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完成后面的题目,共13分)
利 息
某校某年级某班一差生在期中考试时,语文只得了59分。差生十分着急,怕回家屁股又要受罪。
怎么办呢?差生急中生智,想了一个办法。他找到语文老师:“老师,请给我的作文加1分吧,就1分,求您了!”
老师思忖了大约有一分钟,说:“我可以把你的成绩改为60分。”差生一听,高兴极了,但老师接着说:“不过,你可要想好,加的1分是老师借给你的。东西不能白借,要还利息的,借1分还10分,期终考试,我会从你的考分中扣下10分,你愿意吗?”差生迟疑了一下,终于答应了。
期终考试,差生语文得81分,老师扣下10分,净剩71分。
想想看,即使世界上所有的高利贷者,又有哪一个能和、敢和我们的这位老师比胆略、比效益呢?
1.写出“思忖”这个词的一个近义词。答:。 (2分)
2.本文写了两个人物: 和 ,还暗写了另一个人物,从文中“ ”这个句子可以看出。(3分)
3.写出差生思想感情变化的脉络(用文中的词语来回答)。(3分)
答: → →
4.发挥联想,把老师“思忖”时和差生“迟疑”时的心理活动加以描绘。(2分)
答:老师想:
差生想:
5.文章作者对老师的做法持怎样的态度,你是怎样知道的? (3分)
答:
根据你的名著阅读积累,仿照推选委员会对2012年感动中国人物杨善洲的评价,给你喜爱的名著中的某位人物写几句点评。(4分)
示例: 杨善洲: 绿了荒山,白了头发,他志在造福百姓;老骥伏枥,意气风发,他心向未来。清廉,自上任时起;奉献,直到最后一天。60年里的一切作为,就是为了不辜负人民的期望。
我喜欢的名著人物:(1分)
我的点评:(3分)
体会下面一段师生的对话,回答问题:
老师催促学生交作业,他扬了扬手上的作业本,问:“都交齐了吗?不会有漏网之鱼吧?”有位学生怯怯地说:“老师,那条鱼明天自投罗网可以吗?”
1 老师话中的意思是什么?(2分)
2 学生的话是什么意思?(2分)
按要求填写古代诗文:(8分)
1.《登飞来峰》中表达诗人踌躇满志的情怀并与“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句子是“ _________, _________。”
2.王维的《杂诗》中表现了一个久住他乡异地的人,一旦见到自己家里的亲友,欲知家乡情事分外热烈、急切的心情的诗句是“ , __。”
3.写出王勃在《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一诗中表明知己朋友虽远在天边,却如同近在眼前的千古名句是“ ________, ________。”
4.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四十而不惑, ,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智擒红孩儿”“赌胜车迟国”“智调芭蕉扇”都是《西游记》中的故事。
B、汉字的基本笔画有五种:一(横)、丨(竖)、丿(撇)、丶(点)、乙(折)。
C、“氧、漂、界、休、森”都是形声字。
D、我想了一下又问:“温暖的阳光照在我的身上,射向四面八方,这是‵爱′吗?” (这句话标点使用正确)
文学常识连接无误的一项是
A.《风筝》——鲁迅——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政治家
B.《卖油翁》——欧阳修——唐代政治家、文学家
C.《世说新语》——刘义庆——南朝宋文学家
D.《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刘禹锡——唐代著名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