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综合探究:(6分) 每年的4月23日定为“世界图书和版权日”(也译为“世界读书日...

综合探究:(6分)

每年的423定为“世界图书和版权日”(也译为“世界读书日”、“世界书香日”),鼓励人们尤其是年轻人发现读书的乐趣,并以此对那些推动人类社会和文化进步的人们所做出的伟大贡献表示感谢和尊重。你所在的学校准备举办“读书节”活动,作为一名中学生,你应该积极行动起来,主动参与到这一活动中去。

1.请你为这次活动拟写一条宣传标语。(2分)

                                                                                                                                            

2.请为你们班拟一个活动方案。(4分)

活动主题:                                                    1分)

活动目的:                                                    1分)

活动方式(两项以上):                                         2分)

 

1.示例:感受文字之美,尽享读书之乐! 2.活动主题(1分)例:人人参与,共同营造书香校园。 活动目的(1分)例:倡导学生爱书、读书,进一步激发大家的读书热情。鼓励同学们发现读书的乐趣,并以此对那些推动人类社会和文化进步的人们所做出的伟大贡献表示感谢和尊重。 活动方式(2分)例:晨读,专题黑板报评比、阅读竞赛、读书心得体会交流、广播站导读等。 【解析】 1.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拟写宣传标语的能力,标语的特点便是简洁明了内涵丰富,所以答案必须言简意赅,拟写的标语围绕活动的主题即可,本次活动的主题是“读书”,所以要围绕这一点来拟写标语。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2.2】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拟活动方案的能力,结合题目中给的三个方面的提示,再结合活动主题来组织答案即可,活动主题、活动目的和活动方式三者要紧密联系,不可自说自话,同时要注意拟写的活动方案切实可行。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名著阅读。(6分)

1.以下对名著中的人物和情节描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 2分)

A.白骨精是唐僧师徒西天取经途中所遇到的一个妖怪,她曾先后变成年轻女子、老妇人和老公公来哄骗唐僧师徒,但都未能逃过孙悟空的火眼金睛。(《西游记》)

B.劫取生辰纲之事败露后,晁盖等人投奔梁山,梁山大头领王伦不肯接纳,这让林冲十分气愤,他火并王伦,尊晁盖为山寨之主。(《水浒传》)

C.曹操是魏国的奠基者,他一生东征西讨,打了许多胜仗,但也有打败仗的时候,如官渡战袁绍、赤壁遇周瑜、华容逢关羽时,他都惨遭失败。(《三国演义》)

D. 《朝花夕拾》是鲁迅回忆童年、少年和青年时期不同生活经历与体验的散文集。初中课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范爱农》《藤野先生》都选自这部散文集。

2.下面两题,任选一题作答。(60字左右)(4分)

① 五行山三藏收悟空

② 格列佛被大人国王后买去,得与大人国王相处。……终于又回到英国。

我选(    )项:

 

查看答案

口语交际。(3分)

李明和张林在楼前踢球不小心踢进二楼一户人家里,窗玻璃也打碎了。他们一时没了主张,正在犹豫时,旁边一位大娘和蔼地对他们说:“小朋友,你们也不是故意的——楼上的人快要下来了!”听了这话,他们商量了一下,就赶紧上楼去找到这户人家, 开门的是一位不相识的老大爷,李明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老大娘的言外之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分)

B、假如你是李明,你这时打算说什么话?将这些话写在上文的空白处。(2分)

 

查看答案

按要求填空。(10分,以回答最好的5道题计分)

1.几处早莺争暖树,            ,乱花渐欲迷人眼,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2.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李商隐《无题》)

3.安得广厦千万间,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4.                   ,赢得生前身后名。(辛弃疾《破阵子》)

5.忽如一夜春风来,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6.李白在《行路难(其一)》中表现自己积极进取精神的句子是                        

                       

7.须晴日,                                      。(毛泽东《沁园春·雪》)

8.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查看答案

相遇是一首诗,诗中有欢声笑语,也有悲情悲绪;相遇是一首歌,歌中有高昂激越,也有轻柔含蓄。正是相遇,让人生色彩斑澜。

请以那一天,我与           相遇为题写一篇记余性的文章。

要求:在文题横线上填不适当的词语;文章不少于600字;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题目。

一碗米粉

徐全庆

天有些冷,父亲突然对我说,你陪我去一趟桂林吧。父亲越来越老了,行动也越来越不方便,已经不独自外出了。我那时正好要去西双版纳,就说,桂林你已去过了,西双版纳还没去过,干脆和我起去西双版纳吧。父亲摇摇头。我又提了几个父亲没去过的地方,父亲仍然摇头,态度很坚决。

没办法,只好陪父亲去桂林。路上,我问,为什么非要到桂林呢?父亲说,我要去吃米粉。就为这原因?我哭笑不得。桂林米粉,我们那儿就有卖的,大老远跑去就为吃碗米粉,看来,父亲真的变成了老小孩。

车站的旁边就有不少卖米粉的,我说,我给你买一碗?父亲不让,带着我一家一家地找,可一次也没有坐下来。我说,随便买一碗不就行了,何必找来找去的。父亲很坚决地说,不,我要找一位姓杨的。我奇怪,他的米粉特别好吃?父亲嗯了一声,又说,我还欠他一碗米粉钱呢。

父亲说,那是十五年前的事了。那次他来桂林,玩得很开心,眼看返程的时间就要到了,他匆匆赶到车站,买了返程的车票。这时,他才发现肚子咕咕地叫个不停,于是就在一家小店要了一碗米粉。也许是因为太饿了的缘故吧,那天的米粉特别好吃。可是等他付钱的时候,他愣住了,手插在衣兜里怎么也拿不出来。他的钱包丢了,他一分钱也没有了。他尴尬地站在那里,脸上立刻冒出一层汗水。店主看出他的窘态,问,没带钱?父亲低下头说,钱丢了。这样吧,你把你的地址、姓名给我,回去后我一定把钱给你寄过来。店主又打量了一下父亲,说,不用了,下次到桂林来,还来吃我的米粉,不过得给两份钱。父亲红着脸答应了。十五年了,父亲没有再去过桂林,那碗米粉在父亲的心头挥之不去。

他甚至不知道那位店主叫什么,只知道他姓杨。

父亲和我把车站周围的小吃店找了几遍,也没有找到那住姓杨的。父亲就向人打听,

终于有人告诉父亲,姓杨的店主早搬走了,搬到哪里没有人知道。失望如厚厚的阴云,蒙在父亲的脸上。他连连叹气。 

父亲开始带着我在桂林慢慢寻找。要在那么大的桂林寻找一个不知道名字的人,谈何容易.我们找了整整两天,也没有找到。天越发冷了,再过24小时我们就要回去了,没有办法,我进了一家网吧,在网上发帖,请网友帮忙寻找那位姓杨的店主。

第二天中午,有人打我的手机,说他就是我们要找的人,请我和父亲去吃他的米粉。我和父亲按他说的地址找到了他。他的头发已经全白了,动作慢慢腾腾的,老态毕现。父亲还是一眼认出了他,紧走两步,上前紧紧握住他的手,说,我可找到你了,我可找到你了!语气中满是激动。

只是我有些疑惑,这个小店我前天来过,店主是个年轻人。也许是他的儿子吧,我想。

米粉端上来了,味道确实不错。父亲吃得很香,也很从容。然后,父亲执意按照自己的标准付了钱。 

临别时,父亲又一次握住了他的手,说,要是我还能来桂林,我还来吃你的米粉。

他没有说话,只是使劲握了握父亲的手。

返回的途中,电话响了,是那位姓杨的店主打来的。他说,我们吃米粉的那家小店并不是他的,他身体不好,几年前就收了生意。听说我们在找他后,他特意和店主商量,临时当了一会儿店主,又给我们做了一次米粉。

挂上电话,我的眼中留下了两行泪水。那碗米粉的香味弥漫在我的周围,温暖着我

(选自2011年第1期《天池小小说》)

1.联系选文语境,理解下列加点词语的含义。(2分)

尴尬地站在那里,脸上立刻冒出一层汗水。(1分)

他没有说话,只是使劲握了握父亲的手。(1分)

2.结合文意,说说你对选文最后一段中划线句子的理解。(2分)

3.“收了生意的杨店主又给我们做了一次米粉,你如何理解他的这一举动?(3分)

4.父亲是个怎样的人?请简要分析。(3分)

5.选文以什么为线索?在情节结构方面有什么特点?(3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