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综合性学习(12分) 材料一: 央视节目《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成为观众津津乐道的话...

综合性学习(12分)

材料一: 央视节目《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成为观众津津乐道的话题。没有大牌明星,只有来自全国各地的中学生;不需要声嘶力竭地歌唱,只要安安静静地书写……2013年8月份开播以来,《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刮起汉字听写风潮,甚至催生一大批“听写族”。

    材料二:中国首档中文诗词记忆闯关节目《中华好诗词》在河北卫视华丽亮相,接力《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为观众继续烹调今年(2013年)这场越炒越火的中华文化盛宴。

材料三:2月11日2月13日,央视连续三天在一套黄金档播出《中国谜语大会》,3场谜语大会受欢迎程度,远超所有人的预料,三期节目33城市平均收视率达1.78%,份额4.28%,总收视人数达1.65亿。通过观看这样的电视节目,使广大观众再一次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

1.从以上材料中你探究出怎样的信息?(3分)

 

2.材料三中的划线句是病句,应删去         (2分):

3.某校九年级(1)班将于2014年4月25日下午班会课举行“走进传统文化”主题班会,假设你是该班学生,请完成以下任务:

请你为这次活动拟写一条宣传标语,要求上下两句,每句不超过七字,工整地写入下面的方格中。(3分)

 

 

 

 

 

 

 

 

 

 

 

 

 

 

请你代表班委会拟写一封邀请函,邀请语文老师张老师参加此活动。要求:格式正确,内容简洁,语言得体。(4分)

邀请函

 

 

 

1.参考:传统文化类节目走上荧屏,深受观众欢迎。(合理即可) 2.“通过”或“使” 3.①示例:弘扬传统文化,复兴中华民族。 ②参考: 邀请函 尊敬的张老师: 您好!(也可不写“您好”) 为让同学们进一步了解中华传统文化,我班定于2014年4月25日下午班会课在本班教室举行“走进传统文化”主题班会,特邀请你参加此次活动。(“敬请光临!”亦可写在此处) 敬请 光临 九(1)班班委会 2014年4月20日 (时间应提前于活动时间) 【解析】 1. 试题分析:本题属于探究推理型试题,结合三则材料,推究其共性。材料三中“通过观看这样的电视节目,使广大观众再一次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这句话给了我们答案。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2. 试题分析:这句话中因为错用了介词“通过”、“使”造成句子缺少了主语,所以应去掉“通过”或“使”。 考点:辨析或修改病句。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3. 试题分析:所写的宣传标语要紧扣主题内容,书写工整,注意字数限制。邀请函要注意格式,尤其是邀请时间一定要注意提前于活动时间。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运用你课外阅读积累的知识,完成后面的题(4分)。

1.阅读下面文字,回答问题:

我又搬到外祖父那里。

“怎么啦,小强盗?”他用手敲着桌子,迎面对我说。“现在我不养你了,让外祖母养你吧!”

“让我养我就养,”外祖母说,“你以为这是个什么了不起的难题吗?”

“那你就养好了!”外祖父大叫一声,但是马上又安静下来,对我解释道:

“我和她完全各过各的了,如今我们样样都是分开的……”

文中的“我”是文学名著《       》中的主人公,名叫阿廖沙。你能从人物的对话中推断出,“我”的外祖父是一个____________的人。(2分)

2.请写出《水浒传》中与鲁智深有关的两个情节(每空不得多于5个字):

                                                。(2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后面的题(9分)

在我们生命的河道里,每个人应该是一尾鱼,而不应像蝌蚪一样,一味地顺着安逸的水流而下。那样的生活看似自由,却也潜伏着随时被汹涌的溪水甩向岸边的危险。困难永远不是前进路上的(   )赘。真正倔强的生命,应该像逆流而上的鱼群,昂起头,一路逆水而上。也许途中布满坎坷,我将无惧艰险                       。那头顶上翻卷的浪花不就是最动人的诗篇吗?那摇曳多恣的水草和岸边即将绽放的花(  )不也正在为它们鼓掌吗?我相信,总有一天,我将在美丽的晨曦中到达胜利的彼岸,到那时再眺望来时的路,心灵将会得到最大的慰jiè(     )。

1.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3分):

     累(   )赘    花(  )   慰jiè(      )

2.找出文中的一个含有错别字的词语(2分):把“    ”改为“      ”       

3.“晨曦”的意思是(2分):                                       

4.根据画线的句子再仿写一句(2分):

也许                                                       

 

查看答案

古诗文默写(10分):

(1)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上句或下句。(任选其中6句

                         ,白露未晞。(《诗经·蒹葭》)

了却君王天下事,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在乎山水之间也。(欧阳修《醉翁亭记》)

                    ,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己亥杂诗》)

采菊东篱下,                      。(陶渊明《饮酒》)

                 ,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孟子》)

                   ,甲光向日金鳞开。(李贺《雁门太守行》)

不畏浮云遮望眼,               。(王安石《登飞来峰》)

(2)默写杜甫《春望》的后四句。

                                                    

                                                    

 

查看答案

成长路上,有老师的教诲,有朋友的帮助,有父母的体贴入微,有陌生人的热心鼓励;有浓郁书香为伴,有网络、媒体互动交流,还有大自然的恩赐,文明社会风尚的熏陶……他(她、它)们都是良师益友,朝夕相处,润泽心灵。请以“路上有你真好”为题写一篇作文。

【提示与要求】

(1)可以写你的经历和感悟,说真话,抒真情;也可以写你的个性思考,发议论,明哲思。

(2)可以大胆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进行写作。

(3)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否则会被扣分。

(4)抄袭是一种不良行为,相信你不会照搬别人的文章,否则会影响你的成绩。

(5)考虑到内容的充实,文章不要少于500字。

 

查看答案

(15分)

比较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

【甲】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选自《孟子》两章)

【乙】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节选自《送东阳马生序》)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在文中的意思。(5分)

(1)必先其心志   苦:      (2)入则无法家     

(3)主人日再  食:         (4)媵人持沃灌  汤:    (5)右备容臭   臭: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2)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3.填空:(2分)   

【甲】文中的画线句子属于          论据;【乙】文中作者外出求学的艰难经历,能证明【甲】文中的      的观点。

4.两文都写到个人修炼,历数种种磨难,但目的有所不同,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各自的目的是什么?(4分)   【甲】文中的“是人”:              【乙】文中的“余”: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