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陈太丘与友期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

陈太丘与友期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要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1.解释句中划线的词(2分)

①陈太丘与友期行。(        )      ②元方入门不顾(    )

2.翻译句子(3分)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3.文章结尾“元方入门不顾”是否失礼?谈谈你的看法。(3分)

                                   

 

1.(2分)(1)约定(2)回头看 2.(3分)您中午不到,就是不讲信用;对人家的儿子骂他的父亲,就是没有礼貌。 3.(3分)知错了,就该原谅他;对一个七岁的孩子不应求全责备。(意思对即可) 【解析】 1.试题分析:期是约定的意思,有成语不期而遇中的期就是这种用法。顾在这里是回头看的意思。 考点:本题考查文言实词的解释。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古诗文默写

1.《论语十则》中,孔子论述“学”和“思”辨证关系的两个句子是                

2.乡书何处达,                    。(王湾《次北固山下》)

3.何当共剪西窗烛,                   。(李商隐《夜雨寄北》)

4.                    ,志在千里。(曹操《龟虽寿》)

5.                      ,隔江犹唱后庭花。(杜牧《泊秦淮》)

6.无可奈何花落去,                        。(晏殊《浣溪沙》)

7.             ,赚得行人空喜欢。(杨万里《过松源晨炊漆公店》)

8.争渡,争渡,__________________。(李清照《如梦令》)

9.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观书有感》)

 

查看答案

下列对寓言故事《农夫和蛇》的寓意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讽刺好逸恶劳的人。

B.讽刺找借口自我辩解的人。

C.讽刺只说别人的坏话而看不见自己缺点的人。

D.对恶人千万不能心慈手软的。

 

查看答案

下列对课本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落难王子》这篇寓言告诉人们一个道理:不要像王子那样娇贵,否则就会落难。

B.《塞翁失马》一文告诉我们:任何事情都有正反两方面的可能,在特定的条件下是可以互相转化的,好事可能变成坏事,坏事可能变成好事。

C.《春》是朱自清先生写的一篇优美的散文,全文一共向我们展示了五幅图,按顺序是: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迎春图。

D.《皇帝的新装》一文犀利地讽刺了皇帝的自欺欺人以及大臣们的虚伪,还告诉我们应保持天真烂漫的童心,要无私无畏,敢于说真话。

 

查看答案

选出对《天净沙·秋思》赏析有误的一项(   )(2分)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A、“枯藤老树昏鸦”写出一片萧索的秋景,衬托出了游子内心的悲哀。

B、“小桥流水人家”显得非常安逸、悠闲,这种安闲其实反衬了游子的无助、孤寂、伤感。

C、“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意思是说天晚了,远在天边的妻子想念着游人,想得肝肠寸断。

D、作者采用融情于景的手法,含蓄深沉地表达了异乡游子的悲凉、孤寂的心情。

 

查看答案

下列划线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与儿女讲论文义子侄辈,指家中的年轻人

B.谢太傅寒雪日内集   家庭聚会

C.人皆之 安慰

D.死者十九 十九个人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