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吴 士 方孝孺 吴士好夸言,自高其能,谓举世莫及。尤善谈兵,谈必推孙、吴。 遇元...

吴 士       方孝孺

吴士好夸言,自高其能,谓举世莫及。尤善谈兵,谈必推孙、吴。

遇元季乱,张士诚称王姑苏,与国朝争雄,兵未决。士谒士诚曰:“吾观今天下,形势莫便于姑苏,粟帛莫富于姑苏,甲兵莫利于姑苏,然而不霸者,将劣也。今大王之将,皆任贱丈夫,战而不知兵,此鼠斗耳!王果能将吾,中原可得,于胜小敌何有!”士诚以为然,俾为将,听自募兵,戒司粟吏勿与较嬴缩

士尝游钱塘,与无赖懦人交。遂募兵于钱塘,无赖士皆起从之。得官者数十人,月靡粟万计。日相与讲击刺坐作之法,暇则斩牲具酒燕,饮其所募士,实未尝能将兵也。

李曹公破钱塘,士及麾下遁去,不敢少格。搜得,缚至辕门诛之。垂死犹曰:“吾善孙、吴法。”

【注】①张士诚:出身盐贩,曾与朱元璋争天下。朱元璋破平江时被擒,自缢死。②国朝:指明朝。 ③俾:使。 ④戒:告诫。⑤嬴:同“赢”。嬴缩:盈亏,这里指多少。 ⑥李曹公:指李文忠,朱元璋的姐姐之子,封曹国公。⑦格:抗拒。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3分)

①谓举世莫及(     )    ②士谒士诚曰(     )    ③士诚以为然(     )       

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2分)

尤善谈兵,谈必推孙、吴。

                                                                         

            

3.文中的吴士是一个怎样的人?(2分)

                                                                           

 

1.(3分)①没有谁   ②拜见  ③ 对 2.(2分)(他)尤其喜欢谈论兵法,每次说起必定推崇孙子和吴起。 3.(3分)吴士是一个自夸、大言不惭、只会纸上谈兵的人。 【解析】 1.试题分析:“莫”,一词多义,“没有谁”;“谒”,动词,拜见;“然”,一词多义,正确的。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词语意义的理解。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甲】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欲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乙】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冽;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1.解释下面加点词语的意思。(3分)

(1)经纶世务者,窥欲忘反(    ) (2)杂然而前陈者(   ) (3)猛浪若奔(    )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2分)

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3.下列句子中与“至于负者歌于途”中“于”字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B贤于材人远矣 

C.胡不见我于王                 D.皆朝于齐

4.甲乙文的内容,完成下表。(2分)

选段

主要内容

语言特色

思想感情

甲文

(1)

骈散相间,语言优美

热爱自然、鄙弃利禄

乙文

游人之乐

多用骈偶,多用虚词

(2)

 

查看答案

任选一题作文。

(1)有一种               

三年时间,弹指一挥间。初中生活即将成为你青春岁月永远的记忆。回首走过的时光,有一种等待叫希望,有一种坚持叫执著,有一种感动叫分享,有一种感觉叫幸福……

要求:①根据你的思考和认识,在横线上填加适当的词语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

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600字左右。

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2)读下面材料,然后作文。

纸、墨、笔、砚为了一个共同的事业,虽然非亲非故,却从四面八方友好地走到了一起。瞧这哥们儿四个,白的白,黑的黑,硬的硬,软的软,方的方,长的长。长相各异,脾气不同,却相安无事,团结如一。所以被人们尊称为“文房四宝”。

要求:①根据材料寓意,任选一个角度作文,题目自拟。

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600字左右。

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查看答案

美指美好的品德,优良的品质、情操和行为,是每一个人都应该培养的优点。一个富有美的人,是一个有气质的人,被称为有涵养,有内在美。拥有美就拥有智慧,拥有美就拥有财富……让美在我心,从自己做起。

请以“美就在我身边”为题,写一篇600字到800字的文章。立意自定,文体自选。文中不得出现你所在学校的校名,以及教职工、同学和本人的真实姓名。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1)(2)两小题。(5分)

春 兴

武元衡

杨柳阴阴细雨晴,残花落尽见流莺。

春风一夜吹乡梦,又逐春风到落成。

【主】﹝1﹞武元衡:字伯苍,河南缑氏(今河南偃师缑氏镇)人。建中进士,官至剑南西川节度使,元和八年任宰相。元和十年被刺身死。﹝2﹞洛城:诗人的家乡在洛阳附近的缑氏县。

1.诗的一、二两句描写怎样的春景?(2分)

2.这首诗是抒情的佳作,请结合作品的三、四两句赏析其艺术特色。(3分)

 

查看答案

(一)

有京朝官出仕于外者,往别其师。师曰:“外官不易为,宜慎之。”其人曰:“某备有高帽一百,逢人辄送其一,当不至有所龃龉[1]也.。”师怒曰:“吾辈直道事人,何需如此!”其人曰:“天下不喜戴高帽如吾师者,能有几人欤?”师额其首曰:“汝言亦不为无见。”其人出,语人曰:“吾高帽一百,今止存九十九矣。”

(二)

客有好佛者,每与人论道理[2],必以其说驾之,欣欣然自以为有独得焉。郁离子谓之曰:“昔者鲁人不能为酒,惟中山之人善酿千日之酒。鲁人求其方弗得。有仕于中山者,主酒家,取其糟粕以鲁酒渍之,谓人曰‘中山之酒也。’鲁人饮之,皆以为中山之酒也。一日,酒家之主者来,闻有酒,索而饮之,吐而笑曰:‘是余之糟粕也。’今子以佛夸予可也,恐真佛之笑子窃其糟也。”

【注]】[1]龃龉(jǐiyǔ)上下牙齿不齐。比喻意见不合,产生矛盾。[2]道理:这里指宋元道学、理学。

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3分)

A.吾辈直道事人(侍奉)                  B.师颔其首曰(下巴)

C.主酒家(主持、掌管)                  D.索而饮之(索取)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意思相同的两项是(   )(   )(4分)

A.外官不易为为天下笑

B.必以其说驾之公将鼓之

C.取其糟粕以鲁酒渍之不以千里称也

D.往别其师门人弟子填其室

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4分)

①天下不喜戴高帽如吾师者,能有几人欤?

②必以其说驾之,欣欣然自以为有独得焉。

4.两则故事都就人性的弱点进行了透视。读了以后,你悟出了什么道理?(4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