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小题。(14分) 老屋离我愈远了;故乡的山水也都渐渐远离了我,...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小题。(14分)

老屋离我愈远了;故乡的山水也都渐渐远离了我,但我却并不感到怎样的留恋。我只觉得我四面有看不见的高墙,将我隔成孤身,使我非常气闷;那西瓜地上的银项圈的小英雄的影像,我本来十分清楚,现在却忽地模糊了,又使我非常的悲哀。

母亲和宏儿都睡着了。

我躺着,听船底潺潺的水声,知道我在走我的路。我想:我竟与闰土隔绝到这地步了,但我们的后辈还是一气,宏儿不是正在想念水生么。我希望他们不再像我,又大家隔膜起来……然而我又不愿意他们因为要一气,都如我的辛苦展转而生活,也不愿意他们都如闰土的辛苦麻木而生活,也不愿意都如别人的辛苦恣睢而生活。他们应该有新的生活,为我们所未经生活过的。

我想到希望,忽然害怕起来了。闰土要香炉和烛台的时候,我还暗地里笑他,以为他总是崇拜偶像,什么时候都不忘却。现在我所谓希望,不也是我自己手制的偶像么?只是他的愿望切近,我的愿望茫远罢了。

我在朦胧中,眼前展开一片海边碧绿的沙地来,上面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我想: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1.选文在内容上主要写“我”离开故乡时的               。“我想到希望,忽然害怕起来”,害怕的原因是                                          

2.“我竟与闰土隔绝到这地步了”一句中,“竟”字能不能去掉?为什么?

                                                                          

                                                                           

3.“以为他总是崇拜偶像”中的“偶像”指                            ,“不也是自己手制的偶像么”中的“偶像”指                              ,这一句运用了                         修辞方法。(2分)

4.选文主要运用的表达方式是                                  。(1分)

5.“母亲和宏儿都睡着了”自成一段有何表达作用?

                                                                           

                                                                           

6.用文段中的三个四字短语概括鲁迅先生在《故乡》中所否定的三种人生,并结合语境分析其含义。

                                                                           

                                                                           

7.第一段最后一句“清楚”和“模糊”是否矛盾?说说你的理由。

                                                                          

                                                                           

8.最后一段的景物描写有何作用?

                                                                           

                                                                          

 

1.心理感受(1分),社会黑暗希望无法实现,对黑暗现实的不满(1分)。 2.不能(0.5分)。这句话是说我与闰土有旧交情,现在一见面好像旧情消尽,竟然隔绝到这地步了,很惊愕。如去掉“竟”字,一则取消了“惊愕”之意,二则取消了原有旧的交情之意,也削弱了作者谴责旧社会含义(1.5分)。 3.用木、石、泥等做成的神像(0.5分);让下一代过上幸福生活的希望(0.5分);比喻(0.5分)、反问(0.5分)。 4.描写、议论(1分)。 5.①叙述交待文中另两人状况;②隐含时间很晚,夜已深;③反衬“我”还没睡,在思考问题;④写我注意到母亲和宏儿,明白上有老下有小,肩上担子重;⑤提到宏儿,与下段写到宏儿他们的希望相呼应(2分,答到其中两点就可给2分)。 6.辛苦展转、辛苦麻木、辛苦恣睢(1分);奔波劳碌,辛勤劳苦,处心积虑、挖空心思(1分)。 7.这里的“影像”代表了我对新生活的一种追求,本来对故乡有很美好的印象,但回故乡的所见所闻使“我”对黑暗社会以及故乡美好的未来感到渺茫,所以“模糊”。(2分) 8.我对新希望新生活的想象和憧憬。(1分) 【解析】 试题分析: 1.根据语段中的“我只觉得”“我想”等词语可知,选文主要是对人物离开家乡时的心理描写,写人物内心的感受。第二问,“我害怕起来了”是因为“想到希望”,结合全文揣摩其原因可知,是因为知道社会的黑暗,所以担心空有希望而无法实现。 2.去掉“我竟与闰土隔绝到这地步了”中的“竟”读一读,结合全文把变化表述出来即可。比较可知,“竟”表出乎意料,表达了对“我”与少时好友闰土隔绝之深的惊愕与失落,去掉则无法表达出这个意思。 3.结合文章可知,闰土“要香炉和烛台”,他把改变生活的希望寄托在神灵的身上,所以他的偶像是用木、石、泥等做成的神像。“我所谓希望,不也是我自己手制的偶像么”,此处的“偶像”是把“我”的希望比作了偶像,因此,此处的“偶像”指让下一代过上幸福生活的希望。读两个句子可知,它们都运用了比喻的修辞,后句中的“不也是”表明还运用了反问的修辞。 4.读选文可知,选文主要是对人物的心理描写,表达对我与好友的隔阂与各自的“希望”的看法等,因此,主要运用了描写和议论的表达方式。 5.可从此段所写内容及与上下文关系的角度作答。从内容上看,写了母亲和宏儿的状况。联系下文,衬托了下文“我躺着,听船底潺潺的水声”中“我”离家时的心绪不宁,难以入睡,并与下文所写我“希望他们不再像我,又大家隔膜起来”“他们应该有新的生活,为我们所未经生活过的”相呼应。 6.从原文提取出三种生活状态,即“我”辛苦展转,闰土辛苦麻木,杨二嫂辛苦恣睢。结合原文人物的表现和身世可知,“辛苦展转”侧重指为生活而四处奔波,“辛苦麻木”侧重指辛勤劳苦,没有觉悟,不知觉醒;“辛苦恣睢”侧重指处心积虑、挖空心思,为生活下去不惜算计别人。 7.结合语境,“那西瓜地上的银项圈的小英雄的影像”指对家乡的美好印象,“我本来十分清楚”表明这个印象以前是深刻的,“现在却忽地模糊了”是因为回到家里看到了家乡的变化,意识到了社会的黑暗与人们的麻木自私,感到美好希望的渺茫。 8.结合全文可知,这不仅仅是记忆中的美好故乡的缩影,更是“我”对未来美好生活图景的憧憬,是“我”对新生活的美好想像。 考点:考查学生对记叙文的理解能力。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诗词赏析。(3分)

渔家傲 秋思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1.词的上片重在描写            之景,下片集中抒发          之情。(1分)

2.名句恒久远,千古永流传。请谈谈你对千古传诵的名句“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的理解。(2分)

                                                                           

                                                                         

 

查看答案

请你参加下面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按要求完成后面的题目。(3分)

在学校组织的中小学生调查活动中,通过统计得到“某市中小学生消费状况抽样调查表”,内容如下:

阶 段

学习消费

人情消费

时尚消费

其它

小学生

28%

44%

15%

13%

初中生

30%

46%

19%

5%

高中生

28%

46%

20%

6%

 

1.请仔细分析表格,提取概括主要信息:                              

                                                                         

2.针对现在中小学生的消费状况,请你为本班同学提出培养良好消费习惯的倡议。

                                                                          

                                                                         

3.简迪同学经常组织好友的生日宴会,在活动中你怎样才能帮助他改掉这个习惯?请你帮他想两个好办法。

                                                                         

                                                                         

 

查看答案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6分,每空0.5分)

1.                   ,有暗香盈袖。

2.                  ,背灼炎天光。

3.鸡声茅店月,                    

4.                  ,载不动许多愁

5.燕子来时新社,                     

6.《沁园春·雪》中表达后来者居上,创造空前历史业绩的自信、自励和抱负的诗句是                                                     

7.诗词中运用典故,使得诗词语言既含蓄又能表明作者的用意,从而起到一箭双雕的作用。如苏轼在《江城子·密州出猎》就运用“                             ?”这一典故含蓄地表达自己渴望被重用的心情。又如辛弃疾在《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一词中运用 “                              。”这一典故描写战争激烈的场面,来表明诗人报效祖国的情感。

 

查看答案

结合具体语境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语,不正确的一项是(       ) (1分)

A.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风流:杰出不凡。)

B.那十一个厢禁军雨汗通流,都叹气吹嘘。(吹嘘:嘴里嘘气。)

C.我母亲对我们的拮据生活感到非常痛苦。(拮据:手头紧,经济境况不好。)

D.不言而喻,在创造的宇宙里,贝多芬、爱因斯坦、莎士比亚是光辉灿烂的明星。(不言而喻:此处指这些明星是无法用语言来形容的。)

 

查看答案

下列表述不准确的一项是(    )(1分)

A.《沁园春·雪》情景交融,上阙重在写景,下阙重在议论抒情。

B.《陈涉世家》选自西汉史学家、文学家司马迁所著的我国第一部国别体通史《史记》。

C.《智取生辰纲》中反复提到押送路上的炎热天气,烘托气氛,激化杨志一方的内部矛盾,为杨志日渐孤立以至最后失败做准备。

D.《望江南》这首词表现了一位因心爱的人远行而独处深闺的女子的生活状况和内心情感。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