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选文。(21分) 九步之暖 (1)我负责的1136号病房里来了新病人,...

阅读下面的选文。(21分)

九步之暖

(1)我负责的1136号病房里来了新病人,叫露露,是个小女孩儿。她的到来让一向沉寂的病房有了笑声。只有15岁的少年一哲,依旧躺在床上看自己的书,一言不发。

(2)露露入院第三天,医生确诊她得了生存率很低的骨肉瘤。拿到诊断结果之后,露露的妈妈守在女儿床边,紧握着熟睡中的女儿的小手,黯然垂泪;露露的爸爸站在女儿病床前如灵魂出壳般,目光呆滞,反应迟钝。

(3)但对此一无所知的露露还是照样快活,她常常隔着一张床和一哲说话,问这问那。有时,露露甚至要爸爸把她抱到一哲的床上,看一哲画画,让一哲给她讲故事。自从有了露露,一哲明显开朗了许多。

(4)一哲这个一米八二的大男孩,在打篮球摔倒后,膝关节肿痛,到省医院就医,被确诊为骨肉瘤伴病理性骨折,由于病情严重,医生要对他进行截肢手术。

(5)巨大的打击使一家人几欲崩溃,这个能将乔丹的篮球生涯讲上几天几夜的大男孩,更是无法接受这一现实,如一头受伤的小豹,愤怒地嘶吼咆哮,拒绝截肢。然而当父亲颤抖着身体,跪在床前哀求儿子配合医生治疗时,这个暴戾的男孩的固执倔犟瞬间土崩瓦解,他闭着眼睛,一言不发,汩汩的泪水像永不干涸的小溪,爬了满脸满颈。父子俩终于达成协议:父亲送一哲去天津肿瘤医院,如果这个全国顶尖的专业医院的诊断和省医院一致的话,一哲答应接受医院的所有安排。

(6)临行前的那个夜晚,已经快12点了,许多病房都熄了灯,我正在护士办公室里看书,听到有人敲门。打开门,是一哲的父亲,用轮椅推着一哲。一哲的父亲问我:“一哲是不是可以短暂地走几步?”

(7)一哲笑了,腼腆地说:“如果我能‘走’出病房,露露就会相信,我的病‘好’了,这样,以后当她面对化疗的痛苦时,就会有一份真实的希望支撑着她。”

(8)一股异样的情愫在我心头迅速地涌起,我扭头去看一哲的父亲,一哲的父亲冲我点了点头,低声地说:“护士长,求您,答应孩子吧,我量过,从一哲的床到门口,只需要走九步……”一股殷殷的温润漫过我的心,我轻轻地俯身,拥抱了一哲。

(9)第二天上午9点多,我让护士把轮椅放在门口,然后走进1136号病房,大声地对一哲说:“祝贺你小伙子,你的病完全好了,终于可以出院了。”听到我的声音,一哲站起来,看上去神清气爽,英姿勃发。一哲笑着和众人说再见。

(10)露露躺在爸爸的怀里,一脸羡慕地对一哲说:“一哲哥哥,等我也跟你一样把病治好了,就让爸爸带我去你家,你答应过我的,一定要带我去看大海哦!”一哲笑着点了点头,“露露,听医生阿姨的话,你一定要坚强,记住,我在大海边等你哦!”

(11)众人有说有笑,露露的父亲搂着女儿,下巴抵在女儿的头上,一言不发。这个知情的粗犷男人目送着一哲离开,紧咬着嘴唇,大口大口的喘着长气,不让眼泪掉下来。一哲向露露挥手,然后,一步一步地向外走……只走了几步,众人便不约而同地从后面围拢上去,用人墙挡住了露露的视线。没有人愿意让小女孩儿看到,那个少年走到门口,满头大汗地扑向轮椅时的痛苦模样。我在一个15岁少年的背影里泪流满面。

(12)这个坚强的少年,面对噩运,不是悲伤地无所事事,绝望地将痛苦的尘屑撒向身边的每一个人,而是选择在疼痛中开花,将暗淡的际遇转变成生命中灿烂的瞬间。

(13)那一天,那个少年,用他的九步之暖,温润了在场的每一个人,将大家灵魂里的某根弦,轻轻地拨动……

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选文的主要事件。(4分)

2.选出对文章理解有误的一项(    )(3分)

A.“我”是文章的线索人物,贯穿全文。

B.文章对露露爸爸的描写,是为了表现他乐观的性格。

C.文章(4)段运用了插叙,交代了一哲入院的原因及严重的病情。

D.一哲的“九步”既温暖了露露,又温暖了众人。

3.选文(5)段画线的句子表现了一哲怎样的心情?(3分)

4.选文(7)段运用了哪两种人物描写方法?表现了人物怎样的性格特点?(4分)

5.比较下面的原句和改句,哪一句表达效果更好?说说理由。(3分)

原句:一哲向露露挥挥手,然后,一步一步地向外走……

改句:一哲向露露挥挥手,然后,向外走去……

6.读了选文(13)段,你获得了哪些人生启示? 答出两点即可。(4分)

 

1.患骨肉瘤的一哲,强忍巨痛艰难地迈出温暖的九步,以此来鼓舞病中的露露。 2. B  3.痛苦或绝望,愧疚或自责(无奈),感动。 4.神态描写、语言描写,生动具体地表现了一哲善良、有爱心、无私的美好品质(答出两点即可)。 5.原句表达效果好,原句中的“一步一步”生动具体地表现出一哲每走一步的艰难和痛苦,更能突出—哲的坚强和心灵的美好(或善良、有爱心).而改句没有这种表达效果(缺少表现力和感染力)。 6.当我们面临挫折时,不能陷在痛苦的深渊无法自拔;更不应该让自己的痛苦情绪影响他人;而应该在痛苦中不忘关心他人;用自己的坚强乐观鼓舞他人。 【解析】 1. 试题分析:找出文中主要的人物,概括他的主要行为表现,即他主要做了什么事情,结果如何。 考点:概括情节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甲】【乙】两个语段(10分)

【甲】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心将鼓之,刿日:“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乙】凡战之道,未战养其财,将战养其力既战养其气既胜养其心。谨烽燧①,严斥堠②,使耕者无所顾忌,,所以养其财;丰犒③而优游之,所以养其力;小胜益急,小挫益厉,所以养其气;用人不尽其所欲,所以养其心,故士常蓄其怒、怀其欲而不尽,怒不尽则有余勇,欲不尽则有余贪。故虽并天下,而士不厌兵,此黄帝之所以七十战而兵不殆④也,不养其心,一战而胜,不可用矣。

【注释】①烽燧:报警的烽火,白天称燧,晚上称烽。②斥堠(hòu):原指探望敌情的土堡,这里指瞭望。③犒(kào):犒赏。④殆:通“怠”,懈怠。

1.解释选文中加线词的意思。(2分)

(1)克(    )        (2)用人不尽其所(    )

2.选出下列各句中加线的字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项(     )(2分)

A.公与乘凡战

B.虽并天下公问其

C.胜养其心

D.登轼望之士不厌兵

3.把选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1)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2)此黄帝之所以七十战而兵不殆也。

4.请用“/”给下面句子断句。(断两处)(2分)

将战养其力既战养其气既胜养其心。                                               

5.【乙】文中哪一句与【甲】文的“夫战,勇气也”表达的是相同的战略思想?(2分)

 

查看答案

古诗文填空.(14分)

1.几处早莺争暖树,               。(自居易《钱塘湖春行》)

2.黑云压城城欲摧,               。(李贺《雁门太守行》)

3.               ,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4.俄顷风定云墨色,               。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5.              ,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6.              ,悠然见南山。(陶渊明《饮酒》)

7.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周敦颐《爱莲说》)

8.               ,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无题》)

9.《陋室铭》中点明全文主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月是诗人的最爱。李煜用“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表达了寂寞的情怀:而苏轼用

                              ”表达了美好的祝愿。(用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的句子回答)

11.成长路上总会有风雨相伴,我们常常用李白《行路难》中的诗句“               ,              ”来自我激励。

 

查看答案

名著阅读。(3分)

他来到没有金钱、没有军队和警察的国度,人形的动物“耶胡”是邪恶肮脏的畜生,而“慧因”则是聪慧善良的主宰。

这段文字描写___________(主人公)来到_________国的情景,这部作品叫做《____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____,这段文字鞭挞了人类的丑恶。

 

查看答案

口语交际(3分)

根据下面的情境,补充小刚谈话的内容,要求文明得体,清楚连贯。

中考结束后,小刚乘火车到大连旅游。

到了大连,小刚在某宾馆328房间住下。为了便于父母跟自己联系,以免他们担心,他用房间的电话拨通了爸爸的手机,说: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作文(50分)

从下列两题中任选一题,按要求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

文题一:享受           (写作是先把题目补充完整。提示:横线上可以填“生活”“闲暇”“初三”“音乐”“美好时刻”等。)

文题二:感激父母,给予我们生命;感激老师,哺育我们成长;感激朋友,提供我们帮助……人生之中,我们要感激的人很多。可是,换一个角度想一想,有很多时候,我们也正是别人感激的对象。请以“我读出他(她)的感激”为题,结合自己的经历和感受,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①、文章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②、不少于600字。③、书写规范,卷面整洁。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