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名篇。(10分) (1)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上句或下句。(任选其...

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名篇。(10分)

(1)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上句或下句。(任选其中6句)

①学而不思则罔,                          。(《〈论语〉十则》)

                      ,君子好逑。(《诗经·关雎》)

                       ,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登飞来峰》)

                       ,甲光向日金鳞开。(李贺《雁门太守行》)

⑤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李煜《相见欢》)

                  ,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⑦日出而林霏开,                        (欧阳修《醉翁亭记》)

                      ,何似在人间。(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2)请按照下面的提示或要求,默写古诗名句。

①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在“咏雪”和“送别”之间起承上启下过渡作用的诗句是                                                   

②同学在你的毕业纪念册上写下“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你可以引用李白《行路难》中的“                                                ”回赠他,表达你美好的祝愿。

 

(8分)(1)①思而不学则殆 ②窈窕淑女 ③不畏浮云遮望眼 ④黑云压城城欲摧 ⑤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⑥入则无法家拂士 ⑦云归而岩穴暝 ⑧起舞弄清影(每空1分。8选6,多写出错同样扣分) (2)①瀚海阑干百丈冰 愁云惨淡万里凝 ②长风破浪会有时 直挂云帆济沧海(每空1分,共4分) 【解析】 试题分析:(1) ①根据下句对出上句,注意“殆”的写法。②根据提示对出即可,注意“窈窕”的写法。③④⑤根据提示对出即可,注意“摧”的写法,是提手旁,不要误写成单人旁。⑥根据提示对出句子即可,注意“拂”的写法,不要写成了“佛”。 ⑦根据提示对出句子即可,注意“暝”不要写成“冥”。 ⑧根据提示对出句子即可。(2) ①“瀚海阑干百丈冰”中“百丈冰”承接上文的咏雪,“愁云惨淡万里凝”是以景语写情语,愁的不止是云,更是与友人分别的忧愁,开启了下文的“送别”。 ②“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的意思是“我俩都怀逸兴豪情,壮志凌云,想攀登九天,把明月摘揽在手”抒发出同学的雄心壮志及对“我”的勉励,“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意思是:尽管前路障碍重重,但仍将会有一天乘长风破万里浪,挂上云帆,横渡沧海,到达理想的彼岸。表现了一种积极的追求、乐观的自信和顽强地坚持理想的品格。这句正好回应前句。 古诗文名句的默写,要想不失分,关键在于平时强化记忆,而且对诗歌要进行理解性记忆,做到“三不”:不漏字、不添字、不写错别字。 考点: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识记A。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对于人生来说,终点固然诱人,起点更弥足珍贵。一时的终点上的失意,并不是什么不得了的事。可怕的是寻找不到新的起跑线,失去了在“预备”声中大大振作起来的力与美。终点之美,属于优胜者;起点之美,属于每一个人。

请以“美丽的起点”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内容具体,感情真挚,认识深刻。不少于600字,文体不限。

 

查看答案

文言文阅读(18分)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4分)

此诚危急存亡之也           

先帝遗德                 

是以先帝简拔以陛下         

④性行均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4分)

A塞忠谏之路也                  悉咨之

B汉室之隆                      霸业可成

C未尝不叹息痛恨桓、灵也        每自比管仲

D此悉贞良死节臣                孤有孔明

3.翻译(4分)

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4.选文中,诸葛亮从当前形势出发,劝说后主继承先帝遗志,总共提出了

                                             三条建议。(6分)

 

查看答案

人生的不足和知足(16分)

冯小燕

不管多么优秀的人,总有所不足,有所不能,有所不及。一个政治家不可能处理好改革中的每一个细节,一个科学家不可能精通科学的每一个领域,一个企业家不可能占领每一个市场,一个文学家也不可能写好所有种类的作品,一个旅行家不可能走遍世界的每一个乡村……这就是任何一个人的不足。

懂得自己的不足,就会懂得贪图无所不能,只能一无所能;试图无所不知,只能一无所知;企图无所不有,只能一无所有。专心致志地学好做好自己该做的事情,而不是见异思迁、三心二意,就会懂得以“吾日三省吾身”的精神和自觉,常常以人为镜“照差距”,以事为例看不足,以己为训查过错。不断完善自我,修正自我,使自己逐渐成为一个高尚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少犯错误的人,一个有益于他人有益于社会的人;就会懂得要成就一番事业,必须借助他人的力量和智慧来延伸你的能力,而不孤芳自赏、自以为是,不能正确地看待自己和周围的人。

不管多么富有的人,他所享用的物质资源总是有限的。殷纣王“以酒为池,悬肉为林”,但他自己也只有一个普通的胃;秦始皇筑阿房宫,“东西五百步,南北五十丈”,但他自己也只是一个五尺之躯。多么好吃的饕餮之徒,他朵颐之快也必须有间隙,否则就会消化不良。多么生猛的登徒子,他的床笫之欢也必须有节制,否则会肾亏。每一种生理享受都会餍足并严格遵守着过犹不及的法则。这说明                        

④知足既是一种清醒,更是一种心态。一个人一生的确无需享用过多的东西,明白了这一点就可以善待自己,不必活得那么紧张焦虑。在功名利禄面前,坦然面对各种诱惑;在物欲横流之中保持平常之心、知足之心。这样才会使内心和谐快乐,“看庭前花开花落,任天外云卷云舒”。也正是因为明白了这一点,才可以不抱野心,不怀不切实际的幻想,才能心无旁骛地扛起肩上的职责,尽到自己应尽的本分,踏踏实实地去做成几件事。知道自己需要什么,说明自己在成长;知道自己不需要什么,说明自己在成熟。成功不只是要善于抓机遇,而是要善于放弃诱惑。有所放弃,才能有所收获。每一个人要想有所作为,就要毅然地放弃一切诱惑和不适合自己的目标、计划和行动。

⑤天地悠悠,人生有限。人不可能同时走上两条不同方向的道路,不可能同时拥有春花和秋月,不可能同时拥有明星的鲜花掌声和隐者的清逸自在……总之,不可能把所有好处都占完。知足,就是知生命的缺陷,知人生的“不足”;知“不足”,就是“知足”

1.请用简练的语言归纳本文的中心论点。(3分)

                                                                    

2.请根据第段内容,用简要的语言在空白处补写一句话。(3分)

                                                                        

3.段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2分)

                                                                    

4.按照议论文“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请你用简要的语言理清思路。(4分)

提出问题:先指出人生有不足,并要认识自己的不足。

分析问题                                                           

解决问题                                                           

5.请谈谈你对第⑤段画线句子的理解。(4分)

                                                                    

 

查看答案

旷野与城市(21分)

毕淑敏

城市是一粒粒精致的银扣,缀在旷野的黑绿色大氅上,不分昼夜地熠熠闪光。

我听说的旷野,泛指崇山峻岭,河流海洋,湖泊森林,戈壁荒漠……一切人烟罕至保存原始风貌的地方。

旷野和城市,从根本上讲,是对立的。

人们多以为和城市相对应的那个词,是乡村。比如常说“城乡差别”“城里人乡下人”,其实乡村不过是城市发育的低级阶段。再简陋的乡村,也是城市的一脉兄长。

惟有旷野与城市永无声息地对峙着。城市侵袭了旷野昔日的领地,驱散了旷野原有的驻民,破坏了旷野古老的风景,越来越多地以井然有序的繁华,取代我行我素的自然风光。

城市是人类所有伟大发明的需求地,展览厅,比赛场,评判台。如果有一双慧眼从宇宙观看夜晚的地球,他一定被城市不灭的光芒所震撼。旷野是舒缓的,城市是激烈的。旷野是宁静的,城市喧嚣不已。旷野对万物具有强大的包容性,城市几乎是人的一统天下……

人们为了从一个城市,越来越快地到达另一个城市,发明了各工各样的交通工具。人们用最先进的通讯手段联结一座座城市,使整个地球成为无所不包的网络。可以说,人们离开广义上的城市已无法生存。

我读过一则登山报道,一位成功地攀上了珠穆朗玛峰的勇敢者,在返回营地的途中,遭遇暴风雪,被困,且无法营救。人们只能通过卫星,接通了他与家人的无线电话。冰暴中,他与遥距万里的城市内的妻子,讨论即将出生的孩子的姓名,飓风为诀别的谈话伴奏。几小时后,电话再次接通主峰,回答城市呼唤的是旷野永恒的沉默。

我以为这凄壮的一幕,具有几分城市和旷野的象征,城市是人们用智慧和心血,勇气和时间,一代又一代堆积起来的庞然大物,在城市里,到处文明的痕迹,迟到于后来的人们,几乎以为自己被甲执兵,无坚不摧。但在城市以外的广袤大地,旷野无声地统治着苍穹,傲视人寰。

人们把城市像巨钉一样,楔入旷野,并以此为据点,顽强地繁衍着后代,创造出溢光流彩的文明。旷野在最初,漠然置之,甚至是温文尔雅的接受着。但旷野一旦反扑,人就一筹莫展了。尼雅古城,庞贝古城……一系列历史上辉煌的城郭名字,湮灭在大地的皱褶里。

人们建造了越来越多越来越大的城市,以满足种种需要,旷野日益退缩着。但人们不应忽略旷野,漠视旷野,而要寻觅出与其相亲相守的最佳间隙。善待旷野就是善待人类自身。要知道,人类永远不可能以城市战胜旷野,旷野是大自然的肌肤。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1.根据全文,说说旷野与城市的“对立”表现在哪些方面。(6分)

 

2.根据全文内容,理解文中画线句子的含义。(3分)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3.文章为什么要引述登山者的故事?(4分)

 

4.文章开头把城市比作缀在旷野的“银扣”,后面却又把城市比作楔入旷野的“巨钉”,二者有什么不同?请谈谈你的理解。(5分)

 

                                                                      

5.请你结合今天的城市化进程,谈谈我们人类应该怎样和自然相处。(3分)

 

 

查看答案

综合性学习(2分)

学校团委会决定举行“五四”青年节文艺汇演活动,假如你是本次活动的主持人,请你为该次活动写几句简短的开场白。(要求至少用上一种修辞手法,内容里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