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学过了专题《广告多棱镜》,对广告有了一定的了解,请根据要求完成下列各题。(3分)
1.广告一般很讲究语言技巧,但不应有语病。从语言表达的角度看,下面的广告有没有毛病?请选择其中的一则作简单分析。
广告一:今年我家不收礼,收礼只收脑白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广告二:艾琳洗面奶特别适合任何皮肤。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选择下面两题中的一题创作广告。
A、为下面的商品设计广告语
商品:五醍浆酒。特点:色清透明,窖香馥郁,绵甜甘冽,入口圆润,口味悠长。素以“香、醇、绵、甜、净”五字著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水资源是我国最匮乏的资源之一,请设计一则节水广告(广告形式不限,说说广告的创意也可以),以唤起民众节约用水的意识。
文学常识及名句填空(10分)
1.司马迁所著的《_______》是我国最早的通史。《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分为__________________三大类。
2.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范仲淹《岳阳楼记》)
3._______________,志在千里。(曹操《龟虽寿》)
4.无可奈何花落去, ,小园香径独徘徊。(晏殊《浣溪沙》)
5.《醉翁亭记》一文中描写春夏景象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与李白的“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意境相似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面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 ( )
A、他说,为人要有点真性情,要有同情心,能够推己及人。
B、狗是人类忠实的朋友。“儿不嫌母丑,狗不嫌家贫”,畜生当中,谁有这种和人相提并论的殊荣?
C、为了顺利通过验收,大家领取任务,个个斗志昂扬,分道扬镳,各干各的事情去了。
D、当统治者昏庸腐朽、横征暴敛,使得百姓无法生活下去的时候,人民英雄就会揭竿而起,把反抗强权、救民于水火之中作为自己的理想。
指出下列词语中的错别字并加以改正(3分)
戍守 渡日 披坚执锐 揠苗助长
腻繁 涸辙 别出新裁 纷至沓来
错别字 |
|
|
|
改 正 |
|
|
|
细读下面文字,根据拼音填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4分)
放眼望去,那瘦骨嶙xún( )的山峰,却又那样玲珑剔( )透,在阳光的照耀下,显得格外妖娆;侧耳听来,林中涛声阵阵,恰似袅袅的歌声,不觉使人心潮澎pài ( ),浮想联翩,恍惚进入了最惬( )意的梦境。
阅读下面的语段,回答问题。
在月光下砌座小塔
在月光下砌座小塔,砌一座小小的塔来迎接那圆圆的中秋月时。我对于每一个佳节,都会预先以好几天欢乐兴奋的心情来等待那个节日的来临,最特别的是中秋节,我除了以一颗跃动的心在等待外,并且有所行动。我费了不少力气,去寻找砖块和瓦片,然后很小心地用这些材料,在我家门口的广场上,砌一座与我差不多同等高度的小塔。在当年小孩的眼里,这座塔像是很高、很大。
小塔往往在中秋前三天就砌成了。塔尖遥遥望着碧空,在期待着天上的月亮快点变得更大、更圆。中秋节砌小塔这个风俗习惯,我不知起于何时,也不知这个习惯的流行面有多广,但是在我的故乡潮汕一带,却是早就有之,而且十分普遍。
砌小塔本来多数是由男孩子来带头,女孩子一般只是在一旁帮助。而我的童年,不单很戏剧化,同时也有点男性化,我不甘向男孩子们示弱,于是,我独自砌我的塔。人小塔小。但也玲珑通透,伊然像一座真塔。中秋晚上,孩子们愉快地拿着木柴、干草,由小塔的塔门放进塔里的中央,然后点上火,烧起塔来。
熊熊的火光由砖块与砖块中的间隙冒出来,有时我又抓了一把一把的盐,向红彤彤的小塔撒去。噼啪作响的声音从塔里传出,跟着便升起阵阵青蓝色的火焰,烧得通红的瓦片,使小塔显得更加明亮,更加美丽了。我鼓着掌在塔前雀跃、蹦跳,两条辫子轻轻的在我的肩上左右摇晃。
愉快的时间随着月亮西沉而逝,小塔也寂静暗淡下去。
中秋节过后的两三天,我跟别的孩子一样,怅然地拆去了小塔。自己砌成的小塔自己拆!难免心有不甘,但总存有一个希望——明年的中秋节,我又再重新砌一座小塔。
有一次,我的小塔提前被人毁去了!不知道是哪一个男孩子恶作剧,他拿了几个大鞭炮,丢进我的小塔里,“澎!嘭!嘭!”几声震耳的鞭炮声响起,过后,接着便哗哩哗啦地……啊!我的小塔!我的小塔的大部分骤然倒塌下来了。我噙着满眶眼泪,塔碎了,我的心也碎了!我怨恨那个毁掉我的小塔的男孩子。
但是,我没有哭出声,也没有骂出声来,我只痛在心里。一个小女孩自己辛辛苦苦砌成的小塔,竟也有人忍心一扬手就把它毁了!
童年的时光过去了。我踏上了迂回曲折、阴霾四布的人生旅途。幸福、快乐,对我是何等陌生!我在“秋月春风等闲度”中过着一段漫长的岁月!在那段期间里,我怕看到天上的明月,怕它给我带来内心的激荡,尤其是“一年明月今宵多”的中秋月。
天上月圆,而我心中却有几许残缺!我怕见月圆,一见月圆便会勾起很多悲痛的往事…
虽然目前我的心境已经好些了,但对于中秋月,我还是不敢多看……
至于儿时在故乡的中秋月下砌成的小塔被毁的往事如今回忆起来,倒觉得很有趣。对那个抛掷鞭炮,故意毁掉我的小塔的小界孩,我一点也不记恨。我想,假如有一天我有机会再见到那个男孩(如今,该是个中年汉子了吧),我们可能会有很多话好谈,
1.为什么童年时砌的小小的塔,当时在小孩的眼里“像是很高、很大”?
2.用横线在文中画出描写小塔明亮、美丽的语句;用曲线画出表现“我”兴奋的语句。
3.“中秋节过后的两三天,我跟别的孩子一样,怅然的拆去了小塔。”请结合句意,说明“怅然”在句中的意思:
4.童年时,“我”对毁掉“我”的小塔的男孩是“怨恨”的,如今“我”对那个小男孩一点也不“记恨”。 “怨恨”和“记恨”可不可以调换一下位置?为什么?
5.如果将结尾改为“我倒想问问他,童年时,你为什么要毁掉那座属于我的小塔”可以吗?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