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诗歌赏析。(第7题,共2分) 品读李煜的《相见欢》,按要求回答问题。 相见欢·李...

诗歌赏析。(第7题,共2分)

品读李煜的《相见欢》,按要求回答问题。

相见欢·李煜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注释】①此调原为唐教坊曲,又名《乌夜啼》、《秋夜月》、《上西楼》。李煜此词即有将此调名标为《乌夜啼》者。三十六字,上片平韵,下片两仄韵两平韵。②锁清秋:深深被秋色所笼罩。③离愁:指去国之。④别是一般:另有一种。

7、“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中“无言”与“月如钩”表现了词人当时怎样的心境

 

表现了词人寂寞忧伤的亡国之痛。 【解析】 试题分析:此题要联系此词的写作背景来解读,然后联系文中的“独”“寂寞”“锁清秋”“离愁”等词可看出本词抒发了作者“寂寞忧伤的亡国之痛”。 考点: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或作者的情感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按要求默写。(每空1分,共8分)

1                                         ,君子好逑

2                                      ,白露为霜

3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4                            ,志在千里。

5)《白雪歌》中用新颖的比喻来描写白雪的一句是:“                                                  

6)《岳阳楼记》中表现了作者远大的政治理想的一句是:                     ?                            

 

查看答案

下列两组词语中,每一组都有一个错别字,请找出并改正。(2分)

1)应筹   寥廓   社稷    磕磕绊绊   猛浪若奔

2)恣睢   顿踣   笼罩    鸢飞戾天 一碧万倾

(3)惺忪   楹联  侏孺 揠苗助长   觥筹交错

(4)镂空   取缔   褴褛    明眸善睐   鞭僻入里

1      改为             2      改为        

(3)      改为             (4)      改为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语段,完成下面的题。

只要有一方泥土,一阳光,树便可以成长。那种成长是自然而从容的,我们丝毫看不见它们是怎样长大的。其实,那突然冒出来的一片叶,那不经意间多出来的一根枝条,无不说明它们确确实实在成长着。它们长得自自然然,心平气和。夜晚,它们听星星的喃喃低语;白天,它们分享小鸟的点点喜悦。它们在清风中歌唱,                                 ,在                       ,它们快乐地成长着。有一天,我们猛然发现那些树长得又高又壮,绿影婆娑,它们已经成材了。成了材的树,能做衣橱的,我们便取去做衣橱;能用来造房子的,我们便用来造房子。即使是那些飘落的叶子,却可以当作肥料。没有人说哪一棵树是没有用的。对于我们的孩子,都是一棵棵正在成长的树。让孩子们像树那样成长,多好!

1.请用正楷将语段中画线的词语工整地书写在“田”字格里。(2分)

 

 

 

 

 

 

 

 

 

 

 

 

 

 

 

 

 

 

 

 

 

 

 

 

 

 

 

 

 

 

 

 

2.请给语段中加点的字注上汉语拼音。(3分) 

(1)(      ) (2)(       )  (3)(       )

3.语段中有两处语病,请找出一处加以修改。(直接写修改后的句子)(2分)

                                                                     

4.根据语境,在语段的横线处填写恰当的语句,使它与前面一句语意连贯、句式相同、字数相等。(2分)

这是                       ,这是                              

 

查看答案

题目:痕迹

要求:(1)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2)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不得抄袭。

 

查看答案

 

三、综合运用(11分)

《当今中国现代文学与中学语文教育的调查报告》中,关于“中学生对教材中鲁迅作品的态度”问题,有下列调查统计:

最喜欢作品(最不喜欢作品)

学校A

学校B

学校C

学校D

学校E

合计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9(5)

7(1)

11(2)

24(5)

51(14)

102(27)

《社戏》

5

6(5)

5(2)

19(9)

42(12)

77(28)

《故乡》

 

4

1

2(1)

2

9(1)

《风筝》

4

3(1)

6(2)

4(1)

6(7)

23(11)

《孔乙己》

4(2)

5(3)

12(1)

26(7)

38(3)

85(16)

 

说明:⑴上述表格中的五所学校是任意抽选的五所学校;⑵表格中,无括号的数字表示最喜欢作品的人数,打括号的数字表示最不喜欢作品的人数。

1.根据上述表格内容,请你说说关于中学生对于教材中鲁迅作品态度的整体判断:        (3分)

2.选取表格中的作品之一为例,从思想内容、表达方式、语言特点等角度,阐明你喜欢或者不喜欢的理由。(请分条写出理由,且不少于两条)(80字左右)        (8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