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晚游六桥①待月记 西湖最盛,为春为月。一日之盛,为朝烟,为夕岚。今岁春雪甚盛,梅...

晚游六桥待月记

西湖最盛,为春为月。一日之盛,为朝烟,为夕岚。今岁春雪甚盛,梅花为寒所勒。与杏桃相次开发,尤为奇观。石篑数为余言:“傅金吾园中梅,张功甫家故物也,急往观之。”余时为桃花所恋,竟不忍去湖上。由断桥至苏堤一带,绿烟红雾,弥漫二十余里。歌吹为风,粉汗为雨,罗纨之盛,多于堤畔之草,艳冶极矣。然杭人游湖,止午、未、申三时。其实湖光染翠之工,山岚设色之妙,皆在朝日始出,夕舂未下,始极其浓媚。月景尤不可言,花态柳情,山容水意,别是一种趣味。此乐留与山僧游客受用,安可为俗士道哉!

【注】①六桥:西湖苏堤上的六座桥 。 ②罗纨:罗与纨都是丝织品,这里指穿着各色丝织品的富裕游客。③夕舂:夕阳的代称。形容日落西山的样子。

1.下列句中加线的“于”与“多堤畔之草”中的“于”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A.苛政猛虎也                         B.刻唐贤今人诗赋其上

C.达汉阴                             D.万钟我何加焉

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文章开头指出春景、月景、朝烟、夕岚是西湖最美的景色。

B.当今年春天梅花盛开,尤其是石篑要“我”赶快去欣赏傅金吾园中的梅花时,我却迷恋桃花,可见我只喜欢桃花而不喜欢梅花。

C.作者描绘西子湖畔的春游图,由物及人,先从侧面写西湖桃花之盛,再写沿途观花的游人之盛。

D.这篇文章表达了作者与众不同的独到的审美情趣,表现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独以山水为乐的情感。

3.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线词语 (4分)

(1)与杏桃相次开放     相次:________    (2)石篑为余言       数:______

(3)午、未、申三时   止:__________    (4)其实湖光染翠之  工:______

4.翻译下列句子。(4分)

(1)余时为桃花所恋,竟不忍去湖上。(2分)

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此乐留与山僧游客受用,安可为俗士道哉!(2分)

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分)A   2.(2分)B 3.(4分)①依次,相继  ②屡次,多次   ③同“只”,仅仅    ④精巧 4.(1)(2分)我当时被桃花所迷恋,终究舍不得离开湖边。 (2) (2分)这种乐趣只能留给山中僧人和游客享用,怎能对凡夫俗子说呢? 【解析】 1.试题分析:例句中的“于”是“比”的意思。A中的意思相同,B译为“在”,C译为“到”,D译为“对”。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词语的辨析能力。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这段文字,说法有错误的一项是(2分)

A.《西游记》告诉读者:为了实现某一崇高的目的,人们必须艰苦奋斗,长期坚持,勇敢地战胜一切敌人。主要人物有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

B.《朝花夕拾》是鲁迅先生唯一的一本回忆性散文集,比较完整地记录了鲁迅从童年到青年时期的生活道路和经历。

C.《汤姆·索亚历险记》的作者是美国作家马克·吐温,以辛辣的讽刺,塑造了一个勇敢正直、善良乐观、富于幻想和叛逆精神的孩子形象。

D.《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主人公保尔当过童工,从小就在社会最低层饱受折磨和侮辱。后来在朱赫来的影响下,逐步走上革命道路。其后他经历了一系列的人生挑战,使自己越来越坚强。

 

查看答案

为下面这段文字提炼主要观点,最正确的一项是(2分)

寂寞不是病态心理,而是人心路历程的标志。我国有许多有名的诗篇,都得力于作者当时心境的淡泊寂寞,如众人熟知的“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等。一言以蔽之,当心灵发生寂寞感的时候,不一定是什么坏事,如果能正确认识寂寞,那么你的天赋才华会因寂寞的冶炼而升华一个境界。

A.作家只有在寂寞时才能写出优美的诗歌。

B.要表现你的天赋必须能够忍受寂寞。

C.寂寞的坏处大于好处。

D.只要我们能正确认识寂寞,那么它就不是坏事。

 

查看答案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发扬并继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是我们每个华夏子孙义不容辞的责任。

B.全国人民支援青川灾区的事实充分证明:人间有情,大爱无疆。

C.能否根治网吧“顽症”是保持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条件之一。

D.学习语文不能仅凭小聪明,一定要下苦功不可。

 

查看答案

下面文段中加线词的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3分)

人恒,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恒亡。

A.过:过失                             B.作:奋起,指有所作

C.拂:同“弼”,辅弼                     D.国:国家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生活里,每天都弥漫着绿意,绿色是地球的基本颜色,孕育着生命和未来。如果没有绿色,我们这个世界将是不可思议的。同样地,如果没有合作、没有真善美、没有磨难……

请补全“如果没有   ”,然后以此为题目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

(1)字数不少于600字;

(2)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3)字迹清楚,卷面整洁。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