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其他 下面是一位同学的习作片断,根据要求完成题目。(5分) (a)作为宁波“市树...

其他

下面是一位同学的习作片断,根据要求完成题目。(5分)

(a)作为宁波“市树”的樟树很有特色□它树皮粗糙,质地却很均匀;树枝树干一分为二、二分为四一路长去;树冠的形态是球形的,在天空中画出优美的曲线。(b)它风餐露宿,忠于职守,日日夜夜坚守在行道旁,竟有一种      (c)香樟树的姿态最优美,常常倾斜了身子,恰如其分地与对面的伙伴牵手,       ,让这个城市在香樟墨绿色的浓阴下面,隔绝了尘世,安然地呼吸。

1.(a)的“□”中应加上的标点是        。(1分)

2.(b)句上应填的名言警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心底无私天地宽”的旷达胸襟       B春蚕到死丝方尽的奉献精神

C.“天生我材必有用”的自信情怀       D.“用志不分,乃凝于神”的静心钻研

3.填入(c)句画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半圆形的一个绿色顶空架成了      B.一个半圆形的绿色顶空架成了

C.架成了一个半圆形的绿色顶空      D.架成了半圆形的一个绿色顶空

 

1.句号或冒号 2.B 3.C 【解析】 1. 试题分析:这个标点符号要根据句意,如果理解为“作为宁波“市树”的樟树很有特色”是后面句子的总起句,那就是句号;如果理解为后面的内容是解释说明前面这句话的,那就用冒号。 考点:正确使用标点符号。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2. 试题分析:“它风餐露宿,忠于职守,日日夜夜坚守在行道旁”,这体现的是樟树的奉献精神,所以就选出了B。其他三项都与前文的内容不相关联。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3. 试题分析:这道题可以采取将四个句子分别填上进行阅读,因为多年培养的语感,很快就能选出C。也可以从上下句之间的连贯性考虑。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考点:辨析或修改病句。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背诵默写。(10分)

1.过尽千帆皆不是,____________________。( 温庭筠《望江南》)

2.了却君王天下事,____________________。(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3.__________________,西北望,射天狼。(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4.足蒸暑土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白居易《观刈麦》)

5.江山如此多娇,______________________。(毛泽东《沁园春雪》)

6.浊酒一杯家万里,____________________。   (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7.在危急关头挺身而出,勇挑重担,可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形容。(用《出师表》中的原句回答)

8.我是大海的叹息,是天空的泪水,是田野的微笑。”“不断浇灌了禾苗,荡涤了灰尘,也浸润了古今中外文人墨客多情的心。所以的身影一再出现在各类文学作品中。请写出有关的上下两句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填空

1.《愚公移山》选自          ,这是一篇        作品。

2.文章通过愚公移山的成功说明了                                     的道理。

 

查看答案

综合性学习。(6分)

最近,为配合“书香宁波”活动的推广,某校开展相关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以下任务。

1.活动一:本次活动设计了三个板块,请你根据活动内容拟定【板块二】的名称。(1分)

【板块一】书藏古今:藏书文化调查

【板块二】        :经典好书推荐

【板块三】书香四溢:读书心得交流

2.活动二:下列材料中能为“藏书文化调查”活动所用的两则是(    )(    )(2分)

材料①:电视剧《向东是大海》反映了宁波帮低调的作风,实干的精神,创新的思想,

这与宁波海派文化务实思想有着直接的关联。

材料②:自宋代以来,宁波的私人藏书蔚然成风,历代著名的藏书楼有80余座。

材料③:《徐霞客游记》开篇所记载的那条行经路线被命名为“徐霞客古道”,这条古道现已成为宁波的旅游亮点。

材料④:历经430余年的天一阁是宁波藏书文化的典范,也是中国藏书文化的象征。如今天一阁已被人们形象地称为“宁波的书房”。

3.活动三:请你以主持人的身份为学校“读书心得交流”活动拟一段开场白。(不少于80字)

3分)

 

查看答案

诗歌鉴赏

田家(4分)

郑獬

田家汩汩流水浑①,一树高花明远村。

云意不知残照②好,却将微雨送黄昏。

【注释】①浑:这里是满的意思。②残照:夕阳。

1.前两句描绘了一幅流水汩汩、高花满树的景象,其中“       ”字尽现田园清朗的意境。(2分)

2.云本无知,诗人却怨云“不知”。这看似无理的抱怨,蕴含着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选文,完成文后913题。  (15)

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適戍渔阳900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陈涉世家》)

1.下列句子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2分)

A.发闾左適戍渔阳900人,屯大泽乡。

B.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

C.等死,死国可乎?

D.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2.解释划线词语。(4分)

適戍(     ) 天大雨(      )为天下(        )以为亡 (     )

3.联系上下文用现代汉语翻译下边句子。(4分)

①“会天大雨,道不通。”译:                                    

②“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译:                            

4.按照提示用原文中的句子填写。(3分)

①文中交代陈胜起义直接原因的句子是:                         

②文中交代陈胜起义根本原因的句子是:                         

③文中与“当此时,诸郡县苦秦吏者皆刑其长吏,杀之以应陈涉”相照应的句子是                                                          

5.从陈胜对当时形势的分析和所提策略口号中可以看出他具有怎样的品质?(2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