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积淀,成就人生的高度 徐新 (20分) ①在我国南方湘粤一带有一种毛竹,漫山遍野...

积淀,成就人生的高度     徐新   (20分)

①在我国南方湘粤一带有一种毛竹,漫山遍野,质地平凡而拙朴,在它一生最初的五年里,确实很平庸,几乎察觉不到它在生长。在别的竹类争先恐后攀比高度时,毛竹似乎不动声色。但是,当第六个雨季到来时,毛竹终于钻出地面,而后像施了魔法一样,以每天60厘米的速度生长,迅速达到30米的高度,在六个星期内就完成了它一生所要达到的高度,并把它的同类远远地甩在身后,创造了属于自己的神话。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结果呢?寻本溯源,毛竹最后的快速生长,所依赖的就是前五年的日积月累,它以一种不易被人发觉的方式向地下生根,在五年的时间内伸展出长达几公里的根系。积微成著,蓄势后发,才造就了毛竹的一柱擎天。

②黄山松坚韧傲然,美丽奇特,但生长的环境却十分艰苦,因而生长速度异常缓慢,一棵高不盈丈的黄山松,往往树龄上百年,甚至数百年,根部却常比树干长几倍、几十倍,而正是由于黄山松的根扎得很深,能够汲取岩石深处的养分,才能够坚强立于岩石之上,虽经历风霜雨雪却依然永葆青春。

③毛竹在蓄势后的“魔法生长”,黄山松在风雨中的“气定神闲”,都源于基础的深厚、稳固。正是在无声中积聚了破土而出的力量,才有了毛竹喷薄而出的奇迹,才有了黄山松悬崖峭壁上的从容。

④人生又何尝不是如此?如果我们在逆境中也能沉下气来,不被困难吓倒;在喧嚣中也能定下心来,不被浮华迷惑;专心致志积聚力量,也会实现自身的飞跃,成就辉煌的人生。

⑤十九世纪,一个美国男孩靠在火车上卖报纸和雪茄烟为生,可是当旅客们谈起有关投资方面的事情时,他总会全神贯注地听着,他梦想成为一个能预测未来的交易商。为了这个梦想,他长大后整天躲在狭小的地下室里,将数万根的K线一根根画到纸上,并对着这些K线静静地思索、潜心地研究。后来他干脆把美国证券市场有史以来的记录搜集到一起,在那些杂乱无章的数据中寻找规律。整整六年,他集中研究了美国证券市场的走势与古老数学、几何学和星象学的关系,终于发现了有关证券市场发展趋势的最重要的预测方法,命名为“控制时间因素”。于是,他在金融投资生涯中赚取了五亿美元,创造的理论被译成十几种文字,他就是威廉·江恩——世界证券行业尽人皆知的最重要的“波浪理论”的创始人。

⑥其实,生命是一个创造的过程,也是一个积淀的过程,每个人无时无刻不在为自己的人生埋下伏笔在平凡的生活中,我们只有尽可能地积聚力量,不断坚实人生基础,才会在最恰当的时机,散发出耀眼的光芒,顺利地攀登上人生的新高度。(摘自《思维与智慧》2010年10月上半月)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3分)

2.作者是怎样提出中心论点的?(4分)

3.第④段中“人生又何尝不是如此”这句话在文章中有何作用?(4分)

4.请你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第⑤段的内容。(3分)

5.作者说“生命是一个创造的过程,也是一个积淀的过程,每个人无时无刻不在为自己的人生埋下”伏笔“,你怎样理解这句话?你是怎么做的?(6分)

 

1.积淀,成就人生的高度。(3分) 2.作者直接用标题点明论点,在文中先写毛竹和黄山松在无声中积聚了破土而出的力量从而成就了生命的奇迹,再运用类比联想传入对人生的感悟,突出“积淀,成就人生的高度”这一中心论点。(4分) 3.起到了引出下文、深入论证的作用。由上文的毛竹、黄山松转入到论点的提出与论证。(4分) 4.威廉·江恩在潜心的研究中实现了人生梦想。(3分) 5.每个人成长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学习、成长、充实自己的过程,生命就在每一天的进步中成熟起来,丰盈起来,每个人走过的经历都在书写自己的未来。我每天认真地学习、积极地锻炼,都是为今后的发展奠定知识基础、身体基础。(6分) 【解析】 1. 试题分析:论点通常在标题或文首或文尾的位置,联系全文找到作者概括性(提领或总结)的表达主要观点的“议论句”,即是论点,首先看标题,再看文首文尾。本文标题就是论点。 考点:分析概括议论文的主要观点。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2. 试题分析:认真体会作者写“毛竹”的生态特征以及举美国男孩子的故事与“论点”的关系,抓住第四段“人生又何尝不是如此?”理解作者证明论点的思路。 考点:分析议论文的结构和思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3. 试题分析:在文字段与段之间此类的“反问句”或“设问句”一般都是承上启下的作用,但要注意的是,要具体说明由什么内容(承上)引导到什么内容的论证(启下)。 考点:理解文中重要语段的作用。能力层级为理解B。 4. 试题分析:概括内容,不需要评述,提及人名和主要的事迹,简要概括即可。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5. 试题分析:抓住题干中“创造的过程”“积淀的过程”两个关键,联系文章,可从自己现在“积淀”知识为将来大有作为的“创造” 积蓄能量这个角度谈。要注意的,此类题要联系文意和自己的现实生活。 考点: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能力层级为探究F。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在“雨的诉说”的综合性学习活动中,同学们搜集到以下资料,你能解决其中的疑难吗?请按照提示完成下列各题。(16分)

1.李同学在朗读课文《雨说》中的选段:“当鱼塘寒浅留滞(dài)着游鱼 / 小溪渐渐喑(ān)哑歌不成调子。”张同学听后,对李同学说:“你读错了两个字音,这里“滞”应该读________ ,“喑”应该读________。(请填上正确的拼音)(2分)

2.王同学用投影向同学们展示了他搜集来的资料:(7分)

“窗外的雨如烟似雾,密密地斜织着,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无声无息中,滋润了大地,滋润了万物。虽然,她少了夏雨的热烈与狂暴,也不及秋雨的冷峻和肃杀,可是她却有着夏雨和秋雨所没有的优点,那就是她虽然柔弱,却有着‘润物细无声’的强大生命韧劲。

晰晰沥沥的细雨,穿越我的灵魄,点点滴滴地落在了我的心上。”

 ①文段的第2节中有两个错别字,请找出并加以改正。(2分)

________ 应改为________  。   ________ 应改为________ 。

②根据文中所描绘的雨的特征,可以断定文中所描绘的是______。(1分)

③ 第1节中的划线句子,你一定很熟悉,在________(作者)的《________》中也有与之相同的句子(2分) 

④请补写出文中引用的诗句的前半句。

________ ,润物细无声。 (杜甫《春夜喜雨》)(2分)

3.吴同学总结道:

“①刚才同学们围绕着‘雨的诉说’这一活动主题,展示了我们的活动成果,形式多样,内容丰富。②由于同学们准备充分,而且非常精彩。③尤其是范同学播放的‘雨的足音’的录音,独具特色,赢得了同学们的阵阵掌声。④通过本次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使我们更加深了对雨的了解。”

以上总结语的四个句子中有两个句子出现了毛病,请帮他修改一下。(4分)

第______有毛病,应改为:

第______有毛病,应改为:

4.请结合本次语文综合性活动的内容与下列材料,说说你对“雨的功过”的认识。

材料一:降水是影响水稻生长的重要因素之一,水稻的生长需要较多的水。

材料二:非洲撒哈拉大沙漠中部,一连几年都不下雨,阳光灼照,空气干燥,被称为沙漠中的沙漠,不适宜人类的生存。

材料三:1998年长江发生了继1954年以来又一次全流域性的大洪水。经分析这次大洪水主要是气候异常,暴雨过大,河湖蓄水能力下降等原因造成的。

材料四:2004年唐山先后发生了14次较大范围的暴风雨灾害,直接经济损失55亿元。

认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查看答案

运用你课外阅读积累的知识,完成下列各题。(4分)

《水浒传》是一部杰出的英雄传奇小说。它成功地塑造了宋江等108位梁山好汉的形象,讲述了大闹野猪林、智取生辰纲、醉打蒋门神、________、________等一个个生动传神的故事(任意填写两个)。这些奇人奇事构成了一个异彩纷呈的艺术世界。《水浒传》描写了北宋徽宗时,以宋江为首的108名好汉在水泊梁山聚义,打家劫舍,杀富济贫的豪举,义旗上写着“________”四个大字,小说鲜明地表现了“________ ”的主题。

 

查看答案

短文修改

①人活着要吃饭,人活着也要读书;吃饭是人的本性,读书也是人的本性。②读书可以有目的地读,也可以无目的地随便翻翻。③书海无边,只能有选择地读一些代表作。④读得好不好,要看______(实验、实践、实力)。⑤读死书,死读书,结果造就了两脚书橱,“百无一用是书生。”⑥但是如果是个“读书种子”,带着乐趣读书;就能兴味盎然地吸收书中,长成大树,成为栋梁之材。

1.文中第⑤句有一处标点使用不当,请写出修改方法。(2分)

2.从第④句的括号内三个备选词语中选出一个最符合语境的。(2分)

3.第⑥句有一处语病,请写出修改方法。

 

查看答案

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名篇。(9分)

1.鸡声茅店月,                  。(温庭筠《商山早行》)

2.江山如此多娇,                。(毛泽东《沁园春·雪》)

3.                 ,只有香如故 。(陆游《卜算子·咏梅》》)

4.                 ,背灼炎天光。(白居易《观刈麦》)

5. 池上碧苔三四点,                 。(晏殊《破阵子》)

6.默写刘方平《月夜》

                 ,                 。

                 ,                 。

 

查看答案

写作(55分)

给自己一个笑脸,让自己拥有一份坦然;给自己一个退路,让自己拥有一份希望;给自己一个祝福,让自己拥有一份快乐……亲爱的同学,你愿意给自己一个什么呢?

请以“给自己一个         ”为题,在横线上填写合适的词语,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

提示与要求:

(1)除诗歌、戏剧外,文体不限。

(2)有真情实感,不得抄袭。

(3)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等。

(4)文章不少于500字。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