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分别回答问题。(17分) 西塘古镇 ①西塘,地处太湖东南河道交错...

阅读下面的文字,分别回答问题。(17分)

西塘古镇

①西塘,地处太湖东南河道交错的水乡地带。人们依水而居,依靠便利的水上交通从事贸易活动,明清时期,这里发展成为江南商业重镇。

②西塘拥有发达的水路交通网,在占地仅1平方千米的古镇内,就有9条河道在此交汇,将古镇分为8个区块,百余座古桥将古镇连通,因此,古称“九龙捧珠”。

① 西塘的道路交通以桥、廊棚、街弄为主体,在众多古镇中颇具特色。

④西塘水巷交织,河桥密布,走来走去都是桥。古桥种类繁多,造型也很精美。长长的廊桥,矮矮的石桥,高高的拱桥,使古镇形成了“人家在水中,水中架小桥,桥上行人走,桥下小舟过,桥头商铺立,水中倒影游”的水乡美景。

⑤最有名的环秀桥,建于明万历年间,是古镇中最高的一座桥。拱形的桥身异常优美,桥东西横跨小桐、北翠两吁。两侧均有桥联,东侧联日:船从碧玉环中过,人步彩虹带上行。西侧联日:往来人度水中天,上下影摇波底月。

虽然江南古镇大多有廊棚,但西塘的规模最大,占河的街道都有廊棚。所谓廊棚,其实就是带屋顶的街道。廊棚沿河而建,造型古朴,一色的青瓦盖顶,连为一体,既可遮阳避雨,又可驻足观景。

⑦这里有多条街道,其中西街最具特点。西街有水乡极为典型的街道布局,最窄处的宽度仅供挑担换肩,即一根扁担的长度。临街房屋二楼常常有屋槽延伸,两两相对,形成严“一线天”的空间布局,构成了别致的古镇风貌。

⑧“巷”在吴语方言中是弄堂的意思,西塘的弄堂更是独具特色。这里水道密集,居民惜土如金。无论是商号还是民舍,房屋之间的距离总是被压缩到最小,西塘的弄堂总是长而深窄,其才又数石皮弄最具代表性。

⑨石皮弄因铺地的石板薄脆如皮而得名,位于西塘古镇下西街,始建于明末清初。在西塘众多弄巷中,石皮弄最窄,宽处仅1米,弄口最窄处仅0.8米。全长68米,上面用166块青石板铺成,下面是下水道,能使全弄雨天不积水,如此设计实在巧妙。

⑩今天,西塘的水道、街道基本保留了江南古镇的原始风貌。水道划分了古镇大的板块,街道上方兴建的廊棚,进一步划分了空间区域,明确了使用功能。弄堂再连接各家屋舍,对空间进行细分和利用。这三种空间形式相辅相成,很好地体现了当地居民因势利事的设计意图,为当地居民生活提供了便利,也最大限度地发挥了道路在小农经济商贸活动中的作用。

1.根据文章内容,用“‖”将③-⑨段分成四个部分。(3分)

③ ④ ⑤ ⑥ ⑦ ⑧ ⑨

2.西塘的古桥、廊棚都很有特点,请你根据文章内容,完成下面的表格。(6分)

对象

特       点

古桥

 

廊棚

 

 

3.第⑥段中画线的句子运用的说明方法有               。 (2分)

4.下面句子中,两个“仅”字有什么表达效果?(2分)

在西塘众多弄巷中,石皮弄最窄,宽处仅1米,弄口最窄处仅0.8米。

5.第⑩段说“这三种空间形式相辅相成,很好地体现了当地居民因势利事的设计意图”,从全文来看,这里的“势“与“事“分别指什么?(4分)

 

1.③‖④ ⑤‖⑥‖⑦ ⑧ ⑨  (对一处得1分) 2.古桥:数量多,种类多,造型精美。 廊棚:规模大,沿河而建,造型古朴。           (每点3分。意思对即可) 3.作比较  作诠释  (每空1分) 4.突出了石皮弄的狭窄。 5.势:水道纵横,面积狭小。 事:居民生活和商贸活动的交通需要。(每空2分。意思对即可) 【解析】 1.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的能力。③段与④至⑨段呈总-分关系,层次比较清晰:③段总写“西塘的道路交通以桥、廊棚、街弄为主体,在众多古镇中颇具特色”,④⑤两段写西塘的桥,⑥段写西塘的廊棚,⑦⑧⑨三段写西塘的街弄。据此划分即可。 2.本题考察学生概括文章内容,归纳事物特点的能力。古桥的内容主要在④⑤两段,将④段第一句“河桥密布,走来走去都是桥”概括为“数量多”;将④段第二句“种类繁多,造型也很精美”简单整理即可。廊棚的内容主要在⑥段,将⑥段第一句“西塘的规模最大”第三句“沿河而建,造型古朴”简单整理即可。 3.本题考查学生对说明方法的掌握,画线句将西塘和其他江南古镇作比较,并对“廊棚”作出诠释,因而是“作比较”和“作诠释”这两种说明方法。 4.本题考查学生赏析词语的能力。连用两个副词“仅”表现了对象的狭窄。 5.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注意要“从全文来看”。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九年级开展以“文明出行”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活动中有一些问题,请你参与解决。(12分)

1.下面是同学们在活动中整理的《闯红灯原因统计表》,请你用简洁的语言表述其中的信息。(不得出现数字)

闯红灯原因

有急事

看到没有车

看到别人闯

习惯了

闯红灯人数

12

86

369

84

2.配合交警在十字路口值勤时,几位同学发现,一些闯红灯的行人不服交警的劝阻和处罚,甚至出言不逊。针对下面的情况,请你选择一个对象,对其进行规劝。

①一位大妈不耐烦地说:“等,等,等,一等就是几十秒,我等得起吗?”

②一位大叔掏出一张20元钞票对交警说:“不用找了,我再闯10块钱的。”

3.活动中,赵阳同学写了一篇倡导文明出行的短文。下面是文中的部分内容,请你按要求帮助他修改。

最近我市发生的几起重大交通事故,原因都是行人不遵守交通法规、闯红灯引发的。我们应该从中吸取深刻的启示,增强安全意识,[A]严格遵守交通规则,[B]认真学习交通法规,[C]切买做到文明出行。

①两处画线句子都有语病,应该将“       ”删去,把“       ”改为“      ”。

②最后三句[A][B][C]语序不合理,应该把[   ]与[   ]调换。(只填序号)

 

查看答案

运用你课外阅读积累的知识,完成小题。  (4分)

1.下面一段文字节选自《骆驼祥子》,读一读,指出A、B两处的人物是谁。

A心里有数儿。他晓得祥子是把好手,即使不拉他的车,他也还愿意祥子在厂子里。有祥子在这儿,先不提别的,院子与门口永远扫得干干净净。B更喜欢这个傻大个儿,她说什么,祥子老用心听着,不和她争辩;别的车夫,因为受尽苦楚,说话总是横着来;她一点不怕他们,可是也不愿多搭理他们;她的话,所以,都留给祥子听。

2.安徒生笔下,卖火柴的小女孩借着火柴的亮光,看见了温暖的           、喷香的烤鹅、美丽的圣诞树、和蔼的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9分)

古往今来,人们都在编织着梦想与希jì。如果说梦想是天边的星晨,永恒地照亮匆匆的人生,那么,现实就是脚下的土地,真实地记录着行走的足迹。人,既不能生活在华而不实的梦想里,也不要沉nì于喧嚣纷扰的现实中。在人生的道路上,我们要一边种植梦想,    ,随时采撷,收获希望。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给划线的字注音。

希jì(         )       沉nì(          )       喧(          )

2.文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是“              ”,这个词的正确写法是“        ”。

3.“华而不实”中,“华”的意思是            。“采撷”的意思是             

4.根据文意,仿照文中画线的句子,在横线处填上一句恰当的话。

 

查看答案

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名篇。  (10分)

1.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上句或下句。(任选其中6句)

①择其善者而从之,                     。       (《论语》)

                    ,若出其里。                (曹操《观沧海》)

③苔痕上阶绿,                     。             (刘禹锡《陋室铭》)

④无可奈何花落去,                     。         (晏殊《浣溪沙》)

                     ,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范仲淹《岳阳楼记》)

                     ,柳暗花明又一村。         (陆游《游山西村》)

⑦夕阳西下,                     。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

2.默写白居易《钱塘湖春行》的后四句。

 

查看答案

写作  (55分)

以“那段       的日子”为题,写一篇文章。(55分)

[提示与要求]

(1)请你从“温暖”“自由”“孤单”“烦心”四个词语中选择一个,把题目补充完整。

(2)可以大胆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进行写作。

(3)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否则会被扣分。

(4)抄袭是一种不良行为,相信你不会照搬别人的文章,否则会影响你的成绩。

(5)考虑到内容的充实,文章不要少于500字。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