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交往的距离 马德 ⑴交往的质量在于距离。 ⑵在友谊的框架内,你第一个想起的人,一...

交往的距离

马德

⑴交往的质量在于距离。

⑵在友谊的框架内,你第一个想起的人,一定是最好的朋友。当然,他若第一个想起的也是你,那么,你俩一定是两心相悦的至交。

⑶你会发现,你与那个一辈子都要好的朋友之间,是有距离的。这个距离,不远,也不近,不疏,也不密,是一颗心对另一颗心的不绝欣赏,是一段情对另一段情的永恒仰望。

⑷交往过度其实是很致命的。这有点像吃饭,无论多么顺口的珍肴,是不能总吃的。胃不说什么,大大咧咧,但一颗敏感的心,早已变得挑剔,厌烦。这时候,极平常的一句话,极微小的一件事,都会引起交往的一次海啸。

⑸是的,山珍海味也有吃腻的时候。在交往的理想结果上,你不要期待永远的如胶似漆,你能不断地接近与契合,就够了。

⑹平素间,推杯换盏,称兄道弟,鞍前马后,阿谀逢迎的人,不是朋友,是利益的结合体。超出常情的亲密无间,不是在交往,是在勾结,在利用,在狼狈为奸。这样的结合体,聚得快,散得也快,刚才还好得一塌糊涂,转眼间,就可以翻脸到分崩离析。

⑺费了心思的交往,叫周旋,累;耍了心机的交往,叫算计,阴。真正的交往,是至简至真的,一扇春天的门开了,一扇含笑的门阖上,然后,天地淡然。

⑻ 如果一个人一辈子都没有与别人真正交往过,不是孤高自傲太过超脱,就是品性卑琐不被人所容;当然了,若许多人都是你结交的朋友,恐怕,更多的是狐朋狗友。佛无至爱,只有众亲,我们不是佛,我们的心里,一辈子,真正接纳的,只会是有限的几个人。更多的,都成了我们生命中的匆匆过客。

⑼交往的质量,在一定意义上成就着生命的质量。

⑽“竹林七贤”之一的山涛,投靠司马氏之后,平步青云。有一次,他想推荐同为“竹林七贤”的好朋友嵇康做官,嵇康觉得自己高洁的情操与志向受到了凌辱,于是,愤怒地给山涛写了一封信,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与山巨源绝交书》。就这样,嵇康与好友山涛渐行渐远,却因此,在魏晋名士中,嵇康成就了自己独一无二的名声。

⑾我觉得,最好的交往,不是双方有意识地吸附与粘合,而是彼此间无意识的渗透与融入。吸附与粘合,常常怀有目的性和功利欲,或含蓄,或浓烈,总之,看起来,有些心怀鬼胎;而渗透与融入,则不然。云淡风轻的,风倏忽间来,云恬淡着去,无欲无求,是心灵最真挚的握手,是情感最纯净的需求。

⑿历史上,俞伯牙与钟子期,高山流水,贵为知音。钟子期死后,俞伯牙黯然地把琴摔了。也许,在他看来,世界再美的乐声,如果无知音来赏,不如,任天籁的香魂归去,让它成为绝唱。

——选自《青年文摘》

1.说说文章第一自然段的好处。(2分)

                                                                                

2.第⑷段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试析此论证方法在文中的作用。(3分)

                                                                                

3.嵇康为保持高洁情操毅然与故交新贵山涛绝交而成就了自己“生命的质量”,请用简洁的语言再举出一个本文以外的类似事例。(4分)

                                                                                

4.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结合文章内容,谈谈在新时代我们应该如何交友?(4分)

                                                                               

 

1.开门见山地提出中心论点,鲜明醒目,成为下文论述的总纲。(2分) 2.比喻论证。以生活中常见的吃饭问题比喻,生动形象地论述了“交往过度其实是很致命的”这一观点。(1+2分) 3.如:东汉时,管宁与华歆为同窗好友,管宁在相处中发现华歆有羡慕富贵之意,认为华歆并非自己志同道合的朋友,便割席分坐,再也不以华歆为友。(4分) 4.论点1分+阐述3分,略。(4分) 【解析】 试题分析: 1.本文的第一段就一句话,通读全文可知,这是本文的中心论点。因此,第一段起到了开门见山提出中心论点,引起下文的作用。 2.从段中的“有点像吃饭”的语句可知,本段运用了比喻论证的论证方法,证明了本段中的观点,即“交往过度其实是很致命的”。 3.要审清题干中的“类似事例”,即为保全操守与朋友断交的事例,这就要求我们平时有所积累,如妇孺皆知的“割席断交”,我们不仅要做到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这样才能把事例写清楚。 4.对于如何交友,我们可以结合原文提出,与朋友交往应有一定的度等观点。可以从交往的分寸,交往的方式,彼此的真诚度,为对方着想等角度加以论述。 考点:考查学生对议论文的理解能力。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甲】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乙】上与群臣论止盗。或请重法以禁之。上哂之曰:“民之所以为盗者,由赋繁役重,官吏贪求,饥寒切身,故不暇顾廉耻耳。朕当去奢省费,轻徭薄赋,选用廉吏,使民衣食有余,则自不为盗,安用重法邪?”自是数年之后,海内升平,路不拾遗,外户不闭,商旅野宿焉。

1.解释下列划线字词(4分) 

(1)屋舍俨然 (         )         (2)阡陌交通(       ) 

(3)请重法以禁之 (       )    (4)自数年之后(       ) 

2.下列各句中“之”的用法不同于其它三项的是(    )(3分)

A.问所从来,具答                      B.民所以为盗者

C.上哂曰                             D.或请重法以禁

3.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1)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2)使民衣食有余,则自不为盗,安用重法邪?

                                                                              

4.桃花源是个美好境界,它之所以美好,用【乙】段里的话来说,起码是因为那里没有                 。(2分) 陶渊明虚构这个与黑暗现实社会相对立的美好境界,其目的是什么?(2分)                                                               

 

查看答案

《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渡荆门送别》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1.《渡荆门送别》是25岁的李白怀着仗剑去国、辞亲远游之情,第一次出蜀东下途中所作。后世评“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甚妙,请你点评妙在何处?(3分)

                                                                                    

2.李白的诗风以”浪漫飘逸”著称,请任选上面两首中的最能体现李白浪漫风格的一组诗句,加以赏析。(1+2分)

选择的诗句:                                                                     

赏析:                                                                           

 

查看答案

语文综合实践活动:(9分)

近半个世纪以来,雷锋精神影响并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奋勇前行。如今,雷锋精神被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正在中国大地上绽放出更加耀眼的光芒。

1.【传承文明】雷锋——已经成为一种熠熠生辉的文化符号,而且是一个具有丰富张力的文化符号。雷锋精神不仅是时代道德的需要,更是中华传统美德的传承。请你写出前后连续的一句表现古人重视德行修养的名言。(2分)

                                                                                 

2.【集思广益】学校为“学雷锋周”征集宣传标语,你拟的是:(2分)

                                                                                  

3.【从我做起】学校在学雷锋活动中举行了“弯腰行动”,号召全校师生见到废纸主动拾起,人人动手,净化校园。李明看到你在弯腰拾废纸很不以为然,说这样的小事何足挂齿?(3分)

你对李明说:“                                                                 

4.【我行我秀】在新浪微博,有人开了个专栏,名为“90后眼中的雷锋”,引起了年轻人的大讨论,你以“莃*旺”为网名参与讨论专题:“90后眼中的雷锋”(2分)

说明: 满分5 manfen5.com

飓风:雷锋简直就是苦行僧,而且雷锋锋精神强调不求回报,我认为这在当今的物质社会根本行不通。

说明: 满分5 manfen5.com

似水寒冰:雷锋精神的实质就是爱,互助互爱是人类最古老、最美好的情感和精神,爱是永远都不会过时的。

说明: 满分5 manfen5.com

莃*旺:                                                            

 

查看答案

名著阅读:(6分)

1.说说下面这首诗是赞《水浒》中的哪位好汉?概括他的性格特点?说出一个能体现其主要性格特点的故事标题。(3分)

万卷经书曾读过,平生机巧心灵,六韬三略究来精。胸中藏战将,腹内隐雄兵。谋略敢欺诸葛亮,陈平岂敌才能。略施小计鬼神惊。

人物姓名:       ;性格特点:                                        

相关故事标题:                     

2.《格列佛游记》充满想像与幻想,请用简洁的文字说说格列佛是如何从大人国里逃出来的?(3分)

                                                                                

 

查看答案

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3月27日,盐城新闻网推出的“我宣布·我熄灯”为主题的“熄灯一小时”行动得到了广大市民朋友们的积极响应。

B.新医改方案着力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看病难、看病贵”,而现状是大医院人满为患,小医院冷清无人问津,医院实现预约挂号后还是一号难求。

C.在一定意义上讲,一个国家的强大和信誉不仅仅表现在经济的实力,还应该表现在民族的素质和道德的力量,而且后者比前者更为重要,更为长远。

D.近日,从盐城交通重点工程推进会上获悉,投资105亿元的新长铁路盐城至海安段城市客运专线正式立项开建,这对加快我市沿海大开发、提升我市综合交通运输功能将起到前所未有的推进作用。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