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的说法准确无误的一项是( )(3分)
A“浮生长恨欢愉少,肯爱千金轻一笑?”意思是说“常常痛恨人生短暂,怎么肯吝惜金钱财富而轻视欢乐的生活呢?
B“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皇都”就是“皇城”,诗人说皇城处处绿柳如烟,绝对是一年中最美好的景色。
C、《最后一课》的作者是法国作家都德,小说以普法战争为背景,着重刻画了主人公哈墨尔、小弗朗茨的形象,表现了法国人民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D、“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选自南宋诗人辛弃疾的《示儿》,是诗人写给儿子们的遗嘱,句中的“乃”可以理解为“你,你们”。
填入下面句中括号内的词语,依次正确的一组是( )(3分)
①这六个人,就如在湍急的黄河上贴着水面( )
②江南的春风抚摸大地,像柳丝的( )
③我们课桌的三角架上挂着这些字模,就像是许多小国旗在课堂上( )
④朗朗的手像气功状态中的起式,缓缓地( )在键盘上,像灵巧的双桨花开了宁静许久的河面。
A漂浮 飘拂 飘扬 飘落 B飘动 拂动 飘荡 轻抚
C飘拂 漂浮 飘扬 飘落 D飘动 飘拂 飘扬 轻抚
对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浊流婉转【形容黄河曲折迂回】,结成九曲连环
B、在滚滚黄河上如履【动词,可理解为“走”】平地,成为黄河的主人。
C、如果我回到江南,老是乍【突然】暖还寒,最难将息
D、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随风招展】
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的字注音(4分)
①它以鱼肚色抹着缕缕玫瑰红的shǔ( )天。
②以自己的乳汁,千年万载地哺( )育了亿万子女的乳娘
③仿佛冬眠惊醒,伸懒腰,动弹胳臂( )腿
④用十七年未yàn( )中国的眼睛\饕餮地图,从西湖到太湖
作文(60分,其中含卷面分5分)
题目:永不缺失的爱
要求:1.结合自己的经历和感悟写一篇作文;2.文体不限(诗歌除外),字数600左右。
桃花源记(15分)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木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4分)
(1)阡陌交通( )(2)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
(3)便要还家( )(4)寻病终( )
2.用现代汉语翻译画线句子。(4分)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3.写出文中的相关成语(2分)
①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
4.“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表现桃花源中人什么样的心理?(2分)
5.这篇文章寄托了作者怎样的社会理想?(3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