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苏州园林》选段,回答问题。(共10分) 苏州园林里都有假山和池沼。假山的堆...

阅读《苏州园林》选段,回答问题。(共10分)

苏州园林里都有假山和池沼。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或者是重峦叠嶂,或者是几座小山配合着竹子花木,全在乎设计者和匠师们生平多阅历,胸中有丘壑,才能使游览者攀登的时候忘却苏州城市,只觉得身在山间。至于池沼,大多引用活水。有些园林池沼宽敞,就把池沼作为全园的中心,其他景物配合着布置。水面假如成河道模样,往往安排桥梁。假如安排两座以上的桥梁,那就一座一个样,决不雷同。池沼或河道的边沿很少砌齐整的石岸,总是高低屈曲任其自然。还在那儿布置几块玲珑的石头,或者种些花草:这也是为了取得从各个角度看都成一幅画的效果。池沼里养着金鱼或各色鲤鱼,夏秋季节荷花或睡莲开放,游览者看“鱼戏莲叶间”,又是入画的一景。

1.概括这段文字说明的中心。(2分)    

2.写出本段的结构方式。(2分)

3. “这也是为了取得从各个角度看都成一幅画的效果”一句运用的表达方式是什么?有什么作用?(3分)

4.第一句中的“艺术”和“技术”可否调换,为什么?(3分)

 

1. 说明假山和池沼的配合着眼于图画美。(2分) 2.总分式(2分) 3. 议论(1分) 作用是:说明苏州园林假山池沼的配合处处体现图画美的特点,照应和突出苏州园林的景物特点。(2分) 4. 不能。因为一对调,就变成强调技术而把建筑艺术放到了次要地位,这与本段说明苏州园林艺术美的中心不一致了。(只答“不能”不得分)(3分) 【解析】 1. 试题分析:根据所学,了解本文文段结构上总分的特点,先从段首中心句中判断本段说明的对象,然后抓住段中“这也是为了取得从各个角度看都成一幅画的效果”一句概括本段说明对象的要点。 考点:概括说明对象及其特征。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2. 试题分析:根据所学即可了解本文及本段结构上总分的特点。 考点:分析文章结构层次。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3. 试题分析:首先要了解有哪几种表达方式,再判断句子。表达作者的观点,即为议论,从突出事物的特点来概括其作用。 考点: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能力层级为理解B。 4. 试题分析:根据文段说明事物的特点“画意”,理解作者在强调什么来解释这个问题。 考点: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记承天寺夜游》,回答问题。(12分)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2分)

:    相与

2.翻译下列语句:(4分)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3.结合全文,谈谈你对“闲人”一词的理解。(3分)

4.请谈谈作者在这篇文章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3分)

 

查看答案

文明你我行。班级出一期以“文明”为主题的板报,请你为这期板报拟个题目。(1分)

 

查看答案

文明进社区。学校“你丢我捡”小分队来到山麓小区,看到一个居民乱扔垃圾,有同学上前劝阻,他却说:“你们不是在捡吗?我不扔,你们还捡什么呢?”这时,我们该如何劝说呢?(字数不超过50个) (2分)

 

 

 

 

 

 

 

 

 

 

 

 

 

 

 

 

 

 

 

 

 

 

 

 

 

 

 

 

 

 

 

 

 

 

 

 

 

 

 

 

 

 

 

 

 

 

 

 

 

 

5

 

查看答案

文明在学校。学校开展“写温馨提示,做文明学生”活动,请你自选角度,为图书馆写一条文明提示语。(2分)

 

查看答案

名著阅读 (3) 读下面的语段,然后回答问题。

这么大的人,拉上那么美的车,他自己的车,祥子软得颤悠颤悠的,连车把都微微的动弹;车箱是那么亮,垫子是那么白,喇叭是那么响;跑得不快怎能对得起自己呢,怎能对得起那辆车呢?这一点不是虚荣心,而似乎是一种责任,快跑,飞跑,不足以充分发挥自己的力量与车的优美。那辆车也真是可爱,拉过了半年来的,仿佛处处都有了知觉与感情,祥子的一扭腰,一蹲腿,或一直脊背,它就会马上应和着,给祥子以最顺心的帮助,他与它之间没有一点隔膜别扭的地方。赶到遇上地平人少的地方,祥子可以用一只手拢着把,微微轻响的车轮像阵小风似的催着他跑,飞快而平稳。拉到了目的地,祥子的衣裤都拧得出汗来,哗哗的,像刚从水盆里捞出来的。他感到疲乏,可是很痛快的,值得骄傲的一种疲乏,如同骑着名马跑了几十里那样。

满分5 manfen5.com

1)这段文字选自中国现代著名作家         的小说《         》。

2)人们提出“在新时代,要做保尔还是比尔”的新命题。与比尔·盖茨相提并论的保尔,就是苏联作家奥斯特洛夫斯基写的长篇小说《________》中的主人公,他受朱赫来等人影响很大,经过艰苦的锻炼,成为共产主义战士。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