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拾荒老娘”于化玲,9年来孤身一人在城市独...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拾荒老娘”于化玲,9年来孤身一人在城市独自拾荒,供儿子读书。

B.温家宝总理出席第四次中日韩领导人会议,提议建立中日韩核电安全交流与合作机制。

C.由于长江流域连续干旱,导致洞庭湖、鄱阳湖水面大面积缩小,给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很大影响。

D.交警大队在校门口安装了红绿灯,大家进出校门的交通安全和事故隐患都有了保障。

 

B 【解析】 试题分析:判断病句先用压缩干主的办法看看句子是否完整,主要成分是否残缺,搭配是否得当,然后再看其它的病句问题。A句中“孤身一人”和“独自”重复;C句“由于”关联词不能单独使用,要与“所以”搭配使用;D句“事故隐患”与“有了保障”主谓搭配不当。 考点:辨析或修改病句。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文学常识的说法,有错误的一项是(3分)

A.《谈读书》一文的作者是英国的哲学家、作家培根。著有《随笔》、《新工具》等。

B.《敬业与乐业》作者梁启超是中国近代维新派代表人物,领导了著名的“戊戌变法”。

C.《我的叔叔于勒》选自美国作家莫泊桑的短篇小说集《羊脂球》。小说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里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小说的主人公是于勒。

D.《唐雎不辱使命》选自西汉刘向整理编辑的《战国策》。文中唐雎凛然不可侵犯的独立人格和自强精神,在历史的长河中熠熠生辉。

 

查看答案

水,有时是雪,有时是露,有时是冰凌,有时是雨珠……变的是形态,不会变的是晶莹;日子,有时是甜,有时是苦,有时是幸福,有时是酸楚……变的是感受,不会变的是真实。生活中许多变化着的人、事、物,都有不变的地方。

请以“不会变的是                   ”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提示与要求】

(1)先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写作;

(2)可以写你的经历、见闻,也可以写你的感悟、认识;

(3)可以大胆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进行写作;

(4)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姓名,校名,人名等,否则会被扣分;

(5)文章不要少于600字。

 

查看答案

探究下列材料,写出你的发现。

材料1:爷爷一提到“粮票”“烟票”“人民公社”就感慨不已。对他的孙女说,这些词语太陌生了,她经常说的是“上网”“粉丝”“低碳”等新词语。

材料2:某个娱乐节目搞“海选”,不久到处都“海选”;电视台刚播《蜗居》,老百姓全在说“蜗居”。这些名称一出现,就成了各大媒体报道中的热闹词汇。

材料3:李老师在批改随笔时,看到了天书般的一段话:“偶灰常稀饭周杰伦,那天偶拿他的片片到班里亮骚,被老斑发现收了去,真是7456……”李老师当场“晕倒”。

1.你的发现:

2.你的观点:

 

查看答案

古诗赏析(共8分)

泊秦淮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1.这首诗歌描写了哪些景物?整体来说具有怎样的特点?4分

2.“隔江犹唱后庭花”的“犹”大有深意,说说你的理解。4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下面题目.(共12分)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

⑴ 曾不能毁山之一    毛:  

⑵ 河曲智叟以应   亡:  

⑶ 惧其不也    已:

⑷ 无陇断焉  陇断 :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⑴  甚矣,汝之不惠!

⑵ 何苦而不平?

3.在人和山这对矛盾中,愚公和智叟表现出截然不同的态度.愚公认为:子孙无穷,人力    无限,而山不加增,人定胜山;智叟认为:人是“残年余力”,山却高大难平,愚公不自量力。你的看法呢?谈谈你对二人的评价。4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