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九(4)班准备开展一次“护野生动物”的综合实践活动。下面是这次活动中的一些问题,...

九(4)班准备开展一次护野生动物”的综合实践活动。下面是这次活动中的一些问题,请你参与解决。(12分)

1.请你从保护野生动物的角度,拟一条宣传标语。(2分)

2.班级准备尽快成立护野生动物”的组织,为此想竞聘一名爱心推广大使。假如你是参与竞聘的一员,请你写出你的竞选词。(4分)

3.野生动物是我们人类的朋友。关爱它们,善待它们,才是我们人类最明智的选择。下面是九(4)班王小明同学写的一份保护野生动物的倡议书,请你按要求帮他修改。(6分)

倡议书

九(4)班全体同学:

                            ,特发出如下倡议。

不乱砍滥伐,不破坏草坪,保护野生动物生存环境。

不滥捕滥杀野生动物,不参与非法买卖野生动物。

号召亲人和周围的人拒食野味,不去野味餐馆用餐。

坚决制止珍稀野生动物制品,积极宣传保护野生动物的重要意义。

让我们行动起来,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与野生动物和谐相处,共建美好家园。

此致

敬礼

  九(4)班团支部

  2013年12月5日

在横线处补写一个句子,使上下文连贯,过渡自然。(2分)

②“坚决制止珍稀野生动物制品”这句话存在搭配不当的毛病,可将        ”改为        ”。(2分)

文中有一处格式错误,请指出:                  。(2分)

 

1.示例:保护野生动物,从点点滴滴做起。(2分) 2.示例:尊敬的各位老师和同学:我很荣幸有机会参加“保护野生动物”推广大使的竞聘。首先感谢大家,给了我这个机会。我从小就很喜欢动物,也读过大量的有关野生动物的书籍,我有信心做好“保护野生动物”的宣传工作。希望大家能支持我,我会用竭尽全力的工作和成果回报你们的信任。(4分,言之有理即可) 3.①示例:为了保护野生动物,维持生态平衡(2分) ②制止 抵制(2分) ③“此致”“敬礼”应删去(2分) 【解析】 1. 试题分析:紧扣“保护野生动物”这个中心内容拟写宣传标语,要求语言简明,有宣传性。 考点: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能力层级为探究F。 2. 试题分析:要说明自己对保护动物的认识和自己作为“爱心推广大使”竞聘者的条件以及被聘后如何尽职尽责工作,明确提出竞聘申请。 考点: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能力层级为探究F。 3. 试题分析:倡议书开头一般是说明提出倡议的原因。按照句子成分搭配的要求来判断病句。格式的问题一般在标题、称谓、敬语和落款处,一一检查。 考点: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能力层级为探究F。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运用你课外阅读积累的知识,完成(1) (2)题。(4分)

(1)《鲁滨逊漂流记》的作者是英国作家        ,鲁滨逊在荒岛上搭救并训练了一个野人叫        。(2分)

(2)《水浒》中,豹子头林冲,是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为奸臣        父子谋害,刺配沧州。火烧草料场后,由        荐上梁山。(2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 (4)题。(9分)      

这座隐藏在冰雪群山之中的天然园林就更是荡漾着盎然的春色了。那像塔一样巍然sǒng立的百内峰被厚厚的冰川紧裹着,远远望去,就像一把直插云霄的寒光闪闪的宝剑。两边逶迤绵延的雪峰犹如一条条银蛇在云雾中时隐时现地舞动着。然而,就在这些冰峰雪岭的下面,却是无边无际的绿yīn。在路的两旁,我们不时看到野兔在草地上欢快地奔跑,成群的驼羊在草地上悠闲地漫步,一些不知名的动物在草地上顽皮地嬉戏,偶尔还有一两只苍鹰从天空掠过。在山脚和山谷之间,潺的雪水汇成了一个个美丽的小湖,明净如镜的湖水倒映着雪山、草地、蓝天、白云,看上去简直就是一幅绝妙无比的风景画。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给加点的字注音。(3分)

sǒng(    )立      绿yīn(    )      (    )潺

2.文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是”        ”,这个词的正确写法是”        ”。(2分)

3.”无边无际”中,”际”的意思是                  。”逶迤”的意思是                  。(2分)

4.文中主要运用了                的修辞方法。(2分)

 

查看答案

默写龚自珍的《己亥杂诗》。(4分)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上句或下句。(任选其中6句)(6分)

伤心秦汉经行处,                  。  (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

树木丛生,                  。  (曹操《观沧海》)

潮平两岸阔,                  。  (王湾《次北固山下》)

                  ,阴阳割昏晓。  (杜甫《望岳》)

                  ,似曾相识燕归来。  (晏殊《浣溪沙》)

                  ,其不善者而改之。  (《论语》)

                  ,秋天漠漠向昏黑。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不应有恨,                  ?  (苏轼《水调歌头》)

 

查看答案

请以“听听_________的声音”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把题目补充完整再作文;自定立意,自选文体;不少于600字;不得抄袭、套作;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