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这段文字,按要求作答。(共4分,每小题2分) (时报5月21日讯) 走在...

阅读下面这段文字,按要求作答。(共4分,每小题2分)

(时报5月21日讯)  走在街头,如果发现路边堆着垃圾,也许你会皱起眉头;步入小区楼道,如果看到环境干净整洁,也许你会心情愉悦。每天拥有好心情,是我们每个人共同的小心愿,那就从参与创建国家卫生城开始吧!

  今天起,本报开通“时报创卫随手拍”栏目,欢迎市民拍下身边的环境“脏乱差”现象,对影响济南创卫的一些环境卫生乱象进行图片曝光,督促相关部门整改;同时,也可拍下环境的“洁净美”剪影,传递创卫正能量。

1.请为这则新闻拟写标题。(20字以内)(2分)

 

 

 

 

 

 

 

 

 

 

 

 

 

 

 

 

 

 

 

20

 

2.国家卫生城是一座城市的形象名片。目前,济南正努力对环境卫生全面整治提升,向国家卫生城行列迈进。请拟写一则公益广告,倡导全民为创卫而努力。(20字以内)(2分)

 

 

 

 

 

 

 

 

 

 

 

 

 

 

 

 

 

 

 

20

 

 

1.示例:“时报创卫随手拍”栏目今日开通。 2.示例一:争做文明济南人,共创国家卫生城; 示例二:大美泉城,创卫先行; 示例三:泉城是我家,创卫靠大家。 【解析】 1.1】 试题分析:消息各要素中,标题、导语、主体都能概括消息的主要内容,学生学会从消息的导语和主体中提炼消息的标题。也要求学生能用简明的语言概括内容要点。这则新闻主要报道了“时报创卫随手拍”栏目今日开通。这一消息。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2.2】 试题分析:开放性试题,不要求统一答案。拟写公益广告标语,只要能围绕以下三点:一紧扣主题、二用语简明、三有号召性即可。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用正楷字按要求默写。(共7分,每小题1分)

A我寄愁心与明月,                      。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B.                         ,芳草萋萋鹦鹉洲。               (崔颢《黄鹤楼》)

C.                  ,日暮聊为《梁甫吟》。                      (杜甫《登楼》)

D不畏浮云遮望眼,                      。               (王安石《登飞来峰》)

E.                        ,西北望,射天狼。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F策之不以其道,                      ,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韩愈《马说》)

G我是你河边上破旧的老水车,                              ……(舒婷《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

 

查看答案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2分)

A.锲而不舍        长途跋涉        翻来复去       义愤填膺

B.随声附和        转弯抹角        草长莺飞       秩序井然

C.毛骨悚然        锐不可挡        引经据典       苦心孤诣     

D.浑身解数        穷困缭倒        骇人听闻       猝然长逝

 

查看答案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阻(è)       菜(qí)       责(jié)      玲珑透(tì)

  B.鸣(háo)     蓬(hāo)      褓(qiáng)    廓然无(lěi)

  C.行 (qiǎn)     归(jiù)     喻(pì)       锋芒毕(lù)

  D.静 (mì)     荒(miù)     默(jiān)    尽职守(kè)

 

查看答案

请以“ 这条街 ”为题目,按要求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可以大胆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写你最熟悉的内容,表达你的真情实感;②不少于600字(如写作诗歌不要少于20行);③不得抄袭。

 

查看答案

 

老母为我“扎红”   

                                          冯骥才

⑴今年是马年,我的本命年,又该扎红腰带了。

⑵在古老的传统中,本命年又称“槛儿年”,本命年扎红腰带——俗称“扎红”,就是顺顺当当“过槛儿”,寄寓着避邪趋吉的心愿。故每到本命年,母亲都要亲手为我“扎红”。记得12年前我甲子岁,母亲已86岁,却早早为我准备好了红腰带,除夕那天,亲手为我扎在腰上。(A)那一刻,母亲笑着、我笑着、屋内的人也笑着。所有孩子自出生一刻,母亲最大的心愿莫过于孩子的健康与平安,这心愿一直伴随着孩子的成长而执著不灭;而我竟有如此洪福,60岁还能感受到母亲这种天性和深挚的爱。一时心涌激情,对母亲说,待我12年后,还要她再为我扎红,母亲当然知道我这话里边的含意,笑嘻嘻地连说一个字:好、好、好。

⑶12年过去,我的第六个本命年来到,如今72岁了。

⑷母亲呢?真棒!她信守诺言,98岁寿星般的高龄,依然健康,面无深皱,皮肤和雪白的发丝泛着光亮;最叫我高兴的是她头脑仍旧明晰和富于觉察力,情感也一直那样丰富又敏感,从来没有衰退过。而且,一入腊月就告诉我,已经预备了红腰带,要在除夕那天亲手给我扎在腰上,还说这次腰带上的花儿由她自己来绣。她为什么刻意自己来绣?她眼睛的玻璃体有点浑浊,还能绣吗?她执意要把深心的一种祝愿,一针针地绣入这传说能够保佑平安的腰带中吗?

⑸于是在除夕这天,我要来体验七十人生少有的一种幸福——由老母来给“扎红”了。

⑹母亲郑重地从柜里拿出一条折得分外齐整的鲜红的布腰带,打开给我看;一端——终于揭晓了——是母亲亲手用黄线绣成的四个字“马年大吉”。竖排的四个字,笔画规整,横平竖直,每个针脚都很清晰。这是母亲绣的吗?母亲抬头看着我说:“你看绣得行吗,我写好了字,开始总绣不好,太久不绣了,眼看不准手也不准,拆了三次绣了三次,马()字下边四个点儿间距总摆不匀,现在这样还可以吧。”我感觉此刻任何语言都无力于心情的表达。妹妹告我,她还换了一次线呢,开头用的是粉红色的线,觉得不显眼,便换成了黄线。妹妹笑对母亲说,你要是再拆再绣,布就扎破了。什么力量使她克制着眼睛里发浑的玻璃体,顽强地使每一针都依从心意、不含糊地绣下去?

⑺母亲为我“扎红”时十分认真。她两手执带绕过我的腰时,只说一句:“你的腰好粗呵。”随后调整带面,正面朝外,再把带子两端汇集到腰前正中,拉紧拉直;结扣时更是着意要像蝴蝶结那样好看,并把带端的字露在表面。她做得一丝不苟,庄重不阿,有一种仪式感,叫我感受到这一古老风俗里有一种对生命的敬畏,还有世世代代对传衍的郑重。

⑻我比母亲高出一头还多,低头正好看着她的头顶,(B)她稀疏的白发中间,露出光亮的头皮,就像我们从干涸的秋水看得见洁净的河床。母亲真的老了,尽管我坚信自己有很强的能力,却无力使母亲重返往昔的生活——母亲年轻时种种明亮光鲜的形象就像看过的美丽的电影片段那样仍在我的记忆里。

⑼然而此刻,我并没有陷入伤感。因为,活生生的生活证明着,我现在仍然拥有着人间最珍贵的母爱。我鬓角花白却依然是一个孩子,还在被母亲呵护着。而此刻,这种天性的母爱的执著、纯粹、深切、祝愿,全被一针针绣在红带上,温暖而有力地扎在我的腰间。

⑽感谢母亲长寿,叫我们兄弟姐妹们一直有一个仍由母亲当家的家;在远方工作的手足每逢过年时依然能够其乐融融地回家过年,享受那种来自童年的深远而常在的情味,也享受着自己一种美好的人生情感的表达——孝顺。

⑾孝,是中国作为人的准则的一个字。是一种缀满果实的树对根的敬意,是万物对大地的感恩,也是人性的回报和回报的人性。

⑿我相信,人生的幸福最终还来自自己的心灵。

⒀此刻,心中更有一个祈望,让母亲再给我扎一次红腰带。

⒁这想法有点神奇吗?不,人活着,什么美好的事都有可能。

(摘自“冯骥才博客”)

1.阅读全文,将下面内容补充完整。(4分)

主要人物              

事件:                                                   

蕴含的感情:                                              

2.请按照要求,分别为文中A、B两处的词语和句子作批注。(5分)

(A)为下面句中加点的词语作批注。(2分)

那一刻,母亲笑着、我笑着、屋内的人也笑着。

(B)从内容理解、表达效果等角度,品评赏析画线句。(3分)

她稀疏的白发中间,露出光亮的头皮,就像我们从干涸的秋水看得见洁净的河床。

3.阅读第⒁自然段,比较下面原句与改句在表达效果上的不同。(2分)

原句:这想法有点神奇吗?不,人活着,什么美好的事都有可能。

改句:这想法不神奇。人活着,什么美好的事都有可能。

4.仿照例句,写一写你对“忠”的理解。(3分)

例句:孝,是中国作为人的准则的一个字。是一种缀满果实的树对根的敬意,是万物对大地的感恩,也是人性的回报和回报的人性。

仿句:忠,是中国作为人的准则的一个字。                                                                          

                                                                                                                           

5.冯骥才说“人生的幸福最终还来自自己的心灵”。请你用心感受生活,用笔描写一段自己的幸福生活。(50字左右;4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