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古文阅读】 秦二世元年七月,陈胜等起大泽中。其九月,会稽守①通谓梁②曰: “江...

【古文阅读】

秦二世元年七月,陈胜等起大泽中。其九月,会稽守①通谓梁②曰: “江西皆反,此亦天亡秦之时也。吾闻先即制人,后则为人所制。吾欲发兵,使公即恒楚将”。是时恒楚亡在泽中。梁曰: “恒楚亡,人莫知其处,独籍③知之耳。”梁乃出,诫籍持剑居外待。梁复入,与守坐,曰: “请如籍,使受命召恒楚。”守曰: “诺。”须臾,梁睨④ 籍曰:“可行矣!”于是籍遂拔剑斩守头。项梁持守头,佩其印授。门下大惊,扰乱,籍所击杀数十百人。一府中皆慑伏,莫敢起。于是梁为会稽守,籍为裨将,徇下县。 

广陵人召平于时为陈王徇广陵,未能下。闻陈王败走,秦兵又且至,乃渡江矫陈王命,拜梁为楚王上柱国。曰:“江东已定,急引兵西击秦。”项梁乃以八千人渡江而西。闻陈婴已下东阳,使使欲与连和俱西。陈婴者,故东阳令史,居县中,素信谨,称为长者。东阳少年杀其令,相聚数千人,欲置长,无适用,乃请陈婴。婴谢不能,遂强立婴为长,县中从者得二万人。陈婴母谓婴曰:“自我为汝家妇,未尝闻汝先古之有贵者。今暴得大名,不祥。不如有所属,事成犹得封侯,事败易以亡,非世所指名也。”婴乃不敢为王。谓其军吏曰:“项氏世世将家,有名于楚。今欲举大事,将非其人不可。我倚名族,亡秦必矣。”于是众从其言,以兵属项梁

(节选自《史记·项羽本纪》)

  [注释]①会稽守:会稽郡的郡守。②梁:项梁,是项羽的叔父。③籍:项籍。项籍字羽,所以又称项羽。④睨:斜眼看。

1.下列句中的“之”,与“辍耕之陇上”中的“之”用法相同的一句是(      )(2分)

A此亦天亡秦之时也              B未尝闻汝先古之有贵者

C独籍知之耳                    D送孟浩然之广陵

2.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4分) 

①于是梁为会稽守,籍为裨将,下县 (        )    ②闻陈王败(       )

③闻陈婴已下东阳,使使欲与连和俱西 (        )    ④今欲大事(        )

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4分)

吾闻先即制人,后则为人所制。     译:                                    

② 于是众从其言,以兵属项梁。        译:                                    

4.请用自己的话概括两段文字的主要内容。(2分)

 

1.D 2.①巡行、攻取 ②逃跑,跑 ③派 ④发动 3.①我听说先动手可制服别人,后动手就被对方所制。 ②于是大家听从他的话,带领自己的军队归属了项梁。 4.项梁叔侄夺取会稽郡守之位,进而渡江西击占领东阳。(2分,各1分) 【解析】 1. 试题分析:D中与例句“之“为动词“到”;A为助词;B为助词;C为代词。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2. 试题分析:文言实词的考查,最常见的命题形式是,指定文中若干个词让学生作解释。要求解释的词,一般为常见实词,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往往是命题的重点,当然也应该成为同学们备考的重点。如:这里“走“古今异义,“跑”。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3. 试题分析:所谓“翻译句子:就是能将文言句子译成合乎现代汉语语法规范的白话文,做到文从字顺,规范简明,通顺畅达。翻译时注意句式调整和关键词语的理解。如“制”“从”“属”等关键词要重点和准确理解。 考点:理解或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4. 试题分析:这类题目的答案基本都能在原文中找到,但找答案不是盲目的,要看看题目问的是哪方面的内容,然后再有的放矢地去找。如果内容理解用自己的话表述,那学生就应学会根据文本内容进行总结和归纳。这里学生归纳出“项梁叔侄夺取会稽郡守之位,进而渡江西击占领东阳”之义即可。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古诗阅读】

乌衣巷  刘禹锡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1.这是作者最得意的怀古名篇之一,从全诗看,“野草花”“夕阳斜”反映的是一种              

                  的景象 (2分) 

2.事实上,是不可能有四百余年前的“王谢堂前”的老燕如今飞入寻常百姓家的,可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2分)

 

查看答案

请你根据同学们找到的三则材料,简要概括公共图书馆讲座的四个特点。(4分)

【材料一】

南京图书馆举办的“明孝陵遗址公园”、“大报恩寺的前世今生”等讲座, 突出本地特色, 加深了听众对地方文化的了解。明故宫资深研究专家开设的“走进故宫”大型系列讲座,推出了“光凝秋水寒”、“盛世琢华琼”、“紫气贯京华”等专场,给广大“明故宫迷”提供了一个系统了解明故宫的平台。

【材料二】

南京图书馆开设的“市级领导干部讲座”,主要针对市级领导干部的需求,突出执政能力建设的主题。在新年到来之际,针对南京图书馆少年儿童馆“新年阅读计划”的启动活动,著名儿童文学家杨红樱开设了题为“马小跳的童年意义”的讲座,为少年儿童听众送上了一份特殊的新年礼物。

【材料三】

上海图书馆讲座紧贴时代脉搏,在上海两会召开前夕,开设大型时政讲座“转型•创新•发展”,倾力推出“转型中的社会治理”、“以文化方式创新”、“上海转型的进行时与将来时”等系列讲座。由古城卫士阮仪三先生主讲的“从石库门看上海建筑的百年文脉”,让人们了解了代表城市文化记忆的石库门在旧城新建中的价值,强调了保护地域特色古建筑的重要性。

特点:

(1)                            (2)                  

(3)                            (4)                  

 

查看答案

下面是对南京图书馆讲座的调研材料,请你综合两则材料,概括主要信息,并得出结论。(4分)

【材料一】

                 2009-2013年南京图书馆讲座内容场次比例情况统计

满分5 manfen5.com

 

【材料二】

在南京图书馆 “听众对讲座内容需求”的调查问卷中,讲座内容共设置了文史哲、艺术、自然科学、时政热点、教育、金融经管和医药卫生七个选项。每位受调查者可以选择多个项目。统计显示,有874% 的受调查者选择了文史哲方面的讲座,563% 的受调查者对艺术类讲座感兴趣,而对自然科学类、时政热点类、教育类、金融经管类和医药卫生类讲座的选择均在37%以下。

主要信息:                                                                   

结    论:                                                                     

 

查看答案

对下面这首小诗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2分)

给友人

                              不站起来,才不会倒下

                              更何况,我们要去浪迹天涯

                              跌倒是一次纪念

                              纪念是一朵温馨的花

                              寻找  管什么日月星辰

                              跋涉  分什么春秋冬夏

                              我们就这样携着手

                              走呵  走呵

                              你说  看到大海的时候

                              你会纵情欢笑

                              是呵  是呵

                              我们的笑  直上云霞

A.诗中说“跌倒是一次纪念”,又把这种“纪念”比喻成“花”,生动形象地表达了挫折也是人生中的美好经历的感悟。 

B.诗中的“寻找  管什么日月星辰∕跋涉  分什么春秋冬夏”,运用对偶,句式工整,抒发了对同甘共苦的友谊的赞美之情。 

C.诗中反复使用“走呵”,强调了无论前方的道路有多么艰难、多么漫长,“我们”都要携手前行、永不言弃的态度。 

D.诗的结尾用笑声“直上云霞”的夸张表述,形象地表达了实现人生愿望时“我们”的喜悦之情,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查看答案

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有错误的一项是(    ) (2分)

A.所谓 “绿色围墙”,就是利用植物代替砖、石或钢筋水泥“砌墙”。 

B.智慧是一种透视,一种反想,一种远瞻;它是人生含蕴的一种放射性;它是从人生深处发出来的,同时它可以烛照人生的前途。

C.习主席与刘洋通话说:“我最想知道的是你的身体状况如何?工作情况怎么样?” 

D.《学生作文报》上有很多文情并茂、生动活泼的好文章,我非常喜欢读。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