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性活动。(8分)
眼下,“微博”不但渗透到我们的日常生活、工作中,而且,“微博风”悄悄刮进了校园,越来越多的中学生每天忙着“织微博”,乐此不疲。对我们身边的“微博”你了解多少呢?
材料一:微博是一种网络技术的应用。它篇幅短小,每条不超过140个字,甚至可以三言两语。它代表了个人最真实的即时言论,人们可以用微博发布信息、发表评论、讨论问题、转发跟帖。无论是用电脑还是用手机,只要能上网,人们就可以像发短信一样发微博,非常方便。
材料二:“我的美景在手机里,要看上我微博。”4月1日,温州网《草根播报》栏目,楠溪江风景旅游管理局组织了近30名网络名人、媒体记者、旅游达人,组成网络采风团,来到楠溪江茗岙、渠口等地,感受梯田油菜花、桃花春色的美景;走进田间地头,采访农户,感受新农村的魅力。微博播美景,成为此行另一道风景。
材料三:记者在新浪某个微博群上看到,这个微博群注册有一百余名学生,每天都有上百条消息更新。内容大多是学生身边发生的事儿:上课吃零食、在同学背上贴字条、上课传纸条、在课桌上刻字、背地给老师起外号等。
1.从材料一中摘录出4个能概括“微博”主要特点的词语。(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材料二这段新闻中,既出现了富有传统意蕴的“采风”一词,也出现了“达人”“微博”等网络新名词,请任选一个词语进行解释。(1分)
被选词语:给力 达人 微博 草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材料三中,你发现中学生使用微博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什么?请用一句话概括。(1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微博欣欣向荣之余,也乱象纷纷,如传播谣言和虚假信息等。
新浪首推微博实名制,即注册微博需要真实身份信息,对新浪的这种做法你怎么看?请你发布一篇微博,谈谈你的看法及理由。(不超过40字)(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名著阅读填空。(5分)
武松乘着酒兴,走上冈子来,见一个败落的山神庙。行到庙前,见这庙门上贴着一张印信榜文。武松读了印信榜文,方知端的有虎,欲转身再回酒店……
1.上文节选自古典长篇小说《________》,小说中另一位打虎的人物是_________(2分)
2.作者要塑造武松“打虎英雄”的形象,却为何写武松胆怯,想转身回去?(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根据提示默写。(8分)
1.江山如此多娇,______________。(毛泽东《沁园春·雪》)
2.____________,虫声新透绿窗纱。(刘方平《月夜》)
3.足蒸暑土气,_________________。(白居易《观刈麦》)
4.____________,弓如霹雳弦惊。(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5.苏轼在《密州出猎》中借典故表达自己立功报国的愿望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陆游在《卜算子·咏梅》中写出梅尽管被风吹雨打,仍不忘向人间撒播芳香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根据下面语境,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成熟的麦穗在阳光下低垂着头,那是在教我们 ;忙碌的蜜蜂在田野里采集花粉,那是在教我们 ;柔弱的水珠在四季轮回中滴穿顽石,那是在教我们 。
A. 谦让 勤俭 坚韧 B.谦让 勤劳 坚强 C. 谦虚 勤劳 坚韧 D.谦虚 勤俭 坚强
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4分)
他们,是最热心、最勤快、最踏实的邻家兄弟,用最普通的话语、最普通的行动,jiàn( )行了一名普通共产党员的责任:他们,一次次抢救遇险群众,把自己安危抛在身后,在洪lào( )面前,用奉献quán( )释了一名普通基层干部的职责;他们,尽心尽职,冲fēng( )在前,并把这种力量传递给每个与他们并肩作战的人。
题目:这样挺好
要求:(1)根据自己的理解,选准角度构思;(2)除诗歌以外的文体都可尝试,但是文体要明确。(3)书写工整,不少于600字;(4)文中不要出现含个人信息的班名、人名等。
书写(5分)根据作文书写评定,要求卷面整洁,书写规范、工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