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下面一段话有三处错误,请加以改正。(每小题2分,共6分) “五四”青年节那天,我...

下面一段话有三处错误,请加以改正。(每小题2分,共6分)

“五四”青年节那天,我班举办了一次“青春万岁”的主题演讲,校长也参加了。①会上,同学们和许多共青团员争先恐后地上台演讲。演讲会高潮迭起,掌声不断。②气氛非常热烈得很。特别是文娱委员精彩的演讲,博得全场一片喝彩声。③通过这次活动,使同学们的口头表达能力得到了培养。

①句应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                           

②句应改为_______________                               

③句应改为_________                                      

 

①句应改为同学们争先恐后地上台演讲。             ②句应改为气氛非常热烈。 ③句应改为通过这次活动,同学们的口头表达能力得到了培养。 【解析】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学生对常见的语病类型的分析,常见的语病类型有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成分赘余、结构混乱、语意不明、不合逻辑。第①句,属于结构混乱,同学们包含共青团员。第②句,属于词语搭配不当。第③句属于成分残缺缺少宾语中心语。要求学生多读课文,养成熟练地语感。识记常见的语病类型。辨析病句,一般来说,一看语法通不通,二看意思对不对,三看修辞妥不妥。要想快速而准确地辨析病句,除了平时多阅读,增强语感外,还应该掌握一定的方法,如语感审读法、枝干梳理法、逻辑分析法。 考点:辨析或修改病句。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列新闻,回答问题。(每小题2分,共4分)

本网讯  10月30日,南平市政府召开的"南平市第二十一次见义勇为表彰大会",邵武市公安协勤保安尤炼、葛旺两人被南平市人民政府授予"南平市见义勇为模范"荣誉称号,系《福建省见义勇为人员奖励和保护工作条例》颁布实施以来,南平市评选出的第一例“南平市见义勇为模范”。

今年6月10日,邵武市拿口镇发生一起持刀劫持人质案件。正在休息的尤炼、葛旺两人主动请战、抓住战机、英勇搏斗、协助民警成功制服拿口镇卫生院绑架人质胁迫索要枪支的罪嫌疑人。

1.请为本则新闻拟写一个标题。

2.2013年6月27日,安徽一公交车上,五名青年突然闯入,不由分说对司机就是一顿暴打,而车上的乘客没有一人上前劝阻。

请你结合上则新闻,谈谈你的感想。

 

查看答案

阅读《长江之歌》歌词,完成题目。(每小题1分,共6分)

你从雪山走来\春潮是你的风\你向东海奔去\惊涛是你的气概\你用甘甜的乳汁\育各族儿女\你用健美的臂膀\起高山大海\我们赞美长江\你是无穷的源泉\我们依恋长江\你有母亲的情怀\你从远古走来巨浪荡dí着尘埃\你向未来奔去\涛声回荡在天外\你用纯洁的清流\灌gài花的国度\你用磅bó的力量\推动新的时代

1.为歌词中的加点词注上拼音。

采(        ) 哺(        ) 挽(        )

2.根据拼音和语境写汉字。

dí(         )  gài(         )  bó(         )

 

查看答案

综合性学习。(8分)

一家青少年研究所进行一项调查活动,分别对日本、美国和中国大陆的高中生进行“受你尊敬的人物”的问卷调查,下面是调查结果的统计表。

调查对象

名次

日本15所高中学生1303人

美国13所高中学生1051人

中国22所高中学生2201人

第一名

父亲

父亲

  

第二名

母亲

  

  

第三名

  

母亲

  

第十名

  

  

母亲

第十一名

    

  

父亲

1.用文字表述上面的调查统计结果。(3)

日本:                                                                 

美国:                                                                

中国:                                                                

2.(2)从这份调查统计表中你发现了什么问题?(2分)

3.针对调查中存在的问题,请你写出一条建议。(3分)

 

查看答案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3分)  

这半个学期,我们学到了多篇文质兼美的课文,受到了美的熏陶和思想的启迪:从茅盾的《白杨礼赞》中,我们可以感受到白杨树               的精神;在毕淑敏的《一厘米》中,我们看到了主人公陶影这样一位                  的母亲;志贺直哉的《清兵卫与葫芦》则批判了那种                  的做法。

 

查看答案

古诗文默写。(12分)

1.春蚕到死丝方尽,               。晓镜但愁云鬓改,           

2.无可奈何花落去,          

3.商女不知亡国恨,          

4.           ,长河落日圆。                ,都护在燕然。

5.                                    ,此事古难全。

6.故虽有名马,                                        ,不以千里称也。

7.呼尔而与之,                                  ,气人不屑也。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