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文学类文本阅读(17分) 一碗米粉 徐全庆 天有些冷,父亲突然对我说,你陪我去一...

文学类文本阅读(17分)

一碗米粉    徐全庆

天有些冷,父亲突然对我说,你陪我去一趟桂林吧。父亲越来越老了,行动也越来越不方便,已经不能独自外出了。我那时正好要去西双版纳,就说,桂林你已去过了,西双版纳还没去过,干脆和我起去西双版纳吧。父亲摇摇头。我又提了几个父亲没去过的地方,父亲仍然摇头,态度很坚决。

没办法,只好陪父亲去桂林。路上,我问,为什么非要到桂林呢?父亲说,我要去吃米粉。就为这原因?我哭笑不得。桂林米粉,我们那儿就有卖的,大老远跑去就为吃碗米粉,看来,父亲真的变成了老小孩。

车站的旁边就有不少卖米粉的,我说,我给你买一碗?父亲不让,带着我一家一家地找,可一次也没有坐下来。我说,随便买一碗不就行了,何必找来找去的。父亲很坚决地说,不,我要找一位姓杨的。我奇怪,他的米粉特别好吃?父亲嗯了一声,又说,我还欠他一碗米粉钱呢。

父亲说,那是十五年前的事了。那次他来桂林,玩得很开心,眼看返程的时间就要到了,他匆匆赶到车站,买了返程的车票。这时,他才发现肚子咕咕地叫个不停,于是就在一家小店要了一碗米粉。也许是因为太饿了的缘故吧,那天的米粉特别好吃。可是等他付钱的时候,他愣住了,手插在衣兜里 怎么也拿不出来。他的钱包丢了,他一分钱也没有了。他尴尬地站在那里,脸上立刻冒出一层汗水。店主看出他的窘态,问,没带钱?父亲低下头说,钱丢了。这样吧,你把你的地址、姓名给我,回去后我一定把钱给你寄过来。店主又打量了一下父亲,说,不用了,下次到桂林来,还来吃我的米粉,不过得给两份钱。父亲红着脸答应了。十五年了,父亲没有再去过桂林,那碗米粉在父亲的心头挥之不去。他甚至不知道那位店主叫什么,只知道他姓杨。

父亲和我把车站周围的小吃店找了几遍,也没有找到那住姓杨的。父亲就向人打听,终于有人告诉父亲,姓杨的店主早搬走了,搬到哪里没有人知道。失望如厚厚的阴云,蒙在父亲的脸上。他连连叹气。

父亲开始带着我在桂林慢慢寻找。要在那么大的桂林寻找一个不知道名字的人,谈何容易。我们找了整整两天,也没有找到。天越发冷了,再过24小时我们就要回去了,没有办法,我进了一家网吧,在网上发帖,请网友帮忙寻找那位姓杨的店主。

第二天中午,有人打我的手机,说他就是我们要找的人,请我和父亲去吃他的米粉。我和父亲按他说的地址找到了他。他的头发已经全白了,动作慢慢腾腾的,老态毕现。父亲还是一眼认出了他,紧走两步,上前紧紧握住他的手,说,我可找到你了, 我可找到你了!语气中满是激动。

只是我有些疑惑,这个小店我前天来过,店主是个年轻人。也许是他的儿子吧,我想。

米粉端上来了,味道确实不错。父亲吃得很香,也很从容。然后,父亲执意按照自己的标准付了钱。

临别时,父亲又一次握住了他的手,说,要是我还能来桂林,我还来吃你的米粉。

他没有说话,只是使劲握了握父亲的手。

返回的途中,电话响了,是那位姓杨的店主打来的。他说,我们吃米粉的那家小店并不是他的,他身体不好,几年前就收了生意。听说我们在找他后,他特意和店主商量,临时当了一会儿店主,又给我们做了一次米粉。

挂上电话,我的眼中留下了两行泪水。那碗米粉的香味弥漫在我的周围,温暖着我。

(选自2011年第1期《天池小小说》)

1.联系选文语境,理解下列加点词语的含义。(4分)

尴尬地站在那里,脸上立刻冒出一层汗水。

他没有说话,只是使劲握了握父亲的手。

2.“收了生意的杨店主又给我们做了一次米粉,你如何理解他的这一举动?(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父亲是个怎样的人?请简要分析。(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选文以什么为线索?在情节结构方面有什么特点?(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①“尴尬”写出了父亲付不出米粉钱时难为情、不知所措的情态。(2分)②“使劲”写出了杨店主因感动而用力握住父亲的手的动作。(2分) 2.杨店主被父亲的真诚所打动;杨店主要为父亲了却这桩心愿;他想通过为父亲再做一次米粉来表达他的情意;表现了杨店主的善解人意。(答对1点1分,答对2点得3分,答对3点以上得4分,意思相近即可)。 3.父亲是个信守承诺、执着坚毅的人。(1分)十五年前,他在桂林因钱包丢失,未能付给杨店主一碗米粉钱,承诺以后一定要付给他。事隔多年,“那碗米粉在父亲的心头挥之不去”,所以他专程来到桂林,千方百计找到杨店主,归还了米粉钱,兑现了他当初的承诺。 4.选文以“一碗米粉”为线索;通过“我”的所见所闻来叙写故事;情节跌宕起伏;开头设置悬念,吸引读者,为下文埋下伏笔;中间使用插叙手法,插入对往事的回忆,释疑;结尾点明中心,呼应题目。(答对1点2分,答对2点得4分,答对3点以上得5分) 【解析】 1.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考查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意义的题型。理解赐予的语境义,首先要理解词语的本义(即词语的原意)。词语的语景义总是在词语本意的基础上,通过引申、形容、比喻等产生出来的,因此,理解了词语,也就可以借助具体的语境来推断其临时义了。其次要分析语境义。通过分析语境的意义,便于理解词语的临时义。第三要整体去感知。词语置于特定语句或语境,通常与作品的整体内容和作者的思想感情、观点态度相一致,因此,分析词语的临时义,可以根据文章的上下文,把握文章的整体内容,根据文章的思想倾向来推断这个词语的具体含义。而我们此题就是根据以上三点推出的,①“尴尬”写出了父亲付不出米粉钱时难为情、不知所措的情态。②“使劲”写出了杨店主因感动而用力握住父亲的手的动作。 考点: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小题2】 试题解析:此题是一道考查人物形象变式练习。杨店主“他的头发已经全白了,动作慢慢腾腾的,老态毕现”可看出他的身体不好,可还为远道而来的“我”的父亲做米粉,可见是被其真情所打动;十五年的时间,父亲一直对此念念不忘,因此杨店主愿意了却“我”父亲的心愿:吃一碗米粉,付两碗的钱。让父亲了无牵挂的离开桂林,也体现了杨店主的善良;再为远道而来的“我”的父亲借店做米粉,也表达了杨店主对父亲的情意。做此类题,1、抓住人物的点滴描写,敏锐的悟出其中包含的意味。2、要围绕着作品的主题来考虑。 考点:欣赏作品的形象,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小题3】 试题解析:从文章的内容来看,父亲十五年前因丢钱未能付给杨店主米粉钱,这成了父亲的心病,到达桂林一刻不停逐家寻找,只为十五年前的约定:再来桂林吃杨店主家一碗米粉付两碗得得钱,由此可看出父亲是一个信守承诺、执着坚毅的人。分析人物形象的方法①通过人物描写分析人物性格特征(性格、品质、精神、情感等)。②通过情节(具体的事)补充人物性格特征。③通过人物性格结合人物身份分析人物形象,从表达上而言,人物形象用如下的方式概括:××是一个(人物性格)的(人物身份地位、性质、评价等)形象。 考点:欣赏作品的形象,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2.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对情节安排的艺术技巧和特色的辨析鉴赏能力。一碗米粉贯穿全文,使文章结构严谨,浑然一体,这是文章的线索。找文章线索的方法有:1、标题关联分析法;2、语言标志揣摩法;3、分析归纳提炼法。关于情节结构特点的题型,一般要从三方面思考:1、情节安排评价,如:①一波三折式,作用是引人入胜,扣人心弦,增强故事的戏剧性、可读性;②首尾呼应式,作用是使小说结构紧密完整;③倒叙式开头,作用是制造悬念,引人入胜;④设疑式开头,作用是提出疑问,设置悬念,引起读者的思考,引出下文情节,突出人物形象,揭示小说的主题;⑤写景式开头,作用是交代故事发生的环境,渲染气氛,奠定基调,烘托人物心情;⑥出人意料式结局,作用是使平淡的故事情节陡生波澜,与前文的伏笔、铺垫相照应,使人觉得又在情理之中,更好地突出、深化主题;⑦悲剧式结局,作用是更好地塑造人物性格,更好地突出、深化主题,这种结局令人感动、令人回味、引人思考;⑧大团圆式结局,作用是给读者留下了广阔的想象空间,喜剧性的结尾与主人公、作者的意愿构成和谐的一体,给人以欣慰、愉悦之感,反映出人类追求美好的愿望;⑨留白式结局,作用是故事情节戛然而止,留给读者广阔的想象空间。2、情节安排方式,如:①顺叙,作用是情节发展脉络分明,层次清晰;②倒叙,作用是造成悬念,引人入胜;③插叙,作用是对主要情节或中心事件做必要补充说明,使情节更加完整,结构更加严密,内容更加充实。 3、其他技巧特点,如伏笔、照应、悬念、铺垫、对比、渲染、烘托、倒叙、插叙、详写、略写、变换人称、先抑后仰、先扬后抑等。答好此类型的题,除了要记住一些理论性的语言,还必须结合文本具体内容分析。 考点:分析文章结构层次。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考点: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能力层级为探究F。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实用类文本阅读(10分)

你的体重,它们决定

林恩

如果你曾经与肥胖斗争过,你应该很清楚这场战争的胜利取决于:节食、锻炼、遗传基因。道理很简单,你吃得越多,动得越少,就会越胖。在这个方程式上,个人的基因起着关键的作用。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现在第四个因素日益引起研究人员的关注,尽管它们一直处于被忽略的状态:你的肠内细菌。

它们的学名是:肠道微生物群落。这群微小细菌以上千亿兆的数量居住在人类的肠道中,它们很大部分的成员是厌氧菌——可以在缺氧的情况下存活。

这群微生物的作用之一就是调节人体从食物中吸收的卡路里并存储脂肪,换言之,它们能够调节人的体重。研究人员发现:这些肠道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平衡与否,是决定人体肥胖或苗条的关键。因此,通过调节微生物群落的数量可以改变人的体重。

通过对老鼠的研究表明,体型肥大者和体型消瘦者的肠道内细菌种类和数量差异明显。肥胖老鼠体内的厚壁茵类群数量比拟杆菌要高得多。在体重正常的老鼠体内,情况则正好相反。人体内的茵群虽然种类繁多,但是其中90%都属于两大类菌群——厚壁类群和拟杆菌。厚壁菌类群能够导致肥胖,而拟杆菌能够分解人体本身无法消化的多糖如纤维素等,它们在向人体提供营养的同时也为自己和肠道中的其他细菌获得食物。

人类的日常食谱是如何影响肠道菌类的数量和种类的?研究人员用不同种类的食谱喂养老鼠,其中一种是典型的西方食谱,食物中的脂肪和糖含量较高。享用西式大餐后的小老鼠们往往体重增加:其肠道中的厚壁菌类群较多,而拟杆菌较少。而另一组喂食低脂低糖的老鼠肠道中的厚壁菌类群较少,拟杆菌较多,这些小老鼠大多体重下降。

目前还不能肯定肠道中菌群的变化和体重的变化两者之间谁为因谁为果,但是上述研究的发现能够帮助我们判断你的体质是否容易肥胖。实验表明,通过调整饮食结构可以改变肠道内细菌群的种类和数量,更好地消化新食物从而改变体重。以小老鼠为例,把长期食用低脂的小老鼠食谱变成高脂的西式饮食,那么在不到一天的时间内,这些小老鼠肠道内的厚壁菌数量会大幅增加。而在以往的研究中,厚壁菌对肠道吸收的影响往往被科研人员所忽视。

这个发现有助于研究人员最终对茵类进行标示,从而撰写出影响身体肥瘦类型的肠道菌类食谱。这样可以帮助人们对自己的身体所摄取的卡路里进行检测或控制。

(摘自《青年丈摘》2010年第8期,有改动)

1.根据文意,下列关于导致人体肥胖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3分)

A.在遗传基因的影响下,吃得越多,动得越少,人就容易肥胖。

B.肠道微生物的种类趋于平衡状态时,人就容易肥胖。

C.人体内的厚壁菌类群数量比拟杆菌高得多时,人就容易肥胖。

D.食物中的脂肪和糖含量较高,若长时间食用,人就容易肥胖。

2.下列表述与本文内容完全一致的一项是(      )(3分)

A.研究人员发现,通过调节微生物群落的种类和数量可以改变人的体重。

B.肠道微生物群落的作用就是调节人体从食物中吸收的卡路里并存储脂肪。

C.实验表明,体重增加的小老鼠肠道中的厚壁菌类群较少,而拟杆菌较多。体重下降的小老鼠肠道中的厚壁菌类群较多,而拟杆菌较少。

D.研究结果已经能够肯定肠道中菌群的变化和体重的变化两者谁为因谁为果。

3.体重超标的人想要减肥应该怎么样去做呢?请结合文章内容进行说明。(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课外文言文阅读(9分)

猩猩,兽之好酒者也。大麓之人设以醴尊。陈之饮器,小大具列焉。织草为履,勾连相属也,而置之道旁。猩猩见,则知其诱之也,又知设者之姓名与其父母祖先,一一数而骂之。已而谓其朋曰:盍少尝之?慎无多饮矣!相与取小器饮,骂而去之。已而取差大者饮,又骂而去之。如是者四,不胜其唇吻之甘也,遂大爵而忘其醉。醉则群睨嘻笑,取草履着之。麓人追之,相蹈藉而就絷,无一得免焉。其后来者亦然。夫猩猩智矣,恶其为诱也,而卒不免于死,贪为之也。

(节选自刘元卿《醒世恒言》)

1.解释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2分)

1之饮器  陈:________________2少尝之  盍:________________

2.对划线句而卒不免于死,贪为之也。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而且最终还不免想到死亡,这是为了贪婪造成的啊!

B.可是最终还不免想到死亡,这是贪婪的结果啊!

C.可是最终还免不了一死,这是贪婪的结果啊!

D.而且最终还免不了一死,这是为了贪婪造成的啊!

3.请结合文段的内容,简要分析猩猩这一形象的性格特点。(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课内文言文阅读(10分)

公输(节选)

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成,将以攻宋。子墨子闻之,起于鲁,行十日十夜,而至于郢,见公输盘。

公输盘曰:夫子何命焉为?

子墨子曰:北方有侮臣者,愿借子杀之。

公输盘不说。

子墨子曰:请献十金。

公输盘曰:吾义固不杀人。

子墨子起,再拜,曰:请说之。吾从北方闻子为梯,将以攻宋。宋何罪之有?荆国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杀所不足而争所有余,不可谓智;宋无罪而攻之,不可谓仁;知而不争,不可谓忠;争而不得,不可谓强;义不杀少而杀众,不可谓知类。

公输盘服。

子墨子曰:然,胡不已乎?

公输盘曰:不可,吾既已言之王矣。

子墨子曰:胡不见我于王?

公输盘曰:诺。

1.下列各组加点词语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夫子何焉为 / 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

B.公输盘不/ 学而时习之,不亦

C.吾义不杀人 / 汝心之,固不可彻

D.愿子杀之 / 每假与藏书之家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3分)

吾从北方闻子为梯,将以攻宋。宋何罪之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选文中,你可以得到哪些启示(至少说两点)。(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根据语境,续写两个分句,使之构成一个语意相关的排比句。(4分)

成熟的麦穗低垂着头,那是在教我们谦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温柔的水珠能滴穿岩石,那是在教我们坚韧。

 

查看答案

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双休日里,大家去郊游时一定要注意交通安全,防止不要发生意外事故。(把不要删去)

B.到了退休年龄的他,身体和精力还很健壮。(将健壮改为充沛

C.因为我从小就喜欢篮球,所以姚明对我一点儿也不陌生。(把姚明的位置互换)

D.通过开展每月少开一天车的活动,可以使北京的空气更加清新。(删去通过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