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10分) [甲]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将...

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10分)

[甲]吴广爱人,士卒多为用者,将尉醉,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众。尉果笞广。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陈胜佐之,并杀两尉。召令徒属曰:“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当斩。藉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徒属皆曰:“敬受命。”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从民欲也。袒右,称大楚。为坛而盟,祭以尉首。陈胜自立为将军,吴广为都尉,攻大泽乡,收而攻蕲。蕲下,乃令符离人葛婴将兵徇蕲以东,攻铚、酂、苦、柘、谯皆下之, 行收兵。至陈,车六七百乘,骑千余,卒数万人。     (节选自《陈涉世家》)

[乙]秦二世元年七月,陈胜等起大泽中。其九月,会稽守通谓梁曰:“江西皆反,此亦天亡秦之时也。吾闻先即制人,后则为人所制。吾欲发兵,使公即恒楚”。是时恒楚在泽中。梁曰:“恒楚亡,人莫知其处,独籍知之耳。”梁乃出,诫籍持剑居外待。梁复入,与守坐,曰:“请如籍,使受命召恒楚。”守曰:“诺。”须臾,梁睨籍曰:“可行矣!”于是籍遂拔剑斩守头。项梁持守头,佩其印授。门下大惊,扰乱,籍所击杀数十百人。一府中皆慑伏,莫敢起。……于是梁为会稽守,籍为裨将,徇下县。(节选自《史记·项羽本纪》)

[注释]①会稽守:会稽郡的郡守。②梁:项梁,是项羽的叔父。③籍:项籍。项籍字羽,所以又称项羽。④睨:斜眼看。

  试解释下列加点词字的意思。(4分)

①吴广爱人      素:               ②至陈         比:

③使公即恒楚       将:            ④是时恒楚         亡: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   (    )

A. 士卒多用者/吴广都尉      B.陈胜佐,并杀两尉/辍耕陇上,怅恨久之 

 C. 广起,夺杀尉/为坛盟      D.壮士不死即已/北山愚公者,年九十

【小题3】 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6分)

①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众。

译:                                                              

②吾闻先即制人,后则为人所制。

译:                                                                              

【小题4】请用自己的话概括甲乙两段文字的主要内容。(2分)

答:                                                                               

【小题5】从甲乙两文所叙的事件中,可看出陈涉和项梁各是怎样的一个人?(4分)

答:                                              

 

 ①素:向来   ②比:等到   ③将:统帅,率领   ④亡:逃亡  C  ①吴广故意多次说要逃跑,使军官恼怒,让他们责辱他,(借此)来激怒士卒。     ②我听说先动手可以制服对方,后动手就被对方所制。  甲文中记叙了陈胜、吴广发动起义的过程。乙文写项梁夺取郡守之位的兵变过程。 【小题5】陈胜是一个富有谋略,机智果敢,并有一定组织和领导才能的确人。项梁是一个沉着老练(或老谋深算、阴险狡诈等)做事迅速果断,善于随机应变的人。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了文言字词的翻译。这几个词是重点字,也是比较容易出错的词,尤其是③将:统帅,率领而不要错理解为名词将军,④亡:逃亡是课内文言文词义的延伸。对于文言文中的字词一定要注意背诵、积累及运用。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试题分析:A项中“为”前者是“被”,后者译为“作为”,B项中“之”,前者是“代词,代他”,后者是“动词到”;D项中“且”前者译为“况且”,后者译为“将近”;只有C想中的“而”都是表顺承关系的连词。故选C项。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试题分析:第一句中注意“数、亡、忿恚”的翻译,分别为“多次、逃跑、形容词是动用法使…恼怒” 第二句中注意“闻:听说;为:被”的翻译。 考点:理解或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试题分析:从陈胜发动起义所安排的步骤,设下的计谋等方面可以看出陈胜的聪明机智、和领导才干;从对项梁的语言动作方面分析,可以看出项梁的沉着老练,老谋深算。 考点: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元曲,完成后面的题目

天净沙.秋

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

1.下列句子与本曲描述的季节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知否,知否?应是红肥绿瘦。

 B.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C.夜来城外一尺雪,晓架炭车碾冰辙。

 D.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2.本曲前后两组景物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它们分别是____、____。  ( 4 分)

 

查看答案

综合性学习(10分)

为了研究中学生名著阅读的现状,赵明等五位同学组成了研究小组。他们对城乡213名九年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下面三则材料是调查结果。读后按要求答题。

材料一:14部推荐名著阅读情况:阅读人数居前五位的名著是《安徒生童话》《西游记》《鲁滨逊漂流记》《水浒》和《格林童话》。

材料二:  影响阅读名著的原因:

原    因

人  数

所占比例

 A.找不到书

70

33%

B.没时间

105

49%

C.不喜欢

38

18%

材料三:除推荐名著外,还有很多作品深受同学们喜爱。阅读人数高居第一、二位的,分别是《三国演义》《红楼梦》,还有相当数量的同学阅读了《呐喊》和《聊斋志异》。在外国作品中,《汤姆·索亚历险记》《简·爱》和《巴黎圣母院》是最受欢迎的三部。

1.

材料一中的五部名著,均有想象丰富、情节曲折生动、人物形象鲜明的特点。请任选一个特点,从五部名著中找出一个例子,作简要分析。(3分)

2.

仿照下面的例子,对材料二的图表作说明和分析(从B、C中任选一项)。(4分)

例:选A

说明:认为影响自己阅读名著的原因是“找不到书”的同学有70人,占被调查人数的33%。

分析:学生本人和家庭藏书不多,而学校和社会上的图书馆又未能提供方便的借阅条件。另外,书价过高也是一个重要因素。

       

说明:                                                          

分析:                                                          

3.

小华的家长反对他阅读文学名著,理由是“那都是闲书,没什么用”。小华请求你帮助他说服家长。把你要说的话写在下面。要求语言得体,有理有据。        (3分)       

 

查看答案

古诗文积累。(7分,每空1分)

【小题1】过尽千帆皆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温庭筠《望江南》)

【小题2】__________________,只有香如故。              (陆游《卜算子  咏梅》)

【小题3】酒困路长惟欲睡,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苏轼《浣溪沙》)

【小题4】___________________,西北望,射天狼。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小题5】                   ,元是今朝斗草赢,笑从双脸生。  (晏殊《破阵子》)

【小题6】受任于败军之际,                   。            (诸葛亮《出师表》)

【小题7】苟全性命于乱世,                     。          (诸葛亮《出师表》

 

查看答案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     )

A. 每个中学生将来都希望自己成为有用人才。

B.通过老师的教育,我认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

C.南宁经济能否腾飞,关键在于有一个良好的投资环境。

D.心理学家认为,给孩子讲故事有助于培养孩子的创造性思维和语言表达的水平。

 

查看答案

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   )

               多么优秀的孩子,         是大人,        每天都生活在“你根本不行”“你真是个傻瓜”一类的批评中,以此以往,也许       会真的变成一个没用的傻瓜了。

A.不管   或者  倘若  就    B.倘若  不管  就  或者

C.或者   不管  倘若  就    D.不管  倘若  或者  就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