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根据提示补写名句或填写课文原句。(10分,每空1分) 1.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

根据提示补写名句或填写课文原句。(10分,每空1分)

1.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                             

2.                     ,冷露无声湿桂花。

3.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                             

4.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5.晴空一鹤排云上,                    

6.                      ,思而不学则殆。

7.                      ,风正一帆悬。

8.                      ,自将磨洗认前朝。

9.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                    

 

1.中庭地白树栖鸦 2.高处不胜寒 3.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4.便引诗情到碧霄 5.思而不学则殆 6.潮平两岸阔 7.折戟沉沙铁未销 8.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 【解析】 试题分析:默写时,除了要注意仞、霄、殆、戟、销等易错字外,还要注意题干中的提示性词语等。写完后还要进行检查,看一看有没有出现笔误。 考点:本体考察学生古诗文名句和现代文名句的背诵默写的能力。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解释古文划线字词(5分)

1.吾剑之所从坠(     )   

2.归取之(    )      

3.遽其舟(    )

4.反(    )              

5.明秋毫(     )

 

查看答案

为了传播中国文化,世界各地的孔子学院纷纷开设富有中国特色的课程,并积极组织推广汉语和传播中国文化的展览、演出和活动,以便学员们更多地了解中国文化。请你参考下面的示例,也为孔子学院设计一门课程及相关活动。

参考示例:

课程名称:中国武术

课程内容:介绍中国武术从古到今的发展历程以及主要流派。配合课程举办中国武术表演活动。

课程名称:         

课程内容:        

 

查看答案

作文(60分)

请以“走过风雨”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除诗歌以外,文体不限;

②感情真挚,不得抄袭;

③不少于600字;

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查看答案

阅读张秀芝《27瓶黄泥咸鸭蛋》。(20分)

①我当了20多年的狱警,几乎每天都能见到各式各样前来探监的人,他们给服刑人员带来的东西也是五花八门,而给我留下记忆最深刻的是一位叫“李大山”的服刑人员的母亲带给儿子的礼物——27瓶黄泥咸鸭蛋。

②这件事发生在20年前的一个初夏,一天,我正在监狱大门口值班,迎面走到一个步履蹒跚的老人,肩上还挑着两个黑漆漆农村泡菜用的那种陶瓷坛子。老人对我说,她是来看儿子的,两个坛子里全是用黄泥腌制的咸鸭蛋——“大山平时在家时最爱吃的!”

③我知道李大山,他是因为工地上的老板拖欠自己工资,一怒之下,将对方砍成了重伤,结果被判入狱4年。服刑期间的他,情绪一直不稳定,非常不好管理。

④按照规定,探监时给服刑人员送点东西完全是可以的,但要把这两个坛子送进去却很有难度。因为根据要求,所有送到服刑人员手上的东西都必须要经过严格的筛查,像坛坛罐罐这类东西,极易被服刑人员改造成锋利的凶器,藏在身上惹事,因此是不允许被送入的。“奶奶,按照管理规定,这两个坛子是不能送到你儿子的手中的。”我无奈地对老人说道。听我这么一说,老人一下子瘫在地上:“干部同志,求求你一定让我把这些咸鸭蛋带给大山,他吃了就一定会好好改造的。”

⑤然后,老人便开始向我讲诉了这两坛咸鸭蛋的来之不易——得知儿子被判入狱后,住下乡下的她,并计划着要去数百公里之外的监狱去探望儿子。因为儿子最爱吃自己腌的黄泥咸鸭蛋,她决定带些过去。但是,之前她辛苦攒下的钱,全拿去赔偿医药费了,已经身无分文了。为了凑足路上的盘缠,60多岁的她在深秋的冷风冷雨里,赤脚赤手地下到藕田里,帮人扒藕,整整扒了一个月……之后,她开始上山去寻找最好的黄泥,好用它们腌制出最美味的咸鸭蛋。做完了这一切,在第二年的初春里,她上路了,肩上挑着两个陶瓷坛子——里面存放着七八十个咸鸭蛋,外加好几斤重的潮湿黄泥巴。她舍不得花钱坐车,决定一路走到儿子那去。她算好了日子,走到监狱大约需要花半个多月的时间,等走到儿子那里,鸭蛋正好完全入味腌好了,到那时儿子就可以直接吃了……

⑥听完了老人的这番讲述后,我就更加犯难了,只好请示上级,上级听后也很感动,给出的答复是:“让她换个其他的东西来盛放咸鸭蛋,比如,软性的空塑料饮料瓶之类的。”老人得到这个消息后,顿时又来了精神,连忙说:我这就去找!然后便迅速地挑起两个坛子,兴奋地一步步地走开了。

⑦再次见到老人,是在一个多星期后,这次她带来的是27个大大小小的塑料饮料瓶,每个里面都装着好几个用黄泥包裹的咸鸭蛋!原来,10多年前的当时,空塑料饮料瓶还远不像今天这般随处可见,因为当时喝饮料的本来就少,再加上监狱地处偏僻,更是难道能看到别人丢弃的空饮料瓶。为此,老人一直走到最近的一个小镇上,好在那里的垃圾堆里寻找,花了好几天的时间才将这27个瓶子集齐,装上坛子里的所有咸鸭蛋。

⑧当李大山看到母亲摆放在桌上上的27个大大小小,花花绿绿的饮料瓶时,并听完我的讲诉后,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了,他扑通跪了下来,朝着母亲离去的方向大声哭喊道:“娘,我一定好好改造,争取早日出去!”

⑨老人临走时让我对她的儿子带句话:“好好改造,明年,妈还会来送黄泥咸鸭蛋。”

节选自2012年第34期 《环球人物》

1.根据上下文,分析文章第③段的作用。(4分)

                                                                             

                                                                             

2.联系具体语境,回答下列两小题。(6分)

⑴请你说出你对第⑤段中划线词语“正好”的理解。(3分)

                                                                        

⑵请结合上下文赏析第⑥中的划线句子。(3分)

                                                                        

3.文中作者多处提到“27个大大小小、的塑料饮料瓶”有何作用?(4分)

                                                                             

                                                                             

4.本文塑造了一个伟大的母亲形象,我们的语文课本中也有许多这样的父母,请结合本文和链接材料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理解的父母之爱。(6分)

【链接】最近两年的不见,他终于忘却我的不好,只是惦记着我,惦记着我的儿子。我北来后,他写了一信给我,信中说道:“我身体平安,惟膀子疼痛厉害,举箸提笔,诸多不便,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我读到此处,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                                    ——朱自清《背影》

                                                                             

                                                                             

                                                                             

 

查看答案

阅读杨绛的《人不炼,不成器》一文。(10分)

①人有优良的品质,又有许多劣根性杂糅在一起,好比一块顽铁得在火里烧、水里淬,一而再、再而三,又烧又淬,再加千锤百炼,才能把顽铁炼成可铸宝剑的钢材。黄金也需经过烧炼,去掉杂质,才成纯金。人也一样,我们从忧患中学得智慧,苦痛中炼出美德来。

②孟子说:“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就是说,如要锻炼一个做大事的人,必定要叫他吃苦受累,百不称心,才能养成他坚忍的性格。一个人经过不同程度的锻炼,就获得不同程度的修养、不同程度的效益。好比香料,捣得愈碎,磨得愈细,香得愈浓烈。这是我们从人生经验中看得到的实情。谚语“十磨九难出好人”“人在世上炼,刀在石上磨”“千锤成利器,百炼变纯钢”“不受苦中苦,难为人上人”说的都是以上道理。

③我们最循循善诱的老师是孔子。《论语》里孔子的话,都因人而发,从来不用教条。但是他有一条很重要的教训。最理解他的弟子曾参,怕老师的教训久而失传,在《大学》里记下老师二百零五字的教训。其中最根本的一句是:“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修身,不就是锻炼自身吗?

④修身不是为了自己一身,是为了齐家、治国、平天下。平天下不是称王称霸,而是求全世界的和谐和平。有的国家崇尚勇敢,有的国家高唱自由、平等、博爱。中华古国向来崇尚和气,“致中和”,从和谐中求“止于至善”。

⑤修身——锻炼自身,是做人最根本的要求。天生万物的目的,该是为了堪称万物之灵的人。但是天生的人,善恶杂糅,还需锻炼出纯正品色来,才有价值。这个苦恼的人世,恰好是锻炼人的处所,好比炼钢的工厂,或教练运动员的操场,或教育学生的教室。这也说明,人生实苦确是有缘故的。

1.本文表达的主要观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2.说说文中第②段中画横线句子的作用。(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面语段应当放在哪两段之间?理由是什么?(4分)

要求世界和谐,首先得治理本国。要治国,先得齐家。要齐家,先得修身。要修身,先得正心。要摆正自己的心,先得有诚意,也就是对自己老老实实,勿自欺自骗。不自欺,就得切切实实了解自己。要了解自己,就得对自己有客观的认识,有自知知明,才可修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