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母亲的眼睛(18分) ①有孩子的女人不一定都是真正的母亲。真正的母亲有一双敏锐的...

母亲的眼睛(18分)

①有孩子的女人不一定都是真正的母亲。真正的母亲有一双敏锐的眼睛,这双眼睛能够洞察儿女的一切,仿佛X光,会透过种种表象,透视你的所思所想、所作所为,又仿佛千里眼,无论儿女身在何方,都能明察秋毫。

②我就有这样一个母亲,我的一切都逃不出她的眼睛。我在邻居家吃了巧克力之后回到家,她见到我就说:“我跟你说过多少次了,两餐之间不要吃零食,既然这样,晚餐的甜食你就不要再吃了。”

③“你是怎么知道的?”我诧异地问。

④“没有母亲不知道的,”她说,“一切都在你额头上写着呢。”

⑤我放学回到家,她用手朝卫生间一指。我顿时瞪大眼睛,问:“你是怎么知道我急着要方便的?”

⑥她耸了耸肩:“一切都在你额头上写着呢。”

⑦我二十岁的时候出了一次车祸。那时我已经搬出家一个人住了。我的母亲看电视新闻时,看到一个画面从屏幕上一闪而过。那个画面上是一副担架,担架上躺的人身上盖着布,只露出了两只脚。但是,母亲立即把父亲从床上拉起来。“快穿衣服,”她说,“去医院,女儿出事了!”

⑧岁月没有减弱母亲的直觉能力,甚至随着时间的推移,母亲的直觉能力越来越出神入化了。母亲能看出我的婚姻是否幸福,我的工作是否顺利,甚至无须看到我本人也能洞察我的情况。一次,我去乡下办事,遭遇了几个流氓的骚扰。我摆脱这些家伙刚回到我住的地方,母亲就打来了电话。“女儿,”她说,“告诉我,发生了什么事情?”

⑨五年前,母亲因病住院,那时我在离家很远的一个地方工作,我天天给母亲打电话,但都没有回去。一天晚上,我突然有一种感觉——我必须见母亲。第二天,我乘飞机来到母亲身边,我和母亲紧紧地抱在一起。“哦,女儿,”母亲说,“你怎么知道的?”

⑩“一切都在你额头上写着呢。”我流着眼泪说。

“你远在加利福尼亚也能看见?”母亲问。

直到那时我才明白,尽管所有的女人都有母亲,但是只有少数幸运的女人才能做真正的女儿。我再次拥抱母亲,说:“没有女儿不知道的。”

1.选文中的母亲的眼睛有着怎样的特殊功能?请用原文作答。(4分)

2.结合语境,品读下面两个句子,说说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4分)

1)我顿时瞪大了双眼。

2)我和母亲紧紧地抱在一起。

3.文章反复提到母亲说“一切都在你额头上写着呢”,联系上下文,谈谈你的理解。(3分)

4.第⑨段中母亲问:“你怎么知道?”母亲问女儿知道什么?(3分)

5.文章最后一段中说“没有女儿不知道的”,这句话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回答。(4分)

 

1.母亲有一双敏锐的眼睛,这双眼睛能够洞察儿女的一切,仿佛X光,会透过这种表象,透视你的所思所想,所作所为,又仿佛千里眼,无论儿女身在何方,都能明察秋毫。 2.(1)生动地表现了“我”对母亲明察秋毫的表现感到不可思议,非常吃惊。(2)写出了相互思念,心灵相通的母女俩相见时激动、喜悦的心情,表达了母女间深厚的感情。 3.从这句话可以看出母亲时刻都关心着女儿,女儿的言行举止都牵动着母亲的心,她是一位细心周到的母亲。 4.母亲问女儿:“你怎么知道我想你?”(意思相近即可) 5.与前文相呼应,说明女儿理解母亲对她的关爱和牵挂,理解那种心心相印的爱都是缘于亲情,女儿也同样深深地爱着母亲;深化中心。 【解析】 1.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考查学生准确筛选文章内容的题型,这样的题都比较简单,只要抄写时不出错别字就可。本题的答案就在文章的第一段中。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2. 试题分析:答题思路:XX词语+抓感情色彩、修辞手法、写作手法、人物描写+ 析词语表现的内容或表达的情感。做此类题需要结合语言环境,最后落脚在词语表现的内容或表达的情感上。本题中“顿时”写出“我”一回家母亲我要上厕所的吃惊、不可思议。“紧紧”要结合母女间的深厚情谊考虑。 考点: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3. 试题解析:“一切都在你额头上写着呢”这句话在文章中出现了好几次,“我”在邻居家吃巧克力,“我”放学回家要去厕所,母亲明察秋毫,不是因为母亲有什么特异功能,而是母亲时刻关心儿女,儿女的一举一动都在母亲的关心范围,体现出母亲对儿女的周到、细心。此题只要身临其境就能解答正确。要注意题干的要求,不要将文后的“我”说母亲的句子也考虑到本题。 考点:体会重要语句的含意,品味语言表达艺术。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4.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考查揣摩人物内心世界的题目,根据上下文的内容及母亲生病时对儿女的格外思念的心情可很准确的写出母亲没有说完的话应该是母亲对儿女思念的感情。 考点: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能力层级为理解B。 5. 试题分析:这个句子与前文母亲说的“没有母亲不知道的”相照应,仅仅称呼的变化,说明在这一刻,女儿彻底明白了母亲以前对自己的的关爱。联系文章中母亲关爱“我”,“我”惦记母亲,“血浓于水的亲情“仿佛有心灵感应,彼此之间相互惦念,心心相印,此处不在仅仅谈母亲,也加入了女儿对母亲的惦念,由此本文的中心得以深化。 考点:体会重要语句的含意,品味语言表达艺术。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口香糖可以预防耳部感染(12分)

①我们知道,耳部感染是儿童期最常发生的病痛之一。而这种常常反复的感染带给孩子们极大的痛苦。多数孩童到5岁时都曾发生过至少一次的中耳炎,美国每年约有1600万名孩童因中耳炎就医,目前,科学家正在研究的一项预防措施是让孩子们咀嚼含有木糖醇的口香糖。科学家们注意到,木糖醇能阻止引起很多耳部感染的细菌的生长。

他们开始研究嚼口香糖的孩子是否比不嚼的孩子更少遭受耳部感染。

②这次研究检视了1826名健康孩童,研究对象是芬兰日托中心的小孩,他们被要求定期食用含有木糖醇的口香糖或糖浆,最终取得了中耳炎风险降低25%的结果。不过研究员也表示,虽然仍需要更直接的研究来证实木糖醇可预防中耳炎。但迄今为止的结果是令人鼓舞的。

木糖醇又称桦木糖,是从白桦树、橡树、玉米芯、甘蔗渣等植物原料中提取出来的一种天然植物甜味剂,用在许多低热量产品,包括糖果和一些烘焙产品中。它可以抑制某些细菌的生长。中耳感染时,细菌堆积在鼻子和耳朵连接的耳咽管,一直咀嚼木糖醇,可以防止细菌生长感染耳部。

④不仅如此,专家指出,如果乘飞机时经常嚼口香糖,并不断咀嚼,会使咽鼓管在鼻咽部的开口开放,空气能够自由进出鼓室,鼓室内外气压就能有效保持平衡,促进鼓膜恢复和保持正常,从而预防耳鸣症。

⑤其实,除了坐飞机,这种方法在生活中也同样适用。从解剖学上分析,外耳道的前壁就是颌关节,人在听到大分贝噪音时嚼东西,颌关节会拉扯耳朵,让耳塞式耳机送进耳朵的音量外泄,形成漏音,反而能保护耳朵。

⑥此外,科学家研究证明,如果一边戴耳机听音乐一边咀嚼食物,内耳测量到的音波压力会降低1~3分贝,从而达到保护耳膜的效果。对此,专家建议平时喜欢听音乐、唱KTV,或者处于噪音工作环境的朋友,不妨经常咀嚼口香糖,对于耳鸣的预防、耳朵的保健都有着不错的作用。

1.本文是一篇          说明文,说明了                                     

2.第③段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          的说明方法。第①②段还使用了        

的说法方法。(2分)

3.第①段中画波浪线句子中的“之一”不能去掉,原因是什么?(3分)

4.请根据本文内容为木糖醇口香糖拟一则宣传用语。(4分)

 

查看答案

15分)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技,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余忆年少时,住西湖。每至夏日,临湖赏荷,便欣然忘食。一日,偕数友,观荷于湖边亭中。兴正浓,忽有大雨倾盆而至,湖中荷花尽作飘摇之态。少时,雨过天晴,波澜不惊,湖天一色。荷花为雨所洗,鲜妍明媚,袅娜多姿,清丽雅致,实为花中仙子也。李太白诗云“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余以为妙绝。

1.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语(2分)

1)可远观而不可玩焉                

2)余以为妙绝                   

2.《古汉语词典》对“鲜”字有以下几种解释。请根据语境,选出对“陶后鲜有闻”中“鲜”字的解释最恰当的一项(  )(2分)

A、读xiān,活鱼B、读xiān,新鲜

C、读xiān,鲜艳D、读xiăn,少

3.根据语意,下列语句停顿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晋陶渊明独/爱菊B、世人/盛爱牡丹

C、荷花为雨/所洗D、余忆年/少时

4.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2)一日,偕数友,观荷于湖边亭中。

5.读文赏荷(5分)

1)赏荷,可观其形美。[]段描绘雨中荷花的语句是“                       ”,描绘雨后荷花的语句是“                           ”(用原文填空)(2分)

2)赏荷,可品其神美。[]段称莲为“花之君子”,[]段赞荷为“花中仙子”。你更喜欢哪一种赞誉之辞?请联系文段内容谈谈你的看法。(3分)

 

查看答案

5分)

城阙辅之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离,同时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1.分析首联中的“辅”、“望”妙在何处?(2分)

2.简述“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两句诗蕴涵的哲理。3分)

 

查看答案

在横线上默写。(10分)

A、醉里挑灯看剑,                           

B                           ,奉命于危难之间。

C、庭下如积水空明,                                              

D、借景抒情,借物抒情是诗歌常用的手法之一。李煜的“                     

        ”借梧桐写出了自己国亡被囚的深深寂寞;李白的“                     ”借杨花衬托了自己对朋友遭贬的无限忧伤;白居易的“                                                       ”借莺歌燕舞,传达出对西湖美景的喜爱与留恋。

E、国务院将传统节日清明、端午和中秋定为国家法定节日。古诗词中有许多吟咏这些节日的诗句,请你从这三个节日中任选一个,把节日名填在括号里,再写出与这个节日有关的连续的两句诗:

(    )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2分)

这次成品油调价后,为保证市场物价基本稳定,防止连锁涨价,对与居民生活密切相关的铁路客运、城市公交、农村道路客运(含岛际和农村水路客运)价格不得作调整。同时,国家将按照2006年石油价格综合配套改革时建立的对种粮农民等部分困难群体和公益性行业补贴机制,继续对种粮农民(含远洋渔业)、林业、城市公交、农村道路客运(含岛际和农村水路客运)给予补贴。

(选自《光明日报》201228日,略有改动)

上面一段话的主要内容是: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