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都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喧腾(xuān) 匀称...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都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xuān)      (chèng)  (bèng )      (shē)

B(qī)        (juè)      落(zhuì)    滑jī)

C护(bì)    (hái)      (yùn)       (qī)

Dqí)     (zhù)     hé)      嫌(è)

 

C (3分) 【解析】 试题分析:此类型的题目考查学生的理解识记能力,考查等级为A。需要学生在平时多读课文,养成熟练地语感,注意读音,多积累词语,多读课下注释,多查字典等工具书。A匀称:chèn; B堕落:duò ; D嫌恶:wù 考点: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能力层级为识记A。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社会是一所学校,生活是我们的良师。在受挫折时我们学会了坚强;在不利的环境中我们学会了生存;在别人遇到困难时,我们学会了关心;在书声琅琅中,我们学会了知识;在谆谆教诲中,我们学会了待人处事;在回首往昔时,我们学会了珍惜……

请以学会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文体不限,600字左右。(诗歌除外)

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等。

字迹工整,书写优美,卷面整洁。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语段。(共12分)

1)有所不为,才能有所为。人生有很多东西是可以放弃的,但万万不可轻言放弃的是:努力。

(2)你是否知道大鱼和小鱼的习性?大鱼喜欢吃小鱼,小鱼总是躲避大鱼。有人曾经用这两种鱼做了一个实验:用玻璃板把一个水池隔成两半,把一条大鱼和一条小鱼分别放在玻璃隔板的两侧。开始时,大鱼要吃小鱼,飞快地向小鱼游去,可一次次都撞在玻璃隔板上,游不过去。过了一会儿工夫,大鱼放弃了努力,不再向小鱼那边游去。更有趣的是,当实验者将玻璃板抽出来之后,大鱼也不再尝试去吃小鱼了!大鱼失掉了去吃小鱼的信心,放弃了努力。

(3)其实,作为万物之灵的人,有时也会犯大鱼那样的错误。记得4分钟跑完1英里(1英里约等于1609344米)的故事吧?自古希腊以来,人们一直试图达到4分钟跑完1英里的目标。为了达到这个目标,人们曾让狮子追赶奔跑者,也曾喝过真正的老虎奶,但是都没实现目标。于是许许多多的医生、教练员和运动员断言:人在4分钟内跑完一英里路程是绝对不可能的,因为我们骨骼结构不对头,肺活量不够大,风的阻力又太大。理由实在很多很多。

(4)然而,有一个人首先开创了4分钟跑完1英里的纪录,证明许许多多的医生、教练员和运动员的断言都错了。这个人就是罗杰班尼斯特。更令人惊叹的是,一马当先竟引来了万马奔腾。在此之后的一年里,又有300名运动员在4分钟内跑完了1英里的路程。

(5)训练技术并没有重大突破,人类的骨骼结构也没有大的改变,数十年前被认为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为什么今天变成了现实?是因为有人没有放弃努力,是因为有了榜样的力量。

(6)在由失败通往胜利的路上,有时候障碍的确存在,甚至很多;但有时候障碍已经消失,或已在不知不觉中被我们克服,可我们还误认为障碍仍然存在,不可逾越。可以说,有好多障碍并不是存在于外界,而是存在于我们的心里。

(7)几乎每个胜利者,都曾经是个失败者。胜利者与失败者的重要区别是:胜利者屡败屡战,决不轻易放弃努力;失败者偶遇挫折,就很快放弃了努力。

(8)在由失败通往胜利的征途上有道河,那道河叫放弃。

(9)在由失败通往胜利的征途上有座桥,那座桥叫努力。

1.2)(4)都采用了举例论证,简要分析它们的论证角度有何不同?(2分)

2. 请你为本文再补充一个能证明中心论点的例子,叙述要简明扼要。(3分)

3. 第七段采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何作用?(3分)

4.生活中哪些事你没有轻言放弃,结合实际谈谈感受。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语段。(共13分)

善良是心灵的灯盏

风中夹杂着雪花,纷纷扬扬,如柳絮般飘落,小小山村,已经变成了粉妆玉砌的世界,显得那么晶莹、那么剔透、那么恬静。下了火车,他下意识地裹紧了棉衣,朝家的方向走去。简陋的家中,有他朝思暮想的妻子,有花骨朵般的女儿,有浓香的羹汤。想到这里,他的嘴角浮起一抹笑意。

刚结婚那会儿,家里真的很穷,妻子爱意灼灼的眼神,让他心里升起阵阵暖意,女儿半岁时,他决定跟同乡一起外出打工,苦些累些都不怕,他只想多挣些钱,让她们过上殷实的日子。

这两年,他披星戴月地干活,任城市的风尘皲裂了双手。他留下极少的生活费,其余的钱定期寄往家里,为了省下路费,连续两年没有回家。春节临近,思念更加煎熬着他的心,他决定怀揣积攒的血汗钱,回家过个团圆年。

走进院落,房门紧锁。妻在信里提到过,家里门锁损坏,临时换了新锁。等了一会,有些着急,心想,干脆到外面走走,给女儿买些零食和玩具。离开家时,她还是襁褓中的小粉团,如今女儿长高了,会喊爸爸了吧?

他挑了一兜蜜桔,又买了毛绒小熊。转身往回走,路过一家小诊所。诊所门口有个女人,抱着孩子轻轻地晃,急得泪珠直往下落。怎么办?这可怎么办?女人像是絮絮自语,又像是在对他诉说。

他愣了一下,试着问:怎么回事?女人叹了口气,说:孩子发高烧,带的钱不够。你看,烧得有些迷糊,真怕耽误了病情。他低头一看,小女孩脸色红红的,偎在女人怀里嘤嘤地哭。

摸了摸衣兜,闪过几分犹豫。他想起在外打工的艰难,每张钱都浸透着汗水。但转念一想,如果对面是自己的家人,面临这样的窘境,他多么希望能有一颗善心,一双温暖的手,帮她们渡过难关。

他侧过身,从棉衣内兜里摸出钱夹,抽出一张50元,对女人说:拿着,给孩子看病要紧。女人望着衣着简朴、有些木讷的他,眼泪再次夺眶而出。他说:快点取药去吧,先给孩子挂上针。

有些放心不下,他跟在女人后面,陪孩子打了退烧针,又挂上吊瓶,这才舒了口气。到底是孩子,烧刚退下一些,就有了精气神。柔嫩粉红的小脸上,大眼睛闪烁如星,对着他手里的小熊,咯咯地直笑。

他把小熊递给女孩,说:你是勇敢的孩子,叔叔奖励你一个小熊。小女孩接过小熊,宝贝似的搂在怀里,女人低头望着孩子,眼里全是疼爱。看到女孩已无大碍,他转身离开了医院。

回到家,妻子仍没回来。他倚在门口,又困又累,不知不觉睡着了。不知过了多久,他被轻柔的声音唤醒,揉揉惺忪的眼睛,看到站在眼前的妻。他咧嘴一笑,笑容突然凝固在脸上。原来,妻的旁边站着的小女孩,怀里抱着毛绒小熊。

12)妻子笑吟吟地说:“女儿今天发高烧,幸亏幼儿园老师带她看病,现在好多了。”他把女儿揽进怀里,亲了又亲,好几滴热泪蹭到女儿脸上,引得妻子莫名其妙。

13)在外打工的日子,他遇到过各色目光,深感自身卑微如草芥。但无论何时何境,他的心里始终亮着“善良”的灯盏,正是这盏灯,让他固守内心的纯净,引领他回到温暖的家园。

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2分)

2.在选文第段中找出景物描写的句子用      在原文划出,并分析它的作用。(3分)

3.段是选文的插叙部分,有什么作用?(2分)

4.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选文中的是怎样一个人。(4分)

5.“赠人玫瑰,手有余香,读了本文后,结合实际写出你的感受。(2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语段。(共10分)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节选自《出师表))

[] 晋平公问于祁黄羊曰:南阳无令,其谁可?”祁黄羊对曰:解狐可。平公曰:解狐非子之仇也?”曰:君问可,非问臣之仇也平公曰:善。遂用之。国人称善焉。居有间,平公又问祁黄羊曰:国无尉,其谁可为之?”对曰:午可。平公曰:午非子之子邪?”对曰:君问可,非问臣之子也。平公曰:善。又遂用之。国人称焉。

孔子闻之,曰:善哉,祁黄羊之论也!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子,祁黄羊可谓公矣。

                                                   (节选自《吕氏春秋·去私》)

1.解释加线词的意思。

(1) 是以先帝简拔以陛下(    )       (2)悉以之(       )

(3)其谁可之(      )               (4)国人称焉(     )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2分)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君问可,非问臣之仇也。

3.甲乙两文都说到用人的问题,但两文各有不同。甲文是诸葛亮出师前给后主刘禅所提出的建议,其核心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乙文中祁黄羊举荐贤人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原文回答)(2分)

4.选择一个角度,谈谈你读了(甲)文或(乙)文后获得的启示。(2分)

 

查看答案

古诗文填空(每空1分,共6分)

1.                     ,自缘身在最高层。(《登飞来峰》)

2.海内存知己,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3.                   ,柳暗花明又一村(《游山西村》)

4.马作的卢飞快 ,                   。(《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5.                         ,燕然未勒归无计。(《渔家傲》)

6.足蒸暑土气,                   。(《观刈麦》)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