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文章 钓不到鱼,就去够苹果 那是我人生中苦不堪言的一年,高考落榜的痛苦,让我...

阅读文章

钓不到鱼,就去够苹果

那是我人生中苦不堪言的一年,高考落榜的痛苦,让我一度想到了自杀。我辜负了家人对我的期望,那些日子,我溺在负疚的潮水里,不能自拔。我抱怨上天的不公,自己多年来的寒窗苦读,却得不到一点回报。

为了让我散心,父亲特意请了假,让我陪他去钓鱼。我还不知道父亲会钓鱼呢,我们来到郊区,看到广阔无边的原野,看到一簇簇野花尽情地绽放,舞动着城市里没有的妖娆。我深深地吸了一口气,让大自然的清新暂时吹散我心头的阴翳。

钓鱼的地方有一棵果树,上面结满了苹果。但那棵果树很高,那些高高在上的苹果,令我只有仰望的份儿。

看我蹲在那里望身后的苹果树,父亲知道我是馋那树上的苹果了。就递给我一根树枝,对我说,A、蹲着是永远吃不到苹果的,为什么不站起来去试试?

我犹豫了一下,但终究还是站了起来,走到那棵树下,拿那根树枝使劲地去够树上的苹果。费了半天劲,终于被我够下来一个又大又圆的苹果。我捧着它,兴奋地向父亲跑去。

“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父亲看似漫不经心地说,B但首先是,你要站直了,只有挺起了腰身,才能摘到树上的苹果。

父亲的话,让我顿开茅塞。是啊,活着,人生就会有种种不容易,正是因为这份不容易,阳光才显得格外耀眼,绿叶才衬得格外鲜嫩。那些不容易,是命运赐给我们的苦难的盐,它可以为我们补充坚强的钙质。

偶尔会有阴天,或者大雨滂沱。但太阳终会露出和蔼可亲的笑脸。一个合格的人,要像那棵顽强的向日葵那样,不能因为太阳的短暂缺席,就低下仰望的头颅。

我听明白了父亲的话,也理解了父亲的良苦用心。我和父亲说了想重读一年的打算,并在心底发誓,来年的这个时候,一定会让自己人生的树上,结出一颗闪光耀眼的苹果。

“这才是我的儿子。”父亲如释重负,高兴地拍着我的肩膀。那天,我们父子俩谈了很多,不知不觉,天色已晚。

霞光满天,我们收拾好行囊准备回城,这个时候我才发现,父亲一条鱼都没有钓到。我半开玩笑地对父亲说:“不会吧,你钓鱼的技术不会这么差吧?看回家妈妈怎么笑话你!”

父亲挠挠头,不好意思起来。“其实我压根就不会钓鱼,就是想找个借口和你谈谈心。这套渔具是我跟同事借的,也就是来装装样子。你看,早上匆忙,连鱼饵都没带。”

我大声地笑着,“爸爸,你告诉了我,要站直了才能摘到树上的苹果。那我也告诉你,要挂上鱼饵才能钓到鱼!”

“没关系,钓不到鱼,就去够苹果。” 父亲也忍不住大声爽朗地笑着。

在晚霞的照耀下,这个一条鱼都没有钓到的“笨蛋老爸”,竟是如此可爱!

1.阅读全文,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选文的主要内容。

2.品味文中两句话,按要求答题

(1)赏析下面句子的表达效果。

那些不容易,是命运赐给我们的苦难的盐,它可以为我们补充坚强的钙质。

(2)理解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

一个合格的人,要像那棵顽强的向日葵那样,不能因为太阳的短暂缺席,就低下仰望的头颅。

3.“父亲的话,让我茅塞顿开。”仔细揣摩父亲的话,从下面两句中选择一句,说说父亲的言外之意

A、蹲着是永远吃不到苹果的,为什么不站起来去试试?

B、“但首先是,你要站直了,只有挺起了腰身,才能摘到树上的苹果。”

选择        句       父亲的言外之意是

4.父亲其实不会钓鱼,他让我陪去他钓鱼的目的是什么?结合全文内容,说说父亲是一个怎样的人。

5.有人说文章的标题《钓不到鱼,就去够苹果》很好。请你分析这个标题好在哪里?

 

1.“我”因受高考落榜的打击而萎靡不振时,父亲在一次钓鱼中与我的谈话 ,使我走出阴霾,有了复读的愿望和勇气。 2.(1)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命运中的“苦难”比作“盐”,把能使我们坚强比作补钙,生动形象地说明了父亲的话给了我很大的支持,表达力我对父亲的感激之情。 (2)短暂缺席指人生中暂时碰到的阶段性的困难或阻力。仰望 一个人内心的坚强、勇气、自信 3.A、一个人不能总生活在失败的阴影不能自拔,要学会从失败中勇敢的走出来 B、做人要自信,人只有拥有了自信,才能获得成功 4.父亲让我陪去他钓鱼的目的是为了帮助我走出高考落榜的阴霾,让我在失败中收获经验,重拾生活的勇气;父亲是一个爱护子女,善于教育子女的人。 5.文章的标题生动形象;扼要概括了文章的内容;能够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让读者急于了解所发生的故事。 【解析】 1.试题分析:概括主要事件首先要提取以下关键信息:“人物:我;事件:因受高考落榜的打击而萎靡不振时,父亲在一次钓鱼中与我的谈话;结果:使我走出阴霾,有了复读的愿望和勇气”,联系原文,再将这些信息进行整合、润色,便可概括出选文的故事。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关主要内容的概括能力。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读书是风雅乐事》,回答问题。

读书是风雅乐事

鲁先圣

我十分钦佩杨绛先生关于读书的观点:读书好比串门儿----隐身的串门儿。要参见钦佩的老师或拜谒有名的学者,不必事先打招呼求见,也不怕搅扰主人。翻开书面就闯进大门,翻过几页就登堂入室,而且可以经常去,时刻去,如果不得 要领,还可以不辞而别或者另请高明,和他对质。

把读书看成拜师访友,是那种没有任何功利的读书,优雅而闲适。如果我们真的能够像杨绛那样去看待读书,把读书当做是去拜访高人名流,那读书纯粹是一件风雅乐事了。

苏格拉底对于读书另有高论。他声称,一册好书,能够引诱他走遍全世界。他是为求知而读书的,读一本书就了解了世界的一个方面。可以想象,苏格拉底不是像杨绛那样优雅地读书的,可以想象他的挑剔,他的如饥似渴,他的求知的贪婪,还有他目光的锐利。而金圣叹那句“雪夜闭户读禁书”的情景就更大相径庭了。他是一个探险家,一个猎奇者,那种神秘的氛围和意味,那种不为外人道的秘密,或许只有这位伟大的批注家才能享受的了。

但是我们的传统文化里,读书却没有这份 风 雅的。读书是为了寻找黄金屋、千钟粟和颜如玉的,因而就要头悬梁、锥刺股。这里,读书是为了入仕博名的,读书的快乐当然就荡然无存了,反而让人生出几分胆怯和畏惧。今天我们中的许多人,读书更是全然没有风雅境界和心境了,多是借读书之名,取利禄之实,读书不过是一种装潢而已。家里大大的房子,宽阔的书架,上面像垒积木一样垒满了精装的经典书籍,但不是为了读,而是为了显示学问的。其实,这实在是对书的亵渎。书是用来读的,现在做了装潢用品,岂不是书籍的悲哀?

林语堂认为读书的主旨在于摆脱俗气。黄山谷说不读书便语言无味,面目可憎。说的有些过头了。纯朴的乡村农夫目不识丁,并未见其面目可憎,但是说读书摆脱俗气,使人优雅,倒是确切的。

读书的目的有很多,但是有一点是共同的,读书会使人生充实,读书会让我们了解我们不知道的过去的世界,也能够让我们了解无法到达的遥远的地方。譬如我们都知道历史中很多的故事,熟悉几千年前的著名人物,我们还知道冰封的南极,知道非洲的撒哈拉大沙漠,知道西伯利亚的原始森林,这些毫无疑问都因为我们读书的缘故。因此说,读书会丰富我们的学识,读书会使我 们的认识深刻,读书还会使我们的视野开阔。

读书是有功用的,这毫无疑问。当然如果能够达到像杨绛先生那样犹如串门访友的达观,则是一种极高的境界了。(选自《人民日报》2009年11月22日)

1.作者在文章中表明了怎样的观点?

2.文中画线的语句运用了何种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3.文章第一、二段文字有什么作用?

4.标题“读书是风雅乐事”中的“风雅乐事”具体指什么?

 

查看答案

古诗文名句默写。

1.桃李不言,                 。(《史记》)

2.                 ,在水一方。(《诗经》《蒹葭》)

3.                    ,水村山郭酒旗风。(杜牧《江南春》)

4.                   ,志在千里。(曹操《龟虽寿》)

5.                          , 将登太行雪满山。(李白《行路难》)

6.土地平旷,                                   。(陶渊明《桃花源记》)

7.安得广厦千万间,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8.秋,在无数文人墨客笔下近乎是萧索、凄凉的代名词,抒写了无尽的悲秋之情。看,“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_____________________”;听,“淮南秋雨夜,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但刘禹锡却一扫悲秋之气,唱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豪迈之歌。

 

查看答案

认真观察漫画,给它拟一个标题(8个字以内)  

说明: 满分5 manfen5.com

标题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字,把文中拼音所表示的汉字和加点字的注音依次填在文后方格内。

千年历史的泱泱大国,千年文化底蕴的深厚积淀(   ),千年民族梦想的yīn(    )切期望,千百万人的关注与祝福,千千万万个日夜的不懈(   )努力与付出,一下子汇聚成为了只有百日的期待,奥林匹克色彩终于有了中国红,中华民族的伟大téng(    )飞不再是梦想,让五环旗飘扬在北京的上空。说明: 满分5 manfen5.com

 

查看答案

口语交际与语文实践活动。

2012年3月5日,是毛泽东主席题词 “向雷锋同志学习”49周年纪念日,姜堰二附中学生会开展了一系列活动,请你也参与其中,相信你一定会有很大的收获。

1.【活动一:拟写标语】校学生会组织部分学生前往“爱心养老院”开展学雷锋活动,请你为本次活动拟写一条标语。

2.【活动二:学会采访】如果你是校报的小记者小明,要去采访“爱心养老院”的王院长,你如何自我介绍,说明来意?你将提出哪两个问题来采访?

3. 【活动三:正面劝告】漫画《再见,明年见》,揭示了学雷锋活动存在什么样的问题?针对这种现象,你如何对同学们进行正面劝告?

⑴存在问题                                                             

⑵正面劝告                                                              说明: 满分5 manfen5.com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