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文,完成后面题目。(19分) 病人 ①每天下午,她都要准时来到医院大门口左...

阅读下文,完成后面题目19分)

病人

①每天下午,她都要准时来到医院大门口左侧台阶上,铺下一张报纸,静静地坐在那儿看书。那是一本很厚的书。她的面前是一个花坛,红色的郁金香正在灿烂地开放。在她若有所思的时候,能看到她的那双大眼睛,平静而清澈。虽然病号服并不合身,但并不能掩盖住她的典雅的气质。

②她很友善,每当有人问事时,她表现得很耐心。我想,她可能是位教师或幼儿园阿姨。

③起风了,她轻轻地合上书,又把那张报纸整整齐齐地叠好,转身走进了大楼。

④楼里的人渐渐多了起来,有上班的也有下班的,正好又是探视的日子,电梯刚停下,人们争着拥了进去,电梯马上有了反应,发出“受不了”的报警声,最后上来的人没有下去的意思,她就从中间挤了出来,等下一趟。

⑤下一趟的人照样很多,不过还好,电梯没有报警,人们纷纷选择自己要去的楼层数。有个农民模样的大伯触动数字7的时候,那数字就是不亮。他有些着急,还有些紧张。一遍一遍地摁。但没有人告诉他为什么。她发现后,急忙说:“大伯,这部电梯双层停。”大伯仍然没有明白什么是“双层停”。说话间已经到了8层。大伯不知道该怎么办,不肯下。她非常客气地对电梯内的人说:“请等一下,我把他送到楼梯口。”她让大伯从8层走到7层。其实楼梯离电梯也就四五步远,她很快就回来了,电梯内的不少人只是表情严肃,并没有说什么。当然,肯定有人心里想:这人真多事。

⑥电梯慢慢上行,一位手捧花篮的小伙子自言自语:口腔科病房是不是在12层呢?她主动接过来说,是的,往左拐。

⑦电梯到了14层,一位急忙下电梯的姑娘不小心丢下了插在塑料袋里的一枝玫瑰。塑料袋里还有几盒营养品,但只有这一枝玫瑰被丢下了。这时电梯门将要关上,她迅速触动开门钮并捡起那枝玫瑰,还没有说完“请等我一下”就跨出了电梯。她一定想把这枝玫瑰还给那位姑娘。对于要看望的人,那肯定是一枝温馨的玫瑰,可以疗伤的玫瑰。

⑧但她没有想到,她的后脚刚刚迈出电梯,电梯内一位戴眼镜的女士“啪”地一下就把电梯给关上了,并且触动了上行按钮。“神经病!”女士似乎憋了一肚子的火气没有发泄干净,继续说,“真的,这个人我知道,在这里住了一个多月了,精神病人。”

⑨“噢,我觉得她的行为不太正常。”另一个人接着说。

⑩电梯内剩下的十余人恍然大悟。

1.第③段中“起风了”这一句交代在文中有什么作用?(4分)

2.“她”被电梯中其他人认为“行为不太正常”表现在哪些内容里?(用自己的话概括)4分)

3.你从文中读出“她”是个什么样的人?(3分)

4.结尾处“电梯内剩下的十余人恍然大悟”在表达上有什么作用?(4分)

5.小说以“病人”为题,有什么深刻含义?(4分)

 

1.环境描写,起过渡的作用,使文章自然转入具体情节的叙述,推动情节发展。(4分) 2.电梯超载,她主动让出。 主动送一位大伯去楼梯口。 主动告诉小伙子口腔科在哪儿。 把掉下的玫瑰送还姑娘。(4分) 3.主动、热情、富有爱心的人。(3分) 4.用对比手法表现了世俗的评价,把作为病人的“她”与作为健康人的“大家”放在鲜明的对照中,暗示并深化了主题。(言之有理即可)(4分) 5.“病人”表面上是指那位生病的“她”,而实际上是讽刺了那些自私、冷漠、对他人缺乏爱心的人。通过鲜明的对比,表明思想、道德上的欠缺比生理上的疾病更可怕、更危险,因而更需要治疗。(言之有理即可)(4分) 【解析】 1. 试题分析:环境的作用有下列几种: 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及人物活动的空间,渲染气氛,衬托人物的心情或性格,推动情节发展, 揭示文章主题。第③段中“起风了”这一句在文中,还起着过渡的作用。 考点:分析景物描写的作用。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2. 试题分析:要结合文章的中心事件用自己的话进行概括。应围绕着“她”被电梯中其他人认为“行为不太正常”表现的那些内容来归纳。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3. 试题分析:本题是考察人物的形象。先抓住人物的主要事件入手,后结合情景分析人物的性格特点。 考点:欣赏作品的形象,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4. 试题分析:本题是考察对比这一写作手法的作用。这里是通过人物的语言描写来展示人物的内心世界,从而揭示文章的主旨。 考点:理解文中重要语段的作用。能力层级为理解B。 5. 试题分析:结合文章的具体内容来分析人物的内心世界,进一步领会对比和讽刺手法的作用,体悟题目的双重意义。 考点:概括作品主题。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文,完成后面题目18分)

跌倒了也要笑

① 日本著名哲学家中江兆民,早年留学法国,学养厚重,著述译著多部,人称“东方卢梭”。1901年,他54岁时被检出患了咽头癌,医生判断最多只能活“一年半”。他在“只要有一口气,就一定有事可做,也可过得愉快”的信念支持下,开始最后两部著作的写作。他最终没有活过“一年半”,但气管被割开,“枯瘦得像仙鹤一样”的他,却以超常的毅力,完成了日本学术史上里程碑式的著作《一年有半》《读一年有半》。

② 跌倒也要笑,是苦中作乐的顽强精神,是不屈不挠的人生态度,具有这样的可贵品质,早晚会走出低谷,再创辉煌,即便壮志未酬,也会虽败犹荣,虽死犹生。从古到今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

③当年,曹操兵败赤壁,80万大军被扫荡一空,身边只有数骑。逃亡路上,将士都心情沮丧,无精打采。曹操却谈笑风生,似乎是在凯旋。他的乐观情绪感染了周围的人,行进速度明显加快,不久便脱离险境,回到魏地。后来重整旗鼓,卷土重来,也没要太长时间。

④苏东坡因乌台诗案被贬谪,这一跤让他跌得鼻青脸肿,惨不忍睹,先贬黄州,又贬颖州、惠阳,最远贬到海南儋州,这是仅比满门抄斩罪轻一等的处罚。面对人生低谷,超强的乐观精神救了他,东坡放言:“百年须笑三万六千场,一日一笑,此生快哉!”于是,黄州城外赤壁山前开怀一笑,《赤壁赋》《后赤壁赋》和《念奴娇·赤壁怀古》等千古名作便横空出世,奠定了他文化伟人的历史地位。

⑤曾有人说,三个苹果改变了世界:一个苹果诱惑了夏娃,一个苹果砸中了牛顿,还有一个苹果在乔布斯手中,这个苹果被咬去一口,是他多年遭受苦难的隐喻。创业、跌倒、再创业、再跌倒,经过十几年的打拼,他终于有了自己的公司和产品。可是,他的手下居然发动“政变”,把他从自己的公司扫地出门。跌了这样的大跟头,他不过淡然一笑,又开始重新创业。不久,机会来了,他原来的公司终于看到了他的价值,又请他回去主持大局。从此,他便如鱼得水,大显身手,事业一路高歌,奇迹接连出现,他的产品影响了整个世界。

⑥《菜根谭》说得好:“得意时论地谈天,俱是水底捞月;拂意时,吞冰啮雪,才为火内栽莲。”就是说,作为一个修行人,处处顺境,就得不到真实修行;必须要在逆境中,才能够有所成就。作为一个创业人,不经失败,不跌跟头,没有“跌倒也要笑”的精神,也不会真正成熟。只有在跌倒的时候仍然能够直面南天,能够仰天长笑,你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强者,才能成为一个成功者。

(选自微博)

1.选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3分)

2.选文第一自然段的作用是什么?(4分)

3.选文最主要的论证方法是什么?请举例分析其作用。(4分)

4.选文③、④、⑤段顺序是否可以调换?为什么?(3分)

5.读完本文,结合实际说说你应当如何面对“跌倒”。(4分)

 

查看答案

比较阅读【甲】【乙】两个文段,完成后面题目18分)

【甲】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将尉醉,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众。尉果笞广。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陈胜佐之,并杀两尉。召令徒属曰:“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当斩。藉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徒属皆曰:“敬受命。”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从民欲也。袒右,称大楚。为坛而盟,祭以尉首。陈胜自立为将军,吴广为都尉。攻大泽乡,收而攻蕲。蕲下,乃令符离人葛婴将兵徇蕲以东。攻銍、酂、苦、柘、谯皆下之。行收兵。比至陈,车六七百乘,骑千余,卒数万人。

【乙】]秦二世元年七月,陈胜等起大泽中。其九月,会稽守通谓梁曰:“江西皆反,此亦天亡秦之时也。吾闻先即制人,后则为人所制。吾欲发兵,使公即恒楚将”。是时恒楚亡在泽中。梁曰:“恒楚亡,人莫知其处,独籍知之耳。”梁乃出,诫籍持剑居外待。梁复入,与守坐,曰:“请如籍,使受命召恒楚。”守曰:“诺。”须臾,梁睨籍曰:“可行矣!”于是籍遂拔剑斩守头。项梁持守头,佩其印授。门下大惊,扰乱,籍所击杀数十百人。一府中皆慑伏,莫敢起。……于是梁为会稽守,籍为裨将,徇下县。

节选自《史记·项羽本纪》

[注释]①会稽守:会稽郡的郡守。②梁:项梁,是项羽的叔父。③籍:项籍。项籍字羽,所以又称项羽。④睨:斜眼看。

1.解释下面加点的词。(4分)

1)藉第毋斩(          )    (2至陈(               )

3)使公即恒楚    )          (4)恒楚在泽中(         )

2.下列各组句中加点字的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壮士不死即已   年九十                B多应者   不妄自菲薄

C.固怪之矣       是众议举宠为督        D.死可乎   去怀乡

3.翻译下面句子。(4分)

1)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众。

2)吾闻先即制人,后则为人所制。

4.请用自己的话概括甲乙两段文字的主要内容。(4分)

5.从甲乙两文所叙的事件中,可看出吴广和项梁各是怎样的一个人?(3分)

 

查看答案

综合探究。(6分)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任务。

材料一:各种媒体上经常可见“绯闻”一词,许多人甚至一些著名的广播电视节目主持人都把“绯”读为“fěi”,其实“绯”的正确读音是“fēi”。

材料二:有人对某中学高二一个班的学生进行了调查,结果如下:全班共45人,其中39人认为“绯闻”的“绯”读“fěi6人认为读“fēi”;前者还认为“绯”是多音字,在“绯闻”中读“fěi”,在“绯红”中则应读“fēi”。

材料三:调查结果还显示,学生对“绯闻”的认知来自平时收看电视、网络及广播的娱乐节目,而“绯红”一词则是通过正式的课堂学习获得的。

材料四:在一些新闻报道中,“绯闻”一词常被误写成“诽闻”。如“编造同事诽闻被判3000元。”(注:“诽”读“fěi”,意思是说别人的坏话。)

1.从第二则材料中,你可以得出什么结论?(2分)

2.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绯”字读错的原因有几条?(2分)

3.你认为应该采取哪些措施来纠正这些错误? (2分)

 

查看答案

名著阅读。(6分)

⑴下列对名著内容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三国演义》中“巧授连环计”写的是徐庶向曹操献连环计,表面上是解决曹军不习水性晕船的问题,实际是为周瑜火烧战船做准备。

B.《三国演义》中忠义的化身是关羽,我们所熟知的他忠、义、勇、谋、傲的事情分别有:千里走单骑、华容道义释曹操、过五关斩六将、水淹七军、败走麦城。

C.红孩儿用计骗了唐僧后,又用狂风卷走了他。孙悟空找到红孩儿与之大战。红孩儿口吐文武火,悟空无法取胜,便去求龙王施雨灭火,可是无济于事。

D.大闹天宫时,孙悟空被刀砍斧剁、火烧雷击,甚至置丹炉锻炼四十九日,依然毫发无损,还在天宫大打出手。最后请来如来佛祖,才把孙悟空压在五指山下。

2)下面两题,任选一题作答,简述情节,100字左右。(4分)

①辕门射戟       ② 三借芭蕉扇

 

查看答案

口语交际(3分)

要开家长会了,明明和东东都很苦恼,因为他们这次期中考都没有考好。放学后他俩一边走,一边商量。明明:我不敢让爸爸妈妈来参加家长会,他们知道我没考好一定会打我的。东东:我也是。明明:我有一个好办法,咱们花钱雇个人来冒充咱们的父母吧。如果你是东东,听了明明的建议,你会如何回答呢?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