。“慢餐”“慢递”“慢游”“慢照”一类的活动渐次多了起来。北京出现了“慢递”专业店。国际上有了“慢餐协会”,他们声称,慢餐不只是细嚼慢咽,它是一种生活态度,一种心态上的慢,“以慢餐引导被物欲横流的大潮裏挟着的人们放慢脚步”。近日还传出消息,全球已经有24个国家135个城市获得“慢城”称号,我国江苏省高淳县有望于近期召开的“国际慢城会议”上被授予“慢城”称号。所谓“慢城”,主要是走“生态立城”之路,本质上可以说是一个“环保”概念。“慢”,是幸福生活所不可缺少的。

⑥由此可见,要辩证地看待快与慢,快有意义,慢也有价值。快节奏的霹雳舞与慢节奏的太极拳,各有各的美。要当快则快,当慢则慢,快不弃慢,慢不鄙快,让快慢正确地结合起来,在生活节奏加快的现代,使人的生活仍然保持应有的从容、放松和宁静,维护人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高质量。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3分)

2.第③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何作用?(3分)

3.请简述第④段的论证思路。(4分)

4.下面一段文字应该放在第几段之后?请阐述理由。(4分)

 不过,要快,却不能把快绝对化,不能抹杀慢。快与慢是对立的统一,失去一方,也就没有了另一方。快与慢都受着条件的制约,应按照张弛有序的规律,该快则快,该慢则慢。

 

1. 要快也要慢。(要当快则快,当慢则慢,快不弃慢,慢不鄙快,让快慢正确地结合起来。) 2.举例论证(1分),举了20世纪50年代“大跃进”和时下速成水果和鸡鸭鱼肉的例子(1分),论证了违背事物发展规律去求快会得到恶果这一观点(1分),有说服力。 3.首先段首提出“生活也是要有快有慢,劳逸结合”这一观点(1分),接着运用道理论证写出了快节奏生活的弊端(1分),然后运用举例论证和引用论证(1分)的论证方法论证了 “生活是需要慢慢咀嚼”的这个观点。(1分) 4.放在第②段后。(1分)第①、②段写“快”生活的社会状态和其产生的必然性;(1分)第③段写求“快”的负面影响;(1分)本段文字提出辩证对待快与慢,是第①、②段与第③段间的过渡。(1分) 【解析】 1. 试题分析:议论文的论点一般就是题目,或者暗含在第一段、最后一段中,又或写出一个事例后引出论点,而本文题目就是论点。 考点:分析概括议论文的主要观点。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2. 试题分析:本段举出实例来证明“快节奏”带来的恶果。所以是“举例论证”。其作用通过典型事例加以论证,从而使论证更具体、更有说服力。 考点:分析常见的论证方法及其作用。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3. 试题分析:仔细阅读本段,首先提出论点,然后举例证明论点,最后得出结论,符合议论文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论证过程。 考点:分析议论文的结构和思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4. 试题分析:从过度的角度来分析问题。②③自然段之间的转折跨度较大,中间需要过度一下,故放在②段后。 考点:理解文中重要语段的作用。能力层级为理解B。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17分)

孟子戴不胜:“子欲子之王善与?我明告子。有楚大夫于此,欲其子之齐语也,则使齐人傅诸?使楚人傅诸?”曰:“使齐人傅之。”曰:“一齐人傅之,众楚人咻之,虽日挞而求其齐也,不可得矣。引而置之庄岳之间数年,日挞而求其楚,亦不可得矣。子谓薛居州,善士也,使之居于王所。在于王所者,长、幼、卑、尊皆薛居州也,王谁与为不善?在王所者,长、幼、卑、尊皆非薛居州也,王谁与为善?一薛居州独如宋王何?

——选自《孟子·滕文公下》

注释:①善:向善。②齐语:名作动,说齐语。③傅:教导。④xiū,喧哗。⑤庄岳庄是街名,岳是里名。薛居州人名。处所,地方。⑧:可作“将”意。

1.解释下列加点字。(4分)

①孟子戴不胜曰    ②子欲子之王善  ③虽日而求其楚    ④使楚人傅诸

2.下面各句中加点的虚词,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一齐人傅,众楚人咻之 又间令吴广次所旁丛祠中

B.使之居王所             皆以美徐公

C.日挞而求其齐也         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D.引置之庄岳之间数年     呼尔与之

3.翻译下面的句子。(6分)

①一薛居州独如宋王何?

②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爱莲说》)

③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出师表》)

4.文中表达了孟子什么观点?你同意他的观点吗?请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的看法。(4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后面小题。(5分)

苔(清·袁枚

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小米,亦学牡丹开。

注释:白日:指阳光。

1.第一、二两句写出了“苔”怎样的特点?(2分)

2.“借苔说理”是这首诗的一大特色,本诗借“苔”表达了怎样的哲理?3分)

 

查看答案

综合性学习。(7分)

今年的烟花三月,扬州城好事连连。请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每年农历三月,是古城扬州最为秀美的时节。而每年这个时候,由于四面八方的游客纷至沓来,“紧凑”的扬州城车多人挤,瘦西湖、个园等核心景点周边更是车位难求,车辆蜗行,人满为患。今年烟花三月,倡导“慢生活”的扬州城有了一个明显变化,市区“多”出了十多个公共自行车租赁点,每个租赁点一溜边停放着时尚、轻便的崭新自行车,扬州人用自己的方式邀请市民和游客“骑车玩”。记者了解到,近一段时间内,共有5000辆公共自行车陆续亮相街头,闹市区、景点边交通拥堵的状况将得到明显改观。和外地的公共自行车相比,扬州的公共自行车除了“站点”多、数量多,车轮无胎,不须充气,不会爆胎;还首次用上了密码锁,代替了过去的钥匙锁。目前在扬州投入使用的公共自行车,是最新的一代。

材料二:4月20日上午,第九届鉴真国际半程马拉松赛在我市举行。下面是本赛事的会徽。

满分5 manfen5.com

 

1.阅读材料一,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材料一的主要内容。(2分)

2.仔细阅读材料二,用简洁、生动的语言介绍主体图画部分的寓意。(3分)

3.请你为第九届“鉴真国际半程马拉松赛”拟写一条宣传标语。(2分)

 

查看答案

默写。(9分)

(1)                        , 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2)曲径通幽处,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3)                     ,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4)忽如一夜春风来                    。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5)桃李不言,                     。     (司马迁《史记·李将军列传》)

6)人们常用李白《行路难》中“                            。”两句诗句来劝勉他人要对前途充满信心。

(7)桃花源记》中描写桃花源中男女老少生活安宁、精神愉悦的是:           ,       

 

查看答案

根据拼音写汉字。(用正楷依次写在田字格内,4分)

这是一个物质的时代,一个xuān(   )嚣的时代。可越是这种时代,人们越需要精神的zī(  )养、心灵的超脱。作为最接近人类灵魂的文学,不该萎mǐ(   ),而应当执著坚守,zhuó(   )壮成长,绽放出清新美丽的花朵,陶冶情操,启迪心智。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