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补写出下列句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_____...

补写出下列句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______,________。(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2._______,_________。可怜白发生!(辛弃疾《破阵子》)

3.醉翁之意不在酒, ____ _______。(欧阳修《醉翁亭记》

4._____________,猿鸣三声泪沾裳。(郦道元《三峡》)

 

1.几处早莺争暖树 谁家新燕啄春泥    2.了却君王天下事  赢得生前身后名  3.在乎山水之间也  4. 巴东三峡巫峡长  【解析】 试题分析:注意易错字,“莺”不为“萤”,“燕”不为“雁”,注意“赢”的写法,“生”与“身”要注意区别,“在乎”不要写成“在于”,“峡”不为“狭”。 考点:古诗识记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翻译下列句子:

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按要求回答问题。(4分)

①带着《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的期盼,奥运圣火传回到中国境内。②欢腾的人群以前所未有的热情来拥抱和迎接圣火。③在一片火红色的人海中,一名(神态自若、英姿飒爽、神清气爽)的香港青年高举"祥云"火炬,开始了圣火在中国境内的传递。④8月24日,随着奥运圣火的缓缓熄灭,第29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落下维幕,中国人以自己的行动向全世界现了自己所有的诺言。

(1)请在后面的横线上写出第④句中划线字"兑"字的读音:    

(2)选段第④句中有一个错别字,请找出并改正:   改为   

(3)第②句有一处语病,请将修改后的句子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4)请从第③句所给的成语中,选出一个最符合语境的,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查看答案

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词语。

①香远清  益 :            ② 富人于五所也 园 :            

③孰汝多知乎 为:           ④太祖乃悟,用其人。卒:          

 

查看答案

雁门太守行

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1.首句用黑云暗喻敌军,一个“压”字,把敌军的                                 

                                              情况,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2分)

2.最后二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2分)

答:                                                                       

 

查看答案

(一)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节选自《曹刿论战》)

(二)故知胜有五:知可以战与不可以战者胜,识众寡之用①者胜,上下同欲②者胜,以虞③待不虞者胜,将能而君不御④者胜。此五者,知胜之道也。故曰:知彼知己,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

(节选自《孙子·谋攻》)

注:①用:使用。 ②同欲:目标一致。 ③虞:戒备,准备。  ④将能而君不御:将帅有才能,国君不干涉。

1.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线词的意思。(4分)

(1)公将之         鼓:

(2)小惠未        徧:

(3)彼竭我        盈:

(4)既,公问其故   克:

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在文中的意思。(2分)

(1)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2)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3.曹刿为什么要“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这表现了曹刿什么样的特点?(2分)

                                                                          

4.鲁国在长勺之战中取得胜利印证了语段(二)中的一些说法,请选择其中一个简要说明。(2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