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一朵花微笑(11分)
文/刘亮程
①我一回头,身后的草全开花了。一大片。好像谁说了一个笑话,把一滩草惹笑了。
②我正躺在山坡上想事情。是否我想的事情——一个人脑中的奇怪想法让草觉得好笑,在微风中笑得前仰后合。有的哈哈大笑,有的半掩芳唇,忍俊不禁。A靠近我身边的两朵,一朵面朝我,张开薄薄的粉红花瓣,似有吟吟笑声入耳;另一朵则扭头掩面,仍不能遮住笑颜。我禁不住也笑了起来。先是微笑,继而哈哈大笑。这是我第一次在荒野中,一个人笑出声来。
③还有一次,我在麦地南边的一片绿草中睡了一觉。我太喜欢这片绿草了,墨绿墨绿,和周围的枯黄野地形成鲜明对比。
④我想大概是一个月前,浇灌麦地的人没看好水,或许他把水放进麦田后睡觉去了。水漫过田埂,顺这条干沟漫淌而下。B枯萎多年的荒草终于等来一次生机。那种绿,是积攒了多少年的,一如我目光中的饥渴。我虽不能像一头牛一样扑过去,猛吃一顿,但我可以在绿草中睡一觉。和我喜爱的东西一起睡,做一个梦,也是满足。
⑤一个在枯黄田野上劳忙半世的人,终于等来草木青青的一年。而这一小片的草木会不会等到我出人头地的一天?
⑥这些简单地长几片叶、伸几条枝、开几瓣小花的草木,从没长高长大、没有茂盛过的草木,每年每年,从我少有笑容的脸和无精打采的行走中,看到的是否全是不景气?
⑦我活得太严肃,呆板的脸似乎对生存已经麻木,忘了对一朵花微笑,为一片新叶欢欣和激动。这不容易开一次的花朵,难得长出的一片叶子,在荒野中,我的微笑可能是对一个卑小生命的欢迎和鼓励,就像青青芳草让我看到一生中那些还未到来的美好前景。
⑧以后我觉得,我成了荒野中的一个。真正进入一片荒野其实不容易,荒野旷敞着,这个巨大的门让你努力进入时不经意已经走出来,成为外面人。它的细部永远对你紧闭着。
⑨走进一株草、一滴水、一粒小虫的路可能更远。弄懂一棵草,并不仅限于把草喂到嘴里嚼嚼,尝尝味道。挖一个坑,把自己栽进去,浇点水,直愣愣站上半天,感觉到可能只是腿酸脚麻和腰疼,并不能断定草木长在土里也是这般情景。人没有草木那样深的根,无法知道土深处的事情。人埋在自己的事情里,埋得暗无天日。人把一件件事情干完,干好,人就渐渐出来了。
⑩我从草木身上得到的只是一些人的道理,并不是草木的道理。我自以为弄懂了它们,其实我弄懂了自己。我不懂它们。
1.第②段中作者“在荒野中,一个人笑出声来”的原因是什么?(2分)
2.第⑧段和第⑨段分别使用了“出来”一词,其含义一样吗?为什么?(3分)
3.本文语言很有表现力,请结合文意,从【A】【B】两句中任选一句,加以品析。(3分)
A.靠近我身边的两朵,一朵面朝我,张开薄薄的粉红花瓣,似有吟吟笑声入耳;另一朵则扭头掩面,仍不能遮住笑颜。
B.枯萎多年的荒草终于等来一次生机。那种绿,是积攒了多少年的,一如我目光中的饥渴。
我选( ) 品析:
4.文章最后说,“我从草木身上得到的只是一些人的道理”,请概括作者在文中谈到的“从草木身上得到的人的道理”。(3分)
上个月,由中央电视台主办的“寻找最美孝心少年”大型公益活动圆满结束。该活动旨在大力宣传全国各地孝心少年的典型事迹。这些生活在穷困多难家庭中的少年,用他们稚嫩柔弱的双肩担起生活的重担,在精心照料生病长辈的同时,不荒废自己的学业,他们的孝行深深感动了观众。“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让我们也来感孝、说孝,请你完成下列任务。
1.赞美孝心:最美孝心少年之—的黄凤,本来有幸福美满的家庭,结果爸爸打工时从楼上摔下来,脊柱摔断了,从此下身瘫痪。黄凤带着家里仅有的27元钱,和奶奶一起推着板车去500公里以外的上海,结果不能医治。从此这个年仅6岁天真可爱活泼的小女孩稚气的肩上扛上了巨大的担子,但她并未放弃,而是坚持了10年,日复一日地重复着一样的动作:每晚起来翻身,中午早早给爸爸煮饭,期间还不忘载着父亲起早贪黑开始了求医路。2010年4月,黄凤再次带着父亲到北京求医,武警总医院收治其父住院,并成功为他做了神经干细胞手术。
有人用一句话评价了黄凤的行为,请你仿照句式,也来赞一赞她:
稚嫩的肩 用力扛起家的脊梁,
我的赞语:
2.感悟孝理 孝行千里,从心而生。但在我市某学校对中学生的一次孝心现状调查中,却发现如下结果。
|
|
初一年级 |
初二年级 |
初三年级 |
|
不顶撞家长 |
12﹪ |
8﹪ |
6.5﹪ |
|
帮助做家务[包括被动]扫地、洗碗、擦桌子等 |
8.6﹪ |
7.3﹪ |
5.2﹪ |
|
照顾生病的父母、捶背,洗脚,端水、哄父母开心、送生日礼物、拿拖鞋等 |
10.6﹪ |
11﹪ |
9.8﹪ |
|
主动打扫自己的房间、叠被、洗袜子、洗衣、收拾书包等) |
7.5% |
14.6% |
15.2% |
|
出门回家问声好、道“晚安”、好吃的东西先长辈等 |
8.1% |
8.7% |
9.1% |
根据表格概括,说说当今中学生应该在哪些方面努力去孝顺父母。(至少两点)
3.践行孝道 “鸦有反哺之效”,“羊有跪乳之恩”。“孝心是美好而神圣的,不能仅发于心而止于口,一定要说出来并付之行动,那不仅是对养育了你的父母的感激,更是一种心灵的交流。请举出一个自己的感恩行动并简要说明理由。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
当舅母嚷着叫自己的孩子远离她时,她高喊“他们不配和我在一起”;当她被囚禁在空房中时,想到自己所受到的虐待,从内心发出了“为什么我总是受苦”的呐喊。在孤儿院,她的性格和朋友海伦·朋斯形成了明显的对比。她对冷酷的校长和摧残她们的教师深恶痛绝。她对海伦说:“假如她用那根条子打我,我要从她手里把它夺过来,并且当面折断它。”
语段中的“她”指的是 ,从文段中可以看出她具有 的性格特点。
写作(60分)
25.听风听雨,如何能听见生命的灵性?听争论听吵闹,如何能听见世事的真相?听歌曲听琴音,如何能听见期待或迷惘?听蝉鸣听鸟语,如何能听见心灵的悸动?听鼓励听鞭策,如何能听见人情的冷暖?听,需要耳朵;听见,需要头脑与灵魂。
请以“听见”为题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文章,文中不可透露真实的人名与班级名。
孙叔敖戒子(10分)
孙叔敖疾,将死,戒其子曰:“王数封我矣,吾不受也。为我死,王则封汝,必无受利地。楚、越之间有寝之丘①者;此其地不利,而名甚恶。荆②人畏鬼,而越人信禨③。可长有者,其唯此也。”孙叔敖死,王果以美地封其子,而子辞,请寝之丘,故至今不失。孙叔敖之知,知不以利为利矣。知以人之所恶为己之所喜,此有道者之所以异乎俗也。(选自《吕氏春秋》)
【注释】①寝之丘:含有陵墓之意 。②荆:楚国的别称。③禨(jī):迷信鬼神和灾祥。
1.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2分)(1)孙叔敖疾 (2)王数封我矣
2.下列加点的之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2分)
A.楚、越之间有寝之丘者 B.知以人之所恶为己之所喜
C.受任于败军之际 D.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
3.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
孙叔敖之知,知不以利为利矣。
4.孙叔敖之子“请寝之丘”为封地,“至今不失”的原因是什么?(3分)
陈涉世家(节选)(12分)
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将尉醉,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众。尉果笞广。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陈胜佐之,并杀两尉。召令徒属曰:“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当斩。籍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徒属皆曰:“敬受命。”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从民欲也。袒右,称大楚。为坛而盟,祭以尉首。陈胜自立为将军,吴广为都尉,攻大泽乡,收而攻蕲。蕲下,乃令符离人葛婴将兵徇蕲以东,攻铚、酂、苦、柘、谯,皆下之。行收兵。比至陈,车六七百乘,骑千余,卒数万人。攻陈,陈守令皆不在,独守丞与战谯门中。弗胜,守丞死,乃入据陈。数日,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三老、豪杰皆曰:“将军身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秦,复立楚国之社稷,功宜为王。”陈涉乃立为王,号为张楚。当此时,诸郡县苦秦吏者,皆刑其长吏,杀之以应陈涉。
1.用“/”给文中画线句子划分朗读节奏(只划三处)。(2分)
乃 令 符 离 人 葛 婴 将 兵 徇 蕲 以 东
2.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2分)
(1)吴广素爱人 素: (2)将军身被坚执锐 身: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
而戍死者固十六七
4.这段文字先叙述了发动起义的情形。下列选项正确概括其步骤的关键词是( )(2分)
A.并杀两尉 失期当斩 攻大泽乡 B.激怒其众 召令徒属 攻大泽乡
C.并杀两尉 召令徒属 为坛而盟 D.激怒其众 皆已失期 为坛而盟
5.陈胜、吴广起义提出了“诈称公子扶苏、项燕”的策略,从而掌握了民心动向,请概括出这一策略的效果是从哪两个方面得到证明的。(3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