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26~28题。 赵尚宽,字济之,河南人,参知政事安仁子也。...

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26~28题。

赵尚宽,字济之,河南人,参知政事安仁子也。知平阳县。邻邑有大囚十数,破械夜逸,杀居民,将犯境,尚宽趣尉出捕,曰:“盗谓我不能来,方怠惰,易取也。宜亟往,毋使得散漫,且为害。”尉既出,又遣徼巡兵蹑其后,悉获之。

知忠州,俗畜蛊①杀人,尚宽揭方书②市中,教人服药,募索为蛊者穷治,置于理,大化其俗。转运使持盐数十万斤,谭③民易白金,期会促,尚宽发官帑所储副其须,徐与民为市,不扰而集。

【注释】①蛊:传说中一种人工培育的毒虫。②方书:记载药方的医书。③谭:通“谭”,与…商谈

1.解释加点字:(4分)

(1)平阳县:            (2)将境:

(3)与民为市:          (4)不而集:

2.翻译句子:(6分)

(1)盗谓我不能来,方怠惰,易取也。

(2)尉既出,又遣徼巡兵蹑其后,悉获之。

(3)知忠州,俗畜蛊①杀人,尚宽揭方书②市中,教人服药,募索为蛊者穷治,置于理,大化其俗。

3.“徐与民为市,不扰而集。”的原因是什么?反应了赵尚宽什么样的品质?(4分)

 

1.(1)管理 (2)侵犯 (3)慢慢地 (4)扰乱 参考:原因:赵尚宽治理有方。品质:正直。为民着想,一心为公的好官。 2.(1)贼人以为我们不能(及时)赶到,正在偷懒,正好容易抓捕。 (2)武官出发后,(尚宽)又派巡查兵跟在后面,把贼盗都拿获了。 (3)后来管理忠州时,当地有放畜蛊杀人的恶俗,尚宽在集市拿着药方教人服药治病,并且彻底地追查那些放蛊的人,交给执法官员处置,这样大大改变了这种恶俗。 3.参考:原因:赵尚宽治理有方。品质:正直。为民着想,一心为公的好官。 【解析】 1.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解释时一定要注意结合语境,而且要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的情况。如本题中,要注意以下两点:(1)知:古今异义,管理;(2)犯:作动词,侵犯。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2.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文言文句子的理解和翻译。翻译句子要求意思正确、句意完整、语句通顺。注意对句子中关键词的理解和重点句式的调整。能通过增补、替换、调整等手段来准确理解句子的意思。如本题中,翻译句子时,要注意:(1)来,赶到;取,抓捕。(2)蹑,跟着;(3)俗畜蛊杀人,是倒装句,应为“畜蛊杀人之俗”, 当地有放畜蛊杀人的恶俗;穷,彻底。 考点:理解或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3. 试题分析:结合原文,从赵尚宽对当地的治理来看,其治理有方才没有出现“徐与民为市,不扰而集”;从赵尚宽在任上捕贼、改变当地不良风俗和拿出储备的官币当百姓交付买盐费用,可归纳出他是一个“正直、为民着想,一心为公”的好官。因此,答案整合为“原因:赵尚宽治理有方。品质:正直。为民着想,一心为公的好官”。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翻译:赵尚宽,字济之,河南人,是参知政事安仁的儿子。管理平阳县时。邻县有十几个重囚徒挣破镣铐夜里逃了出来,杀死居民,将要跑到平阳境内,尚宽急忙派出武官抓捕,并说:“贼人以为我们不能(及时)赶到,正在偷懒,正好容易抓捕。应该赶紧去,不要使他们散开了,再做坏事。”武官出发后,(尚宽)又派巡查兵跟在后面,把贼盗都拿获了。后来管理忠州时,当地有放畜蛊杀人的恶俗,尚宽在集市拿着药方教人服药治病,并且彻底地追查那些放蛊的人,交给执法官员处置,这样大大改变了这种恶俗。转运使持有十万斤盐,叫百姓用白银来交换,约定的时间越来越接近了,尚宽先拿出储备的官币帮助交付了所需要的费用,再慢慢地卖给百姓,这样就没有扰乱百姓的生活,一切都很安定。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与朱元思书》,完成后面的题目

①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②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③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1.下列各句中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B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

C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D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下题2】本文具有骈文的音韵美又不繁富复杂。下列句子不是骈句的一项是(      )

A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B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C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D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2.下列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第段前两句写江水的清澈,侧重于静态;后一句写急流、猛浪,着眼于动态。

B.“夹岸高山皆生寒树”以“高”状山,以“寒”树,照应“奇”字。

C.从结构上看,本文为总分结构,总写富春江山水的特点,然后分别具体描绘异水和奇山,最后总结,揭示主旨

D.文中“千百”,“千”“百”等词都是虚指,言其多。

3.对“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理解最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表达了作者与世无争应付了事、不思进取的厌世思想。

B表达了作者鄙弃名利、淡泊人生、避世退隐的高洁志趣

C.作者抒发了世俗官场和追求利禄之徒的鄙夷蔑视之情

D表达了作者向往美好大自然从侧面衬托富春江的魅力

 

查看答案

阅读《中国石拱桥》两段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A)赵州桥非常雄伟,全长5082米,两端宽96咪,中部略窄,宽9米。桥的设计完全合乎科学原理,施工技术更是巧妙绝伦。唐朝的张嘉贞说它“制造奇特,人不知其所以为”。这座桥的特点是:(一)全桥只有一个大拱,长达374米,在当时可算是世界上最长的石拱。桥洞不是普通半圆形,而是像一张弓,因而大拱上面的道路没有陡坡,便于车马上下。(二)大拱的两肩上,各有两个小拱。这个创造性的设计,不但节约了石料,减轻了桥身的重量,而且在河水暴涨的时候,还可以增加桥洞的过水量,减轻洪水对桥身的冲击。同时拱上加拱,桥身也更美观。(三)大拱由28道拱圈拼成,就像这么多同样形状的弓合拢在一起,做成一个弧形的桥洞。每道拱圈都能独立支撑上面的重量,一道坏了,其他各道不致受到影响。(四)全桥结构匀称,和四周景色配合得十分和谐;就连桥上的石栏石板也雕刻得古朴美观。唐朝的张鷟说,远望这座桥就像“初月出去,长虹饮涧”。赵州桥高度的技术水平和不朽的艺术价值,充分显示了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桥的主要设计者李春就是一位杰出的工匠,在桥头的碑文里还刻着他的名字。

(B)①永定河上的卢沟桥,修建于公元1189到1192年间。②桥长265米,由11个半圆形的石拱组成,每个石拱长度不一,自16米到216米。③桥宽约8米,路面平坦,几乎与河面平行。④每两个石拱之间有石砌桥墩,把11个石拱联成一个整体。⑤由于各拱相联,这种桥叫做联拱石桥。⑥永定河发水时,来势很猛,以前两岸河堤常被冲毁,但是这座桥从没出过事,足见它的坚固。⑦桥面用石板铺砌,两旁有石栏石柱。⑧每个柱头上都雕刻着不同姿态的狮子。⑨这些石刻狮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头接耳,有的像倾听水声,千态万状,惟妙惟肖。

1.能正确概括A段文字的大意的一项是(  )

A说明赵州桥非常雄伟。

B说明赵州桥的设计完全合乎科学原理,施工技术更是巧妙绝伦。

C说明赵州桥结构的特点:结构巧,用料省,强度高,形式美。

D说明赵州桥高度的技术水平和不朽的艺术价值,充分显示了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 

2.“这个创造性的设计”一句中的“设计”是指()

A、赵州桥  B、两端宽、中间窄  C、大拱的两肩上,各有两个小拱D、 大拱

3.B段文字共九句话,可划分为几个层次,从下列四种划法中选出一种正确的,将它的字母填入括号内。(  )

A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

B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

C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

D①②③④‖⑤ ‖ ⑥‖⑦⑧⑨  

4.下列理解与表述,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选段说明了卢沟桥的特点:历史悠久、结构坚固、形式优美。

BB段中第句从修辞上看是排比、拟人,其作用是生动形象的说明了卢沟桥形式的优美。

C“永定河发水时,来势很猛,以前两岸河堤常被冲毁,但是这座桥却极少出事,足见它的坚固。”此句运用了作比较、举例子的说明方法,说明了卢沟桥的坚固。

D这些石刻狮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头接耳,有的像倾听水声,千态万状,惟妙惟肖。 此句运用了分类别的说明方法介绍了卢沟桥上狮子多种多样的特点。

 

查看答案

阅读《爸爸的花儿落了》选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快回家去!快回家去!拿着刚发下来的小学毕业文凭红丝带子系着的白纸筒,催着自己,我好像怕赶不上什么事情似的,为什么呀?

  进了家门来,静悄悄的,四个妹妹和两个弟弟都坐在院子里的小板凳上,他们在玩沙土,旁边的夹竹桃不知什么时候垂下了好几个枝子,散散落落地很不像样,是因为爸爸今年没有收拾它们修剪、捆扎和施肥。 石榴树大盆底下也有几粒没有长成的小石榴,我很生气,问妹妹们:

  “是谁把爸爸的石榴摘下来的?我要告诉爸爸去!”

  妹妹们惊奇地睁大了眼,她们摇摇头说:“是它们自己掉下来的。”

  我捡起小青石榴。缺了一根手指头的厨子老高从外面进来了,他说:

  “大小姐,别说什么告诉你爸爸了,你妈妈刚从医院来了电话,叫你赶快去,你爸爸已经……”他为什么不说下去了?我忽然觉得着急起来,大声喊着说: “你说什么?老高。”

  “大小姐,到了医院,好好儿劝劝你妈,这里就数你大了!就数你大了!”

  瘦鸡妹妹还在抢燕燕的小玩意儿,弟弟把沙土灌进玻璃瓶里。是的,这里就数我大了,我是小小的大人。我对老高说:

  “老高,我知道是什么事了,我就去医院。”我从来没有过这样的镇定,这样的安静。

  我把小学毕业文凭,放到书桌的抽屉里,再出来,老高已经替我雇好了到医院的车子。走过院子,看到那垂落的夹竹桃,我默念着:

  爸爸的花儿落了,

  我已不再是小孩子。

1.下列说法有误的一句是(  )

A、林海音原名林含英,小名英子,本文选自她的小说《烛心》。

B、“无论什么困难的事,只要硬着头皮去做,就闯过去了。”这是爸爸在鼓励女儿,时时盼望着孩子长大的肺腑之言。

C、本文写法上是随着主人公起伏的思潮而记叙下来的,所以采用了插叙手法。

D、文章以“爸爸的花儿落了”为题,一方面指夹竹桃的败落,一方面象征天性爱花的爸爸离开了人世,语义双关。

2.毕业典礼后,“我”回到家时见到了怎样的情景?这情景预示着什么?(  )

A、爸爸种的夹竹桃落了,未成熟的青石榴也有掉落,预示爸爸生命之树的凋谢。

B、进了家门来,静悄悄的,渲染了低沉压抑的气氛。

C、瘦难妹妹在抢燕燕的小玩意儿,预示弟妹年龄还小还不懂事。

D、爸爸种的夹竹桃落了,未成熟的青石榴也有掉落,预示着今年会有天灾人祸。

3.文中两次写弟弟妹妹在院子里玩,用意是(   )

A、写出了弟弟妹妹的天真可爱。

B、写出了弟弟妹妹的懂事,自己玩耍,不用父母操心。

C、写出了对弟弟妹妹懵懂无知的可气。

D、从侧面描写“我”长大了,懂事了。

4.下列关于文章的理解,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写弟弟妹妹不懂事反衬“我”长大了,强调“我”肩上的担子沉重;用弟妹的安然无知反衬爸爸去世的沉重。

B、当“我”获悉爸爸去世的消息后,一下子感到人生责任落到自己肩上,危机使“我”顿时成长起来。

C、环境描写“静悄悄的”气氛,反衬家中潜伏的危机,写“夹竹桃”暗示爸爸生命垂危。

D、爸爸不在了,夹竹桃“不知什么时候垂下了好几枝子,散散落落的,很不像校”,可见植物也有灵性,在哀悼它的主人。

5.下列对本文插叙的运用分析错误的是(  )

A、运用插叙可以把时间跨度大的内容浓缩于一天之内,使内容丰富、紧凑。

B、插叙的成功运用使爸爸的性格得到了充分体现,如爸爸对“我”的期望、鼓励、严格要求,对“我”的爱等等都是通过插叙的内容表现出来的。

C、插叙的内容占了文章的绝大部分篇幅,却过渡自然,衔接紧凑,结构严谨。

D、文章插叙了“我”在一年级因懒惰而上学迟到的事,是为了表现“我”没听爸爸的话惹爸爸生气后的自责和忏悔。

 

查看答案

下列句子标点的运用恰当的一项是(   )

A 王伊凡同学荣获了《美德少年》的称号。

B 我记不清你什么时候来泰州旅游的?

C我喜欢读的几本书:《家》《春》《秋》,在泰州书城都可以买得到。

D我喜欢的动物有猫、狗、龟……等。

 

查看答案

下列诗文默写与原文一致的一项是(   )

A.沉重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B.老夫聊发少年狂,右擎苍,左牵黄,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C.学而不思则殆,思而不学则罔。(《论语》)

D.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山间之四时也。(欧阳修《醉翁亭记》)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