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文 大有作为的蓝藻 ①地球上最早出现的绿色植物是什么呢?地质学者说,这是蓝...

阅读下文

大有作为的蓝藻

①地球上最早出现的绿色植物是什么呢?地质学者说,这是蓝藻。在南非的古沉积岩中,人们发现一种蓝藻类化石,据测定距今已有34亿年了。古代蓝藻的样子和现代的蓝球藻有点相似,这说明,地球上至少在那个时候已经有生命孕育了。

②蓝藻的出现,在植物进化史上是一个巨大的飞跃。因为蓝藻含有叶绿素,能制造养分和独立进行繁殖。现在,我们生活的地球上,生物界是多么丰富多彩啊!百花盛开,万木争荣,这生机盎然的景象,都是由低等的藻类经过几亿、几十亿年的进化发展而来的。

③在自然界里,蓝藻分布很广,是繁殖力强的水生植物,在淡水、海水中,岩石、植物体上都有它们的踪迹,甚至在冰天雪地,高温的泉水里,也都能生存。

④1881年,有个水手在格陵兰岛海岸看到一片积雪在几小时里变成了猩红点点的雪,原来这是蓝藻耍的把戏。蓝藻里的红色素能随光线条件的不同,产生从红到紫的美丽颜色。英国一个古战场上的一座纪念碑,是纪念阵亡将士的,每逢阴雨天气,碑石四周常常泛出殷红的“血迹”,这是附近地面上的蓝藻在“显灵”。

⑤蓝藻是最耐高温的藻类植物。(A)有种蓝藻,在水温达89℃的温泉水中,照样能正常生长和繁殖。据说,这种蓝藻的结构特殊,它的细胞内的物质,凝固点高于89℃以上。

⑥地球上已知的蓝藻约有2000种,其中具固氮能力的就有100多种。固氮蓝藻能够利用空气中的游离氮素,合成氮素化合物,不断地释放出来。它在死亡分解以后,释放出的氮素化合物就更多了。

⑦如果把固氮蓝藻放在稻田里大量繁殖,通过它们的固氮作用,就能把原来水稻不能利用的空中氮气变成能利用的氮肥,这样,在稻田里就有了一座小型的“天然氮肥厂”。据估计,(B)地球上固氮蓝藻每年从空气中可固定纯氮1000万吨左右,相当于5000万吨硫酸铵所含的氮素,它的功劳可大哩!

⑧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在稻田中繁殖固氮蓝藻中的固氮鱼腥藻,获得了水稻增产24%的效果。人们把这种固氮鱼腥藻命名为“万年肥”。因为蓝藻从空气中获得的肥料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在印度,科学家在稻田中繁殖了另一种叫管链藻的固氮蓝藻,固氮效率更高,使水稻增产2.7倍,这是固氮效率最高的一种了。

⑨蓝藻真是一种大有作为的生物肥料。     (选自《中国地理教学参考》有删改)

1.这是一篇以蓝藻为说明对象的科普说明文,请根据课文内容,填写表格。(3分)

  特点

                           科学依据

 历史悠久

                             ①

    ②

1881年,有个水手在格陵兰岛海岸看到一片积雪在几小时里变成了猩红点点的雪。

 种类很多

地球上已知的蓝藻约有2000种,其中具固氮能力的就有100多种。

    ③

在印度,科学家在稻田中繁殖了另一种叫管链藻的固氮蓝藻,固氮效率更高,使水稻增产2.7倍。

2.细读下面两个句子,从说明文语言特点的角度品析划线词语的表达效果。(6分)

⑴地球上至少在那个时候已经有生命孕育了。

                                                                   

⑵每逢阴雨天气,碑石四周常常泛出殷红的“血迹”,这是附近地面上的蓝藻在“显灵”。

                                                                   

3.选文(A)(B)两处划线句子都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作用有何不同?(3分)

                                                                   

4.文章结尾说“蓝藻真是一种大有作为的生物肥料”,结合全文内容,简要归纳其原因。(3分)

                                                                   

 

1.①在南非的古沉积岩中,人们发现一种蓝藻类化石,据测定距今已有34亿年了; ② 分布广或繁殖力强;(答“会变色”亦可)   ③固氮效益高 2.(1)“至少”表示最小限度,表明地球有生命的历史可能更久,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2)“显灵”运用的拟人的手法,形象地说明了蓝藻里的红色素能随不同的光线条件而变色的特点,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生动性。 3. 都运用了列数字的方法。A处具体说明蓝藻是最耐高温的藻类植物;B处突出固氮蓝藻固氮能力强,功效大。 4. 要点①蓝藻中的固氮蓝藻能将空中氮气变成能利用的氮肥,使粮食增产; ②蓝藻从空气中获得的肥料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③蓝藻分布很广,是繁殖力强的水生植物。 【解析】 1. 试题分析:根据表中提示信息在相关文字段中找到句子,简要概括即可。“科学依据”指客观的数据和事实,不是作者主观的判断和评述。 考点:梳理信息,概括要点。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

张仪受辱

张仪者,魏人也。始尝与苏秦俱事鬼谷先生,学术,苏秦自以不及张仪。张仪已学游说诸侯。尝从楚相饮,已而楚相亡璧,门下意张仪,曰:“仪贫无行,必此盗相君之璧。”共执张仪,掠笞数百,不服,醳之。其妻曰:“嘻!子毋读书游说,安得此辱乎?”张仪谓其妻曰:“视吾舌尚在不?”其妻笑曰:“舌在也。”仪曰:“足矣!”……张仪既相秦,为文檄告楚相曰:“始吾从若饮,我不盗而璧,若笞我。若善守汝国,我顾且盗而城!”

(选自《史记》)

【注释】① 张仪:与苏秦同为战国时期政治家、外交家和谋略家。②学术:学习游说之术。③醳(shì):通“释”,释放。④檄(xí):征讨的文书。⑤而:你的。⑥顾:却,反而。

1.解释下列划线的词语。(4分)

(1)门下张仪     (       )      (2)掠数百     (       )

(3)文檄告楚相   (       )      (4)我顾盗而城!(       )

2.下列各项划线的“以”字与“苏秦自不及张仪”中“以”字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A.不物喜                             B.我日初出远

C.卷石底出                           D.太医王命聚之

3.翻译下列句子。(6分)

⑴仪贫无行,必此盗相君之璧。

                                                               

⑵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捕蛇者说》)

                                                               

⑶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晏子使楚》

                                                               

4.张仪作为杰出的纵横家出现在战国的政治舞台上,对天下形势的变化产生了较大的积极影响,这归功于他不凡的精神品格。请结合文章具体情节,分析张仪主要性格特点。(至少两方面,4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两首诗

【甲】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乙】赠刘景文·苏轼

荷尽已无擎雨盖, 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 正是橙黄橘绿时。

1.【甲】诗选取“小雨”和“      ”两种景物描绘出了早春独特的景色,【乙】诗抓住“      ”这个特征突出秋天是一个收获的季节。(2分)

2.【甲】诗第三、四句与【乙】诗第一、二句都采用了对比的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这两处对比的作用。(4分)

                                                                             

                                                                             

 

查看答案

语文综合实践活动

阅读下面文字材料,完成后面的题目。(8分)

①正是桃红柳绿的春日,来自中外的一群游客坐船沿着古运河缓缓前行,观赏着古运河两岸美景,感受扬州深厚的文化底蕴。

②秀美的导游小姐深情并茂地介绍道:“千年古运河在扬州与滔滔长江相交汇,给水乡扬州带来了一片生机。古运河像                                        。”

③一位来自外地的大学生说:“古人说,智者乐水。我以为扬州人最懂得水的妙处,他们引进了运河水穿城而过,极力营造出两岸迷人风光,让它流淌出历代文人墨客咏赞扬城的大量诗文。”

④一位貌似大学教授的老先生忍不住接过了话头:“扬州古运河的文化内涵被扬州人愈来愈深地挖掘出来了!古运河水上游游览线做足了“水”的文章,突出了古城扬州历史上‘车马少于船’的特色,使游客感受到“水”的经济、“水”的文化、“水”的生活方式。”

⑤一个金发碧眼的美国人以生硬的中文说:“听说扬州是古运河联合申遗牵头城市,扬州古运河,保护得好!”

1.根据第②段的内容,将导游小姐未说完的话补充完整。(3分)

补充:                                                         

2.请根据上面材料中几位游客的对话,分条概括出古运河对扬州的积极意义。(3分)

                                                                  

3.第⑤段中美国人说扬州古运河保护得好,请你将下列这一则对联形式的公益广告补充完整,以提醒扬城人如何保护古运河。(2分)

上联:保护扬城运河  下联:                    

 

查看答案

默写。(每空一分,共9分)

1.关关雎鸠,            。                   (《诗经·关雎》)

2.                     ,月涌大江流。       (杜甫《旅夜书怀》)

3.水至清则无鱼,                   。       (司马迁《东方朔传》)

4.                     ,犹有花枝俏。       (毛泽东《咏梅》)

5.折戟沉沙铁未销,                     。   (杜牧《赤壁》)

6.                    ,不求闻达于诸侯。   (诸葛亮《出师表》)

7.陆游的诗大多雄浑豪放,但也有抒写日常生活的清新之作,如他那首《游山西村》颔联“                             ”,就写山间水畔的景色,写景中寓含哲理,千百年来被人广泛传颂。

 

查看答案

写作(60+3分)

请以“我把       送给你”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先在横线上填入恰当的词语,如“微笑”“孝心”“尊重”等;②除诗歌以外,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④书写3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