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加点的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我也不敢像舞蹈家一般,内行地赞美她们的一举手一投足,是怎样地“本色当行”。
B.这些石刻狮子有的母子相报,有的交头接耳,有的像倾听水声,千态万状,栩栩如生。
C.一丈青大娘骂人,就像雨打芭蕉,长短句,四六体,鼓点式的骂一天,一气呵成,也不倒嗓子。
D.夏正当春华秋实之间,自然应了这中性的黄色——收获之已有而希望还未尽,正是一个承前启后、生命交替的旺季。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由此观之,王之弊(因受蒙蔽而不明)甚矣。(《战国策》)
B.万钟则不辩礼仪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有什么益处)焉!(《鱼,我所欲也》)
C.悬泉瀑布,飞漱(回旋的迅速)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三峡》)
D.寡人谕(明白,懂得)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唐雎不辱使命》)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廓然无累 文采藻饰 精血成聚 起承转合 具体而微
B.人情炼达 有例可援 相得益彰 尽态极妍 获益匪浅
C.来势汹汹 轻飞漫舞 张皇失措 鳞次栉比 中流砥柱
D.遍稽群籍 踉踉跄跄 谨具贺仪 怒不可遏 恪尽职守
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吞噬(shí) 哽咽(yē) 鞺鞺鞳鞳(dá) 即物起兴(xìng)
B.箜篌(hóu) 毋(wú)宁 花鬘(mán)斗薮 引颈受戮(lù)
C.画缯(zèng) 嗥(áo)鸣 莽莽榛榛(zhēn) 怏怏(yàng)不乐
D.菡萏(dàn) 荸荠(qì) 断壁残垣(huán) 方枘(ruì)圆凿
写作表达(50分)
23.2014年春节期间,央视《新春走基层·家风是什么》系列报道,引发公众关注。针对家风是什么的提问,众多受访者的回答各有不同:家风是“交友千条路,无孝不可交”; 家风是“踏踏实实做人做事”;家风是“团结互助,尊老爱幼”;家风是“持家如针挑土,败家如水冲沙”;家风是“吃苦耐劳,积极向上”;甚至有人回答家风是“不啃老,不坑爹”。同学们,你家的家风是什么?你怎样看待你的家风呢?
请以“家风”为题,写一篇文章。文体自选,字数不少于600字。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17分)
霜雪里,白菜白
刘文波
①读到白居易一首写白菜的诗,写得真好:浓霜打白菜,霜威空自严。不见菜心死,翻教菜心甜。
②面对满园的白菜,诗人一定也觉得做棵白菜其实也是不错的。自然界的风刀霜剑带给自己的只是褪去铅华浮躁的轻松自然,霜威深重带来的只是将白菜由青涩转为饱满、甜润。霜气成了走向成熟的最后一道淬火工序。见过了霜雪,方能掘出生命的醴泉。
③经了霜的白菜如人到中年,没有了浮躁与火气,将所有的峥嵘、锋芒内敛为馥郁和充实。密植着繁茂的心事,向内心生长,在内里生花。
④过去,农村几乎家家都要种白菜。从立秋下种,到小雪收获,要经历八个节气的孕育。这段日子里,白菜娉娉袅袅地长在农家的地头、院落,成为一首小令,一首长调。别看白菜还小,从初生到刚长出几片肥硕鲜嫩的绿叶,便繁衍着农家的饭碗的清香。清晨,母亲踩着晨露间(jiàn)下一筐嫩苗,回家洗净准备下锅,心急的父亲往往先用焦黄的煎饼卷起几棵嫩叶,吃得齿颊生香,如春来吃荠菜春卷一样有味。满嘴的青绿金黄,教人解馋。母亲则是将洗净的小白菜用热水汆一下,切成细末,再加豆面,做成白菜小豆腐吃。豆香、菜香很能打牙祭,熨帖胃肠的。一顿吃不上,下顿用麻油、葱花、姜丝炼锅,炒着吃,比原来更有滋味。让我们吃得热汗直流。
⑤过了小雪,菜窖里、屋檐下,挨挨挤挤的堆满了青绿的白菜。如同院子里成山的柴火一样,让人感到今冬温暖无忧,安眠稳睡,不必再担心大雪封门了。因为那是一冬的菜蔬。
⑥母亲常将未卷结实的白菜洗净了,砍去根,腌成咸菜,十几日,菜叶通体微黄,酸咸可口,拌合着粗茶淡饭,将清清淡淡的日子调剂得活色生香。
⑦卷得结结实实的大白菜,如同庄稼人的言谈举止一般实在。母亲能变换出多种花样做成一日三餐。蒸、闷、溜、炒,不变的是白菜,丰盈的是日子。白菜的宽厚大度,让冬日的农妇有了施展自己的余地。而其中最顺口的是母亲做的蒸白菜。进了腊月,蒸上一锅大白菜,悠悠的日子就有滋有味过去了。
⑧蒸白菜做法很简单,将三两棵大白菜洗净外面的叶子,备好料,油盐、葱姜、桂皮、豆瓣酱,炼锅,将白菜一片片的下锅细火焖炖。经济宽裕时,买几斤猪大骨,或者宰只自家喂的小笨鸡,先将鸡或骨头蒸至八成熟,再下白菜炖。这时炖出的白菜香而不腻,久吃不厌。在我们那儿叫蒸鸡白菜或鸡扎。客人来了,捞上一碗白菜,再用一层嫩嫩的鸡脯肉盖在菜上,就满眼是肉了。如群山落雪,层次分明,能上得了酒宴大席的,也很能调动我们的馋虫,肉香诱人啊。现在想来,那披在菜上的丝丝鸡肉,是黄公望的披麻皴①,倪云林的折带皴②,养眼养口的滋润。而那时是不能领略出这层诗意画意的,只体会到肉味的鲜美。
⑨齐白石老人的白菜萝卜同样也可以入得画的。一幅写意白菜萝卜,俗得可爱,有世俗烟火味。拍卖会上,拍出几百万几千万的价格,在人们眼里已不是一颗白菜。这其实是背离了白石老人的心意的。此时,白菜已与世俗无关。
(选自《知识窗》2013年第1 期)
【注释】①黄公望,中国元代书画家,有《富春山居图》等传世。披麻皴,山水画皴法之一,画法状如麻披散而错落交搭,故曰“披麻皴” 。②倪云林:元代画家、诗人,其作画以侧锋干笔作皴,名为“折带皴”。
1.文章第①段引用白居易的诗开篇,有什么作用?(4分)
2.文中画线的句子有怎样的表达效果?(4分)
这段日子里,白菜娉娉袅袅地长在农家的地头、院落,成为一首小令,一首长调。
3.文章主要讲述了白菜在农家生活中的不可或缺,文末却笔锋一转,写齐白石老人画里的白菜萝卜,甚至说“白菜与世俗无关”,是否离题?对此,你怎么看? (4分)
4.作者笔下的白菜有哪些特点?作者通过对白菜的描写,表达了怎样的人生态度?(5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